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五的70后,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故乡,发现三个真相
原标题:奔五的70后,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故乡,发现三个真相
说起故乡,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慨。
可是回到故乡,你会发现,往事一幕幕,却只是往事而已。
“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鲁迅十七岁时,离开绍兴,时隔二十八年,他重返故乡,感慨之中,透露着凄凉。
作为70后的我,故乡在湘南某山区。初中毕业后,回故乡的次数,屈指可数。从举家搬迁算起,一晃就是阔别故乡二十年。
满怀期待地回乡,失望地离乡,似乎是不可逆转的心态。
故乡的变迁真相,就像隐藏在生命里的一根锋芒,动不动就冒出来,狠狠地扎你一下。
01
故乡还在,却不属于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村只有一条拖拉机路,通往乡政府。从乡政府出发去城里,也是宽一点的砂石路而已。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就是进城的效果。
现在,村里有了水泥路。路的终端,是某个小村庄,在某棵大树底下。
也有一些路,延伸到了水田里,路边是郁郁葱葱的野草或者禾苗。
路变好了,但是我们回乡的积极性却变差了。因为故乡没有了什么亲人,尤其是没有了父母的牵挂。
也有一些人,把老屋卖了,又找不到借宿的地方,还回去干嘛?就算是清明节去扫墓,也是迅速行动,尽快赶回城里。
这次回乡,我特意在村里住了一晚。
月色很美,山涧的水,哗啦啦地流着,能清晰地听到。
就在我沉浸其中时,单位来电,说有某个文件要看。我陡然发现,网络信号,不允许我打开电子文件,连打开微信也不能。
不得已,我去了几里路之外的集镇,才看到文件,回复了同事。
绕了一个圈,我几乎没有看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四十岁的人,也不多。似乎大家达成了共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得不去。
有一些老人,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他们的脑海里,形成了惯性思维:混得差的中年人,才会到这里来种地。
工作、赚钱、教育、养老、网络......没有这些条件,我如何在故乡待下去。回乡的路,随时都很顺溜,但是老屋门上的锁,生锈了,生活的环境和我显得格格不入。
02
故乡很美,却只是在记忆中。
祖父说:“别小看门口的桥,有几百年了。曾经有很多生意人,挑着盐,来来往往......”
桥上的风景,让我想了很久。直到我走上桥,才发现风景不见了。石拱桥很老了,因为附近有了水泥桥,就荒芜了。
有藤蔓遮挡桥面,我有了鲁迅的感怀: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村里的小学没有了,变成了一个竹片厂,一天到晚发出机器的噪音。
乡里的中学也没有了,据说是没有人来读。又有人说,是找不到老师。不管怎样,我开始讨厌学校屋顶的那些破瓦。还有漏雨的走廊。
我想去看潺潺的溪水,却终于放弃了。溪流很干净,但是没有了一点点人气。
鲁迅回乡时,想起了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当闰土叫他一声“老爷”的时候,他不知所措。圆月碎了一地,就像梦被汽车轮胎碾压过,只剩下渣子了。
西瓜地也不见了,在梦里慢慢远去。闰土不是少年,而是一个留在乡里,讨要生活的人。若不是贫穷限制了闰土,应该也去城里了吧。
我想起了很多的玩伴,还有踢毽子、爬竹竿、跳皮筋、攻城、打弹珠......但是现在去找谁,来做这些游戏呢?
忽然想起一句话——记忆是很可怕的东西。你的思绪往回扯,然后和现在的一切进行对比,内心五味杂陈,难受到要吐。却不知道难受的地方在哪里。
童年回不去了,故乡的美好,也回不去了。毕竟,我记得的,都不是现在的。
03
故乡淳朴,多半只是想象而已。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故乡没有了父母,还有父老乡亲,也有一些长辈。不管谁家,都可以当成自己家,夜不闭户也没有关系。
山里的老人,是淳朴的,对外面的人,客客气气的。
其实你的归途,多半不是故乡,而是他乡。认真想一想,你就能找到自己当初离开故乡的各种理由。
邻居家的猫猫狗狗,招惹了你,很不舒服;邻居家把路堵住,就不让你好好走路;村口的某个位置,被人霸了,谋私利;为了一块地,父母和村民吵闹很多回。现在,荒地很多,但是你千万别去动。否则主人从城里赶回来,找你麻烦。
我想起两个成语:勾心斗角,蝇头小利。
本应该是职场的现象,在农村也有。外表的客套,怎么也抵不过利益的争执。
故乡的人,不再和你亲近的时候,你就越发待不住了。当初是那一拨人,让你想到了搬家,现在还是那一拨人,让你感悟到了“格局太小”的伤感。
“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人与人是不同的,你想要合作共赢,别人想要独乐乐,还是算了吧。
04
“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鲁迅把绍兴的房子卖了,在北京八道湾安家。再次离开故乡,就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回来了。
可是他不太留恋这一切。往事美好又扎心,取舍之间,到底是选择了舍去。
人是要向前看的,哪怕像浮萍一样飘着,也不能停下来,更不能往回走。
70后的我们,在城里有什么呢?求什么呢?未来要如何养老?如何安顿自己的灵魂?
我不敢往下想,却不得不想,无奈也是一种生活。
窗外有风,是从故乡来的,或者也不是。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奔五的70后,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故乡,发现三个真相
奔五的70后,不管你多有本事,如果没有这五种打算,就是没活明白
故乡的老井
发现最喜欢的角色是走路慢说话慢 慢慢陪着安欣二十年的小五……
黄晓明回到山东故乡,见到初恋忍不住泪目,直言最想见的就是她
四五十岁的70后,不必合群,慢慢退出以下“五个圈子”
深到骨子里的痛,就是故乡回不去了
人过中年的70后,当你熬不住的时候,就去这几个地方走走
六十岁之后,回故乡吃一顿饭,就会明白以下“四个真相”
回到故乡,亲密又抽离的感觉始终伴随着我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