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三分钟定律”
原标题: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三分钟定律”
作者:以安(富书作者)
曾经有人问:“成功人士与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
有人回答:“他们的时间被精确到每一分每一秒。”
的确,成功就是来自一分一秒、一点一滴持续地积累。
每一秒积累成一天,每一天积累成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一生。
那些看似令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一分一秒积累,一点一滴塑造的结果。
很多时候,短暂的几分钟,看似微不足道,可日积月累,这些点滴时间就会慢慢发酵,最终变得弥足珍贵
人这一生,是个不断战胜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利用好每分每秒,把握好“三分钟定律”,你将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做事时,提前三分钟
为了多睡一会儿,没赶上公交车,上班差点迟到;
去医院做检查,非要化个妆,结果排队到中午;
和甲方谈合作,卡点出门,路遇堵车,惹得甲方不悦;
参加行业交流会,卡点到场,会上大家侃侃而谈,自己却还惊魂未定。
慌慌张张,匆匆忙忙,这是不是你的日常?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凡事提前做好准备,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会变得更加地从容优雅,收获地也是不一样的结果。
三分钟,是细枝末节,但提前三分钟,却是深谋远虑。
一个做HR的朋友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公司决定在两个实习生之间挑选一名留用,综合考量下来,两人各方面能力都均等,这让做HR的朋友犯了难。
于是她想到,多去观察。
朋友发现,实习生A每天早上都是妆容精致地进门打卡,然后收拾办公桌,再给自己冲杯咖啡,随后便从容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反观实习生B,连着三天卡点打卡,妆容一看就是匆忙之中打扮,头发有时还乱糟糟,就在大家都准备开晨会时,她还在吃着早餐。
通过一周的观察,朋友发现与实习生B相比,实习生A无论什么时候都做好了提前的准备,很有时间观念,更适合留下,领导也赞同她的看法。
听过这样一句话:“你对时间的把控,就是你对人生的把控。”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提前和恰恰好,真的有很大的区别,往往提前准备的人,更易得到命运的青睐。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要想更好地抓住机遇,掌握主动权,就得懂得凡事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预留出充分的时间来应对突发状况。
提前三分钟,可以减少焦虑,更加从容;提前三分钟,可以改善拖延,更加自律。
凡事提前准备,思虑周详,不仅仅是做人的智慧,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说话时,酝酿三分钟
陈胜起义之后自立为王,很多同乡前来投奔,念在同乡之情,陈胜请他们入宫,对他们照顾有加。
看到陈胜的宫殿,这些人羡慕不已,其中一人仗着自己是陈胜同乡,当着众人面直呼陈胜大名,还不断跟周围人说:“想不到陈胜一个泥腿子,如今竟混得那么好。”
陈胜忍无可忍,当即把这位同乡拉出去砍了。
不分场合地心直口快、不假思索,很容易给自己招来祸端。
古语有言:“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说话之前先酝酿一会儿,想一想自己将要说出口的话合不合适,是否有更委婉的表达方式。
作家刘墉分享过国画大师黄君璧鉴画的故事。
一位妇人从海外高价淘回了几幅古画,声称每幅都价值连城,于是她请黄君璧来鉴别真伪。
展开第一幅,大师就皱起了眉头,因为是一幅赝品,第二幅,仍然是一幅赝品。
等第三幅展开后,大师凝视了一会儿,一段时间后若有所思地说:“这画家的作品,我不内行,虽说不准,但看得出来画家的笔法相当老练。”
到了第四幅,黄君璧表示:“这幅看起来不错,很有欣赏价值。”
妇人听完大师对后两幅画的评价,一脸愁容顿时转喜。
妇人离开后,黄君璧摇头叹息,表示花了冤枉钱。但怕伤了妇人的面子,他三思之后没有直接点破。
中国历史上显赫家族琅琊王氏,有六字家训:“言宜慢,心宜善。”
心存良善,不可置否。而“言宜善”,并不是指语速慢,而是不要急着去说话。
有时候一句不经思考的话,就算没有恶意,也很容易伤害到他人,招惹是非。
真正聪明的人,说话前会先在脑海中过滤一遍,清楚话一开口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
开口懂得慢半拍,三思而后言,这不仅仅是沟通的智慧,更是一个人的顶级修养。
生气时,冷静三分钟
网上有一个街头采访,被问到“你做过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有个人的回答很是心酸,他说怒火中烧的自己说了很重很伤人的话,虽然事后后悔不已,但心爱的女友还是离开了自己。
逞一时的嘴快,收获的往往是遗憾。
古人说:“极怒时莫与人书。”
盛怒之下,定会口不择言,这时候说话很容易中伤别人。所以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路人、同事,此时最好不要与任何人沟通。
生气时,给自己3分钟的时间压压火,冷静下来再去说话,往往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培训管理课上,一位在业内颇受尊重的培训师受到了学员的当众指责,说她不够专业。
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学员和培训师都满脸通红,只是一个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另一个在极力压制自己的怒火。
整个教室像个在不断膨胀的气球,随时可能炸开。
这时培训师深呼吸了几秒钟,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地说:“你刚才的表述中,我听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我总结一下,你看对不对?”说着便继续往下讲。
这时候,教室里的学员也都暗暗松了口气。
事后,培训师表示,自己当时是真的生气了,因为还没有人质疑过自己的专业度。可如果任由自己怒火中烧,很快就会失去理智,自己的专业度更是备受质疑。
所以,在极度生气的情况下,她选择了沉默,先冷静一会儿,让自己紧绷的神经舒缓下来,再慢慢地对学员的质疑给予回应。
有人说:“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冷处理。”
人在愤怒的那一瞬间,智商为零,伤人的话很容易脱口而出。所以当情绪濒临失控的时候,一定记得让自己先冷静三分钟。
三分钟之后,情绪会慢慢地缓和稳定,这时候再去讨论,再做决定,才不至于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生气了,先不要说话,冷静三分钟,不被情绪左右,这才是生活中真正的王者。
很喜欢这句话:“时间,它从不为任何人停留,但我们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却都留下了痕迹。”
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每一言每一行,都是时间赋予我们的经验和阅历,都会拉开人与人的差距。
做事时,提前三分钟,得到的是机遇;
说话时,酝酿三分钟,修炼的是智慧;
生气时,冷静三分钟,收获的是尊重。
往后的日子里,愿你我都能利用好零星的每一分、每一秒,把握住“三分钟定律”,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以安,富书作者,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三分钟定律”
对时间的利用,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与人打交道
看高加林这段对话,发现拉开同龄人差距的……
30岁之后,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在这三点上
荐号 | 惊人的“3分钟定律”,改变无数人!
比努力更能拉开人生差距的,是深度思考
家庭走大运的三大定律:金蝉定律,牛蝇定律,筷子定律
张五常:人与人的差距,总是来自思维方式
心理学发现,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差距,都是这样一步步拉开的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0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