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听 | 不应过分追捧“莫言体”诗歌

原标题:中听 | 不应过分追捧“莫言体”诗歌

评论员 时风

说莫言是著名小说家,没人反对,他是中国文坛唯一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的许多作品杠杠的,星光闪耀。记得当年读他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很佩服文字语言的魔性,仅看题目,就满满的诗意。

获奖之后,莫言发表了一些诗歌,其“莫言体”却饱受争议。

近日,《诗刊社》公众号推出莫言“杂诗”《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 莫言最新诗作》,共15首诗,分别写给北京师范大学15位驻校作家和诗人,包括欧阳江河、西川、贾平凹、张炜、苏童等,并将刊发于《诗刊》2023年第15期。纸刊还没出来,又引发一轮批评。

诗歌写得怎么样,选其中两首大家读一读。

赠:苏童

走遍东西南北中,

逢人便要说苏童。

自从妻妾成群后,

高挂宫灯夜夜红。

赠:欧阳江河

江河如海浪滔滔,

常借诗情上碧霄。

传道教书心似火,

稍微有点小话痨。

诗歌被称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我们又是诗歌的国度。写诗,成了很多作家的爱好,无可非议。莫言写这组诗,如果纯粹出于朋友间酬酢之道,写得好与不好都无关紧要,但《诗刊》隆重推出来就有点捧名人的“臭脚”了。因为《诗刊》是中国诗坛唯一一家国家级刊物,刊发这组“莫言体”打油诗,甚至有些是朋友间的玩笑话,这让现代新诗情何以堪?

莫言受争议的另一首是长诗《饺子歌》,全诗共五百多行,几乎全部是由对话形式展开的,2019年发表于《北京文学》杂志,2020年获得了中国长诗奖。由于这首诗实在太长,为了不影响阅读的连贯性,笔者只选择了开头和结尾:

小引:

一轮明月照校园,

两个学生在正前。

与我相距十米远,

高声大嗓把话谈。

尾声:

从南来了一群鹅,

扑通扑通下了河。

请君为我侧耳听,

千秋万代饺子歌。

归纳一下网上评论,这首长诗的几个争议点是:一、没有诗意。二、冗长不凝炼。三、主题不鲜明。四、得奖的因素是名人效应。

当前,不仅是文坛,在艺术圈都存在这一怪现象:人一出名,种的稗子都成了香草。但文艺史终会告诉你:名人的书法、绘画不一定是艺术,名人的几行文字不一定就是诗歌。

文章最后,仿“莫言体”来一首打油诗:

莫言诗歌受追捧,

不问好坏只因名。

新诗如此被羞辱,

愧对诗国老祖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听 | 不应过分追捧“莫言体”诗歌
莫言晒书法:儿童节快乐
莫言出版首部诗集兼书法集
莫言: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
放缓写小说 莫言新书《三歌行》写诗和书法
作家莫言为书法“抛砖引玉” 愿更多年轻人“重拾”毛笔
对话莫言:每个故事都是一粒种子
莫言:层次越低的人,越爱挑剔别人
莫言、王安忆与陈思和对话 莫言:写城市或农村最终是写人性
《生死疲劳》:莫言的中年狂欢

网址: 中听 | 不应过分追捧“莫言体”诗歌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0285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