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和音乐,‘帮我度过那个年代’”

原标题:“诗词和音乐,‘帮我度过那个年代’”

◎金兆钧(乐评人)

前些天,作词家李广平约我:春波回北京了,咱们一起吃个饭。

饭局上,几杯酒下肚,自然大家齐唱:“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回忆也就回到整整三十年前。

那年春节,朋友的爱人来北京,吃饭的时候告诉我,广州有个叫李春波的歌手写了个歌叫《小芳》。在广州市民中反应一般,但在中山大学的学生当中还挺火。

没过多久,陈小奇带着李春波等歌手来了北京。新闻发布会的规模很大,成为日后被称为“地毯式轰炸宣传”的一个样板。我到了,才发现发布会的组织者是久已闻名却初次见面的黄燎原。我也听说当时的他在广州作为一个自由媒体人很有名气。

他见了我就说:你是不是也给海外写过一点关于北京文化的散文?

我说:是啊,你怎么知道?

他说:我也写一点啊,不过咱俩都用的是笔名。你那风格一看就看得出来。

去了广州已经很多次,与陈小奇却也是第一次见面。我当下约定第二天采访他。

他们住在广播宾馆,第二天中午在极为热闹的真武庙三条吃大排档。吃得差不多了,要了一箱子啤酒回到宾馆,我和陈小奇席地而坐,边喝边聊。

聊着聊着,我突然发现,虽然他比我年长四岁,早期的经历却颇有相通之处。他曾在看热闹的人群中突然发现自己的父亲戴上了高帽子挨批斗;他曾因撕掉被强迫贴上的以颜色分辨“阶级地位”的对联而挨父亲的打;他也曾砍下竹子,剥掉蛇皮给自己做了一把胡琴。

“诗词和音乐”,陈小奇说:“是这两样‘帮我度过那个年代’。”

恢复高考后,他上的是我曾梦想过的中山大学。

但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却是中唱广州公司,而且做了多年的戏曲编辑。

他不无自豪地说:那几年,我跑遍了广东各地。所以,所有广东的“外语”我全能说——潮汕话、客家话、正宗广州话……当然,也熟悉了本地的绝大部分戏曲。

我说:你的诗也进了谢冕主编的《中国现代朦胧诗选》,这和后来的歌词创作有什么关系?有人说你是现代诗的技巧、古典诗词的意境和流行歌曲的感觉相结合。

他说:我在创作作品时,一定努力跟当下的社会状况、潮流联系起来,并不是为了写中国风而中国风,不是把古诗翻译成白话文,或者使用了大量的古诗词意象就是中国风了。

说着说着,去电台做唱片宣传的李春波回来了。我第一句就是:你有几个当知青的哥哥姐姐?

他笑了:除了我最小没赶上。

我又问:听说你新写了一首《一封家书》,能不能给我听听?

李春波为难地说:正式小样还没出来。

我说:你给我哼几句也行啊。

李春波更为难:这次忘了带吉他,没有吉他我一句也唱不出来。

我不信:自己写的歌还非得有吉他才能唱?

结果他还真没唱。我也没再多问什么。那时的我更关注的还是作品而不是歌手。

不久之后,我去《演艺圈》编辑部,几个年轻人见我就坏笑。我问他们怎么了。他们递给我一本《大学生》杂志,里边赫然写到“京城著名乐评人金兆钧听了《小芳》,激动得拉着李春波的手聊了一整夜。”

这位作者是当时广州很著名的记者。这篇小文让我领略了刚刚兴起的八卦式娱乐报道的先声。2023.7.5

供图/金兆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诗词和音乐,‘帮我度过那个年代’”
歌剧《青春之歌》:用音乐还原那个年代的历史面貌
那个年代,女生都是身不由己
40年前的电影和电视 那个年代的特殊记忆
在那个年代,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那个年代她们是没有选择的
陈佩斯:永远不要回到那个不会笑的年代!
意大利经典电影 女神芬妮奇最经典作品 不得不说那个年代真经典
在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没有美颜没有滤镜……
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合唱音乐会:诗词与音乐汇成“流动的时光”

网址: “诗词和音乐,‘帮我度过那个年代’”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0502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