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日进斗金?》一文发表的四十年之后
原标题:记《日进斗金?》一文发表的四十年之后
记《日进斗金?》一文发表的四十年之后
通胀就像一只难以摆脱的蚊虫。我仍能回想起八岁那年第一次被它“叮咬”的感受。我揣着50美分走进了一家位于洛杉矶的奥托酒庄(该店会把漫画书放在门口的架子上,与酒品保持足够远的距离)。50美分足以购买5本新漫画书了,至少我当时是这么认为的。但就在这1961年的这天,每本漫画书的价格涨到了12美分,而不是原来的10美分,我手里的钱只够买4册。
1960年代向前奔腾,通货膨胀这只“蚊虫”的“嗡嗡”声也变得愈加刺耳。黄金的价格翻了三倍,涨到了每盎司100美元。银币被镀银铜币所取代。随着通胀从温和变得剧烈,作为收藏品的钱币也变得炙手可热,诸如《硬币(Coins)》、《硬币时代(CoinAge)》、《硬币世界(Coin World)》和《钱币新闻(Numismatic News)》等杂志都将其宣传为投资品。1972年,一枚1913年自由女神头像镍币以10万美元成交,当即便冲上了新闻头条。热门电视剧《夏威夷特勤组(Hawaii Five-O)》甚至围绕偷窃这枚珍贵硬币的阴谋出了一期剧集。
提起盗窃,据说钱币界是个鱼龙混杂之地。到了1970年代末,大批顾客都遭遇了令人不快的经历。这些坏事还传到了美国国会和新闻媒体的“耳朵”里。人们提出了新法律来规范这一领域。
1980年11月10日,著名投资顾问约翰·特雷恩(John Train)在《福布斯》杂志上刊载的一篇题为《日进斗金?(Coinging Money?)》的文章谈到了这一问题。我当时正在《钱币新闻》担任兼职摄影师,为购买藏币筹集更多的钱,因此,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特雷恩先生开篇讲述了一名伦敦著名银行家的故事。尽管股市行情大牛(那年指数翻了一倍),那名银行家真正想谈的是自己的中世纪硬币收藏。“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千方百计地从零花钱里省钱,买下了这些钱币。当时我从未想过我的这个小爱好会成为家庭财富的基础。”
特雷恩先生评论道:“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说明了若要收藏产生盈利,就需要的一种安全准则:对某种藏品怀有强烈的热情,这股热情会驱使你进行深入了解。随后,当这种藏品没有被市场所青睐,只要用些小钱就能负担时,就买入。”
他继续说道:“相反,大多数的‘收藏’如今和上述情况均是相反的。人们正因为自己预期收藏品的价格会‘上升’,而购买各种各样不值钱和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对这个领域(即钱币)一无所知的人正借助邮购目录涌入市场。”
他遗憾地表示:“大多数在币市赔钱的人所犯的主要错误在于……实际上他们所得的与他们想象中应得的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出售钱币的公司有时会‘欺负’那些不太懂币市的客人……在所有这些事情上,基本的规则在于你要对供货方有足够的了解,除非你自己就是专家。”
第一,“了解你买入的藏品,并且因喜爱而购买。”
第二,“只向你了解且信誉优良、认真负责的币商那里购买硬币。如有正当理由,则他们应允许退货。”
第三,“在市场风平浪静且价格没有疯狂上涨时买入。”
我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思考,随后用我们当时的方式回应了特雷恩先生:我用打字机打了一封信。我的回复集中于他的核心问题,即如何描述硬币的品相,也就是硬币的评级等级。
不管是现在还是当时,大多数硬币都是以等级1-70的标准来评级的,从磨损到几乎无法辨认其硬币品种的等级1,到硬币保持原始状态、每个收藏家都梦寐以求的等级70。但在1980年,对于上述数字等级并不存在一个公认的衡量标准。即使是同一店家也可能根据情况变动标准。1970年代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我从一名币商那里购买了一枚清清楚楚标明为MS 65的硬币。当我希望将这枚币卖回给他时,那名币商却告诉我市场对评级的要求收紧了,现在这枚币的品相只能归为MS 63。换句话说,就是“正面我赢,反面你输(原文为‘heads I win, tails you lose.’,指怎么都不吃亏 )”。
这种评级体系非常棘手,而我的信试图解释如何游刃有余地在其中获利。在信封上贴上邮票后,我就把它投进了邮筒,对回复也不抱任何期待。
让我吃惊的是,特雷恩先生在下一期《福布斯》专栏里(经过简短介绍后)全文转载了我的信函。
不久前,我偶然翻到了那本1980年11月10日的《福布斯》杂志。自那期杂志之后,钱币收藏从我的爱好发展成了我的职业。本人现为世界前沿评级公司PCSG(Professional Coin Grading Service,专业钱币分级服务)的顾问。我撰写的以中国熊猫币为主题的书籍已经进入了第三版,钱币文学协会(Numismatic Literary Guild)也两次授予我写作领域的奖项。四十年过去了,钱币界的众多领域都发生了变化,还有一部分仍维持原样,这一切让我感受颇深。
读高中的时候,我已经买得起1美元银币作为收藏品了。驻扎在蒙大拿州卡特班克的邮购商约翰·洛夫(John Love)当时正在推广这类美元。有一次,我向他寄了一张支票,购买一枚当时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昂贵的硬币。当包裹到达时,里面装了两枚硬币,还附了一张纸条:“我无法决定这两枚中的哪一枚更好。请留下一枚后,寄回另外一枚。”这两枚硬币都十分亮丽。
好的币商提供的不仅是产品,他们的建议通常基于自身几十年的经验。即使是生意不那么兴隆的币商,一年中掌眼的硬币都要比大多数收藏家一生看过的还要多。他们对钱币的信息了如指掌。尽管某些币的数量可能在某个平均评级等级下并不少见,但高分币却十分稀少;又或者尽管某些特定种类的币现在数量稀少而且价格高昂,但存在最终会影响其价值的同品类窖藏币。如果客户需要此类硬币,他们会把这桩交易暂时搁置,或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为客户谋求到这枚硬币。上述种种都会为收藏或投资增加乐趣、利润和底蕴。
有不少币商是严谨的钱币学者。有些人写了书,有些人没写书,但他们武装着深厚的钱币和历史知识。简而言之,无论收藏家在网上挖掘了多少信息,币商总有一些行外人所不知道的关键知识。
这类服务与知识可以决定一桩投资项目的成败。
我熟知的所有优秀币商都与他们的常客形成了信任的纽带。这种纽带是建立在尊重和公平的基础之上的,然而有些客人则辜负了这一点。不久前,我在某个币展上就看到了一名收藏家与一名币商就一枚品种不详的硬币交谈了半小时。币商就此枚硬币给出了一个合理的价格,但这名收藏家凭着从那名币商那里得来的新知识,把这枚币以高出一点点的价格卖给了其他人。这位收藏家再也无法从那位币商那里获得如此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帮助了。尊重和公平从来都是双向的。
特雷恩先生在撰写《日进斗金?》时,他所专注的是硬币投资当中的潜在危险。尽管币市就像股市一样起起落落,但自1980年以来,币市对许多投资来说仍是个不错的选择。四十年前,一枚身价10万美元的币已是非同凡响,以至于人们围绕这枚硬币专门编写了电视剧集。到了2020年,另一枚硬币的拍卖成交价格飙升到了2000万美元!
买卖双方如何对即将交易的硬币品相和真假等问题达成一致?这是《日进斗金?》一文中提出的核心棘手问题。倘若人们没有解决方案,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增长就不会实现。19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业务交出了答卷,那就是硬币评级公司。这类公司作为专家和中立的评判机构服务于币市,其目的在于提供各方都可以承认的硬币评估结果。
这种细致的检查保护买卖双方免受假币、美化过的硬币以及其他欺诈行为的侵害。为了防止篡改,PCGS于1986年引入了一种以声波密封的高安全性硬币封装方式(英文通常称为“slab”)。这种充满创新元素的封装盒可以让买方在无法亲自检查硬币实物的情况下,放心地从卖方那里购买硬币。
随后,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世界。它为收藏家们提供了接触海量钱币信息和数据的途径。线上价格指南的重要先驱者《CoinFacts》就是其中一例。该指南由钱币学作者罗恩·古思(Ron Guth)于1999年创立。互联网确实是世界性的。一名投标人可以住在塞舌尔共和国而不与卖方在同一个国家。线上拍卖直接将人们连接起来,并扩大了硬币的交易范围。
然而,尽管自1980年以来发生了诸多事情,在《日进斗金?》中提及的最后三点却是亘古不变的:因热爱而购买、只与值得信赖的币商合作、在市场强劲时不为过高的价格买单。因此,尽管自特雷恩先生撰写那篇专栏文章以来,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另一些却没有。通货膨胀仍在产生令人不悦的影响。如果奥托酒庄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在漫画架上的新一期《蜘蛛侠(Spider Man)》将使孩子们花费3.99美元,这个价格要比1963年高出了3225%。
硬币仍然是一种富有吸引力的投资。例如1981年,一枚Brilliant Uncirculated(简称“BU”,崭新未流通)品相的中国龙洋可以50美元的价格轻松入手。如今,倘若你能找到一枚要价5000美元的,就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好的价格了。这几乎无异于日进斗金。
附注:
约翰·特雷恩先生于2022年8月逝世。他出生于1928年。他的成就除了跻身一流投资顾问,还获得了众多国际人道主义奖项和三次总统任命。我永远感谢他在1980年关注到了我这名默默无闻的硬币收藏家的来信。向您致敬,特雷恩先生,愿您永远“日进斗金”。
作者简介:
Peter Anthony(彼得·安东尼)
PCGS中国现代金银币专家。曾出版了《熊猫金银币收藏指南》,并多次在国外知名媒体上发布有关中国现代金银币的故事和文章。此外,还曾两次获得钱币文学协会优秀作家称号。
(文章内容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与福布斯中国无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记《日进斗金?》一文发表的四十年之后
樊雄《蓉漂记》:用四十年给成都写的一封情书|新书架
同为85顶流花,十年之后的对手仍是你
茅奖四十年|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落选,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给了谁?
乞丐母女一路讨饭寻找儿子,没想到却找到了被卖四十年的女儿
每日一书|《略多于悲哀:陈东东四十年诗选》
“中国摄影四十年” 汉印与你一起触摸历史、感知世界!
扎根群文四十年,人生无悔作奉献
刘晓庆姜昆领衔主持2023春晚 致敬“春晚四十年”
诗歌不在远方,而在切身的生命体察| 臧棣四十年诗选首发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