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大观园中夭亡的第一人,脂砚斋说她为聪明风流所害

原标题:红楼梦:大观园中夭亡的第一人,脂砚斋说她为聪明风流所害

风月宝鉴正面,晴雯像带刺的玫瑰,肆意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同时也在自觉不自觉中扎伤了别人,让她与“温柔和顺”的袭人相比,“不及袭卿远矣”(第八回脂批)。

但是,十二钗又副册中,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遭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却将晴雯的悲剧完全归结于时运不济、“遭人怨”、“因毁谤”。因此,如果说,风月宝鉴正面晴雯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那么,在风月宝鉴背面,悲剧晴雯却是聪明误一生,而且时运不济。那么,在风月宝鉴背面,晴雯的悲剧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王善保家的正因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他”(第七十四回),心里不自在,一直想寻机报复,说明大观园中“得罪”过她的不止晴雯一人。但是,当她好不容易觅得机会,就从晴雯身上寻找“故事”,晴雯能够“脱颖而出”,一定有她的不凡之处。

第七十四回,在王善保家的向王夫人进谗言之后,王夫人提及,上次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见到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教训小丫头,这个美人就是晴雯。

久惯风月场的薛蟠,只是偶然一眼瞥见黛玉“风流婉转,早已酥倒在那里”(第二十五回),而晴雯眉眼有些像黛玉,她的丰姿可想而知。凤姐回应王夫人时,也说“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而对怡红院并不熟悉的王夫人,只是无意间看到晴雯,时隔一个月,王夫人却能详细地描述晴雯的相貌,大家闺秀出身的王夫人,又管理着天下望族一一荣国府,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因此,晴雯即使美得不是摄人心魂,也是令人过目不忘,称她为最美丽、最明艳的鲜花,一点也不为过。

最美丽、最明艳的鲜花,本来就最容易遭人采摘。如果最美丽、最明艳的鲜花,恣肆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与风采,不懂得藏愚守拙,无疑会给自己埋下更大的祸根。

很不幸,“千伶百俐,嘴尖性大”(第七十七回出自赖家的眼中)的晴雯,让自己的聪明,像泛滥的洪水,无拘无束地四溢开来,就是这样一朵不懂得藏愚守拙的、美丽明艳的鲜花。所谓“过犹不及”,晴雯判词中“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句,就暗示她的人生悲剧,应归咎于她的过于聪明,聪明过头,招来怨恨、毁谤,最后因此夭亡。

因此,风月宝鉴正面“晴卿不及袭卿远矣”(第八回脂批)的讨人嫌之嘴,在风月宝鉴背面,却是她憋不住的聪明的泄洪口。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怡红院中她炮火全开,对于地位低于她的小丫鬟、婆子们,她言辞激烈;对于地位相当、甚至略高于自己的麝月、秋纹、袭人,她也常常含酸带刺,甚至越俎代庖,在袭人奔丧期间,擅作主张驱逐坠儿;对于主子贾宝玉,她也曾直接顶撞,让“情不情”的宝玉,在气头上要撵走她。

如果所有人都像宝玉一样,“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第八回脂批);或者都像袭人、麝月一样“笨笨的倒好”,包容晴雯的伶牙俐齿,甚至一笑而过,那么,她可以在怡红院中成为一道“为金闺生色”(脂批)的独特风景。

可惜,青春女儿国大观园并不是一片完全净土,婆子、丫鬟环伺的怡红院,同样也并不都是宝玉、麝月、袭人之辈,于是,她不加约束的聪明,让她不知不觉中在怡红院树敌无数。

比如秋纹,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袭人到屋外办了点儿事儿之后回来,发现一个碟子不见了,询问正在做针线的众大丫头,后来晴雯提到一对联珠瓶还没收回来,于是秋纹的主角大戏就来了。

秋纹说,那日宝玉孝心一动,把原本要自己插瓶的两枝桂花,用那一对联珠瓶插好,亲自送去给老太太、太太,跟去的自己因而也得福了。老太太欢喜之下,赏了自己几百钱,“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 几百钱是小事, 难得这个脸面”。到了太太那里,恰逢太太和凤姐等在找太太当日年轻时的衣裳,太太看着花儿,又有凤姐凑趣儿,自觉脸上有光的太太,高兴之下,便赏了自己两件衣裳,“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像这个彩头”。

晴雯笑她没见世面,都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她,自己还觉得长脸。秋纹说,不管怎样,是太太的恩典就好。晴雯说,如果是她,可受不了这口软气,宁可冲撞了太太也不要。因此,同样是骂小红,晴雯在得知小红为凤姐做事时讥讽小红“攀高枝”,还多多少少有点对趋炎附势的不屑,而秋纹骂小红,是显示自己的地位,潜藏着对更高地位的渴望。

后来秋纹说“那怕给这屋里的狗剩下的,我只领太太的恩典,也不犯管别的事”,众人顺着她的话,笑中带骂,“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直指袭人,她一看不好了,涉及到顶头上司,于是赶紧向袭人赔不是。

本来作为下属,受到领导的赏赐,高兴是很自然的事。虽然不是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但至少说明领导对自己的印象还不坏,还可和领导混个脸熟。但是,秋纹感恩戴德得连人格也不要了,“那怕给这屋里的狗剩下的,我只领太太的恩典,也不犯管别的事”。一看到自己的话被众人接上之后,伤害到顶头上司袭人,就忙卑躬屈膝地赔不是。她在此处的倾情演出,与前面骂小红的恶毒泼辣,形成鲜明的反差,反讽意味浓厚。

秋纹这样的人,必是睚眦必报的小人,只要她认为谁伤害了自己,动了自己的奶酪。对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如小红,她可以立马发飙,而对于地位与自己相似或者稍高之人,她可以暂时隐忍不发,但绝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晴雯的玩笑话,相信会让秋纹不爽,更重要的是她抢走了巧宗一一麝月说,赵姨娘一伙心坏,太太屋里的那个瓶子要赶紧收回来,晴雯说她去,秋纹说,晴雯还是去探春那里取碟子为好。晴雯笑说,巧宗儿也应该让她得一遭儿,最终晴雯去取瓶子,秋纹去取碟子。秋纹对晴雯,怕是从此心结难解。

大观园不是一片完全的净土,当然也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它要接受荣国府的管理,而且,贾府中的风风雨雨也时时刻刻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观园,而表面风平浪静的贾府,其实暗藏着“鹡鸰之悲,棠棣之威”。在荣国府被边缘化的贾赦夫妇和赵姨娘、贾环一伙一直心怀不满,磨刀霍霍。第七十四回的绣春囊事件,给了邢夫人难得的机会,而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也闻风而动,迅速跟进。

“鱼眼珠”王善保家的是“外是内非”的“小人”(第七十四回脂批)。丫鬟们不大趋奉她,她一定怒火中烧,但并不形诸于声色,而在这些丫鬟中,晴雯可是翘楚,不仅相貌出众,而且极为聪明,自然让王善保家的印象最深刻,忌恨也最深,也就成了她的首选目标。

秋纹当然也不会放过这样向主子进谗献媚、为自己职业生涯大大加分并打击主要竞争对手的好机会,对王夫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无中生有,而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她的晴雯,同样也成了她告密行为的最大受害者。

因此,看起来确定无疑是聪明过头造成了晴雯的悲剧。第七十四回,即将抄检大观园,风雨欲来风满楼,王善保家的趁机在王夫人面前进谗言,中伤晴雯,并鼓动王夫人叫晴雯过来,晴雯听完王夫人的训斥,便知有人暗算她,对王夫人的问题,“聪明过顶”的她,不肯据实以对,脂批也指出:“深罪聪明,到底不错一笔。”第七十七回,被撵出大观园的晴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宝玉偷偷去探视她,文本介绍了晴雯的来历一一“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得十岁,尚未留头。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他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后来所以到了宝玉房里。这晴雯进来时,也不记得家乡父母。只知有个姑舅哥哥,专能庖宰,也沦落在外,故又求了赖家的收买进来吃工食。赖家的见晴雯虽到贾母跟前,千伶百俐,嘴尖性大,却倒还不忘旧”,此处的脂批与前批如出一辙一一“可知晴雯为聪明风流所害也。一篇为晴雯写传,是哭晴雯也。非哭晴雯,乃哭风流也。”

但是,“彩云易散,霁月难逢”,暗示晴雯也是时运不济。“素日丫鬟们皆知王夫人最嫌趫妆艳饰语薄言轻者”,晴雯已经不敢出头,而且,大观园中,以势压人的上层丫鬟不止晴雯一个人,比如秋纹、绮霰等,王夫人也不大进园来,但那一次晴雯在教训小丫头偏偏就被王夫人撞着了。她这一次虽然只是随性“表演”,却因为她美貌过人也聪明过人,便给家务繁杂的王夫人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印象,以至于时隔一个月,王夫人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日的情景。

换另一个角度,她“风流灵巧”,如果她的主子能够欣赏她这种美丽,即使有再多的王善保家的诽谤,即使有再多的秋纹告密,又有何妨!但她的主子偏偏就是最为嫌弃所谓“趫妆艳饰语薄言轻者”(第七十四回)的王夫人,耳软心慈的她既不会换一个角度欣赏晴雯式的美丽聪明,又容易听信谗言。

如果她的运气稍好些,又如果晴雯自己懂得藏愚守拙,避免被毁谤、“遭人怨”,也许她就不会成为大观园中夭亡的第一人。

晴雯时运不济又因聪明美丽招来嫉恨的悲剧人生,在风月宝鉴背面其实隐喻了一个“聪明误”之悲剧时代。那么,一个“身为下贱”的丫鬟又怎么会隐喻一个悲剧时代?

本篇拙文本中所引用的观点大部分来自于此前的《“行”走红楼》系列拙文,由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详细展开,也无法一一注明,敬请谅解!各位朋友,如有兴趣敬请关注此前系列拙文的相关文章!特此注明!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红楼梦:大观园中夭亡的第一人,脂砚斋说她为聪明风流所害
红楼梦:贾府为元春省亲兴建的大观园,有什么隐喻?
抄检大观园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袭人?脂砚斋多次作批透露答案
谁害死了林黛玉?不是王夫人和薛姨妈,前八十回中有伏笔
大观园的“原型”在哪?
红楼梦的批者脂砚斋,为什么说晴雯远不及袭人?
红楼梦:贾母中秋夜说句话,前后矛盾,王夫人:老奸巨猾别假慈悲
北京半亩园与《红楼梦》的渊源丨京华物语
红楼梦:抄检大观园,王熙凤急步一个动作,太暖心,太偏爱黛玉了
《红楼梦》从教材“走进”大观园 师生化身“红楼梦中人”

网址: 红楼梦:大观园中夭亡的第一人,脂砚斋说她为聪明风流所害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0638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