陈嫣冉:不做被定义的自己
原标题:陈嫣冉:不做被定义的自己

把毕加索9岁时的作品与60岁时的作品放在一起,会发现惊人的相似。不管是后来的传统、变革还是反叛,终其一生,毕加索都在追求“像孩子一样画画”;达利6岁时的作品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安迪·沃霍尔10岁时的作品颜色靓丽又摩登;文森特·梵高小时候画的线条,严谨又静谧。
时间是旋转着向前走的,18岁是建立梦想、向着光芒前进的年纪,也是一个人的成人礼。
我们甄选的年轻的艺术家刚好都是18岁,她们展现出不同于自己年龄的成熟,作品中藏着锋芒,又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好的艺术让人茁壮成长,希望她们的未来欣欣向荣。
ChloeChen刚刚结束她在东京的首次展览,那是由研美株式会社经营的SOMSOCGALLERY,展览的名字为“NOWHERE”。

Chloe Chen
女,18岁,本名陈嫣冉。KOL新锐艺术插画师/潮流达人。多幅作品参与慈善拍卖,2023年,于东京原宿SOMSOC GALLERY当代画廊举办「NOWHERE」个人首次画展。
Chloe Chen(本名陈嫣冉)出生于21世纪,她的作品灵感来自于她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内心声音,对自己的内心有着非常纤细和敏感的看法。
这位艺术家3岁开始创作,在13岁时开始认真地从事插图创作,14岁时前往罗德岛学习定格动画和造型,16岁时移居日本学习漫画。 她还从日本恐怖漫画和法国实验电影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感性,并将其融入到她的创作中。她与很多国际品牌合作,在Instagram和微博上拥有大量支持她创作的粉丝。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Chloe不仅欣赏过大量的艺术作品同时也阅读过大量的艺术理论文章,而且还深受楳图一雄和驾笼真太郎、丸尾末广等带有独特神秘感的日本恐怖漫画家以及法国实验电影的影响。

Chloe从小就对旋转的物体很敏感,对色彩的运用有着独特的理解,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旋转的齿轮、时钟和猫头鹰已经成为艺术家创作中的重要概念。

她的绘画不拘一格、视角独特,因为爱好古着收藏和悬疑类电影,她的画作中经常以各种充满想象力的人物形象为主,奇妙的艺术手法融合视觉冲击感强烈的色彩和场景,往往能体现出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意想不到的精神世界。
Chloe的作品《Vertigo》中扭曲的抽象眼睛是对萨尔瓦多·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中融化的时钟的致敬,而动态的恐怖漩涡则让人想起蒙克的《尖叫》。Chloe 的画作建立在她重视的概念和她对艺术的丰富想象之上,并且充满了对前辈的尊重。
Chloe作品的最大特点是艺术家自我梦境的复刻,伴随着自己成长的焦虑和恐惧,以及在自己和他人之间摇摆不定的自我认同,都被放入了一个黑暗的画布,但却有一种精致的“温暖”。乍一看,这似乎是矛盾的, 但即使艺术家在作品中追求恐惧和焦虑的“冷”,最后的结果也是一种美丽的“温”。“我不想看到任何东西。我不想感受任何东西。我不想记住任何东西。” 年轻的艺术家说。

从本次展览的主要视觉作品《Nowhere to Go》中可以看出,艺术家越是追求一种虚无主义,越是把它放到作品之中,那些作品传递出一种舒适和温暖。随着Chloe Chen的“创作现在进行时”在东京原宿的SOMSOC GALLERY展出,让我们一起关注她从 《Nowhere to Go》开始,将要去向何处吧。

Q-北京青年周刊
A-陈嫣冉
Q 展览的名字“NOWHERE”,“NOWHERE”的指向是什么?
A 一种虚无主义,作品《无处可去》中,猫头鹰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中心,像笼子一样的旋转楼梯上,完全不同姿势的少女在向上攀爬。暗绿色的色调,将整个画面笼罩了一层怀旧且忧郁的色彩。被猫头鹰凝视的双眼,以及少女们每一个充满戒备的姿态,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的背景,呈现了意想不到的意境。
我深深地被猫头鹰所吸引,它散发着一股无法靠近的强大气息,即使在现实中它的体型并不算很大,但在我心中,它却是一种威严的存在。我是一个十分怀旧的人,在我的印象中猫头鹰常常被联系到时间、齿轮、闹钟等元素,而我恰恰喜欢这感觉,仿佛它能穿越时空,甚至倒流时光。或许来自我的梦境或者是潜意识,那些无形的联想和联系。

《无处可去》
Q 是什么让你坚定地成为一名艺术家?
A 艺术更强调对美学、情感和表现力的追求。我不是因为当下插画流行而去画插画的,是因为我身在这个时代可能接触到的东西更多的是这一类的作品。所以绘画语言表达我想表达的,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通过借助其他载体来表达我的想法是我想继续创作的原动力。
Q “Chloe 从小就对旋转的物体很敏感”,旋转的齿轮、时钟和猫头鹰已经成为艺术家创作中的重要概念。讲讲为什么对“旋转”的物体产生兴趣?
A 我觉得对“旋转”的物体感兴趣只是一小部分,准确地说是我不喜欢被定义为某个时间段应该做某些事情,我没有给自己规定一个人生顺序。我整个人都属于比较轻松的状态。我更多在意的是自己在当时的情景中关注的元素,比如我喜欢在一些人身上加一些有趣的元素,比如猫头鹰、齿轮,比如大门牙。
Q 你欣赏的艺术家都有谁?
A 很多日本艺术家,Moebius,驾笼真太郎,丸尾末广,汤浅政明。
Q 创作的灵感从何而来?
A 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对自我内心敏感的捕捉,以及在成长中所听到的内心声音。平时也很喜欢看动画,带来了很多奇思妙想。
Q 创作能够给你带来哪些收获?
A 情感的宣泄和逃离现实的任意门,我自己经常做的噩梦,伴随着自己成长的焦虑和恐惧,以及在我自己和他人之间摇摆不定的自我认同,仿佛一切事物都被放入了一个黑暗的画布,但同时呈现一种仿佛自我安全感的“温暖”。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躲去画室画画,没有目的,没有主题,甚至大脑放空随意涂鸦。
Q 年龄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的成长最好的老师是谁?
A 我不觉得年龄对我来说代表什么,无论大小。我也并不认为我现在的年龄是一个优势。在绘画上也是如此,每个时间段我都会接触到不同的信息,所以就会对一些元素格外的关注,也会在画作中得到呈现。与此同时,我会不断打磨一幅画,进行重新审视、修改、调整,直到它接近我心中的构想。
Q 如果可能还有哪些事情以及方向想去尝试?
A 制作小模型,学习电影,做更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Q 未来你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A 不做被定义的自己。
文 张娜
编辑 韩哈哈
图片及资料提供受访者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李媛媛:非遗是通往审美的生命体验
王晓峰:营造社会氛围 讲好非遗故事
画廊周北京2023新势力单元策展人蒲英玮:青年,属于任何人的前缀
胡军:生命与使命
艺术家华庆:“花房”治愈的力量和生命的能量
吴牧野:精准生活 无限游玩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编舞艺术家戴露:未来对我来说充满未知,特别好
钢琴家张浩天:NFT是我们走向虚拟现实的一步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2年6月1日 张澍田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陈嫣冉:不做被定义的自己
唐嫣为什么不喜欢胡歌 唐嫣为什么看不上胡歌
梦想闪闪发光!她们的力量自己定义
18岁登央视春晚,跟张子健传绯闻,如今45岁的苑冉给李现演后妈
“兰情冉冉”张冉昆曲艺术系列专场演出6月上演
连“扑”6部女主戏,唐嫣看好的这位接班人还有救吗?
青年昆曲艺术家张冉将携三场大戏为申城戏曲舞台添赏心乐事
张冉昆曲艺术专场绽放申城戏曲舞台
罗晋和唐嫣为什么离婚 罗晋和唐嫣什么时候离的婚
17岁的唐嫣旧照曝光被同桌评为“校花”,引起网友热议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89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32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634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53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98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63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9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912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95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