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荐书 | 我们为什么喜欢昆德拉?

原标题:界面荐书 | 我们为什么喜欢昆德拉?

界面荐书

每周为您提供一份好书单

留言互动中随机选取读者 送出赠书

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直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近日,欧洲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就被译介到中国,并掀起了一波翻译、阅读、模仿、崇拜的热潮。

昆德拉在《笑忘录》中写到,“人与权力的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这也是他被中国读者引用甚多的句子之一。如今,这位终年与遗忘抗争、书写记忆的作家离我们而去,我们却无法笑着忘却他。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小说依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剧变,以托马斯与特蕾莎偶然而宿命般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不仅仅是描述几对男女感情上的纠葛,也不仅仅是书写个人命运在大的境遇变迁中的沉浮、个人在变革时刻的选择,更是一部层次丰富、意象繁复的哲理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谵妄之下人的生命分量几何这一带着神秘感的疑问开篇,随着不断穿插的书中人物的生活走向、所思所想提出了生命之轻与重、灵与肉的相对论。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

让-多米尼克·布里埃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雅众文化

传记作家布里埃倾力写就的这部里程碑式的昆德拉传记,将昆德拉个人的艺术、文学、政治与精神历程置于大写的历史中加以考察,同时借助与昆德拉有着直接交往的作家、翻译家、评论家提供的一些公开的和迄今尚未发表的资料与谈话内容,深入探寻昆德拉的写作人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与完整的米兰·昆德拉。

《不朽》

米兰·昆德拉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不朽》是米兰·昆德拉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昆德拉音乐式小说艺术的典范之作。

小说交替讲述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生活在巴黎、故乡在瑞士的中年女人阿涅丝在琐碎的日常、在与往事的迂回纠缠中决意抽身,准备独自生活的故事;第二个故事是年迈的诗人歌德与年轻的情人贝蒂娜的交往;第三个故事是一个绰号叫鲁本斯的男人的放荡生活。三个故事交替进行,联结出一个个命题:自我、故乡、幸福、自由、必然性与偶然性、大的不朽与小的不朽、浪漫与放荡、形象、年轻、永恒女性崇拜等等。

《生活在别处》

米兰·昆德拉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生活在别处》创作于1969年,1973年法文版出版后,获美第奇最佳外国作品奖。

本书是一部心理成长小说,昆德拉以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雅罗米尔成长于由母亲掌管的单亲家庭,他敏感、柔弱、羞怯,母亲照料他的一切,永远把他当孩子对待。对他来说,脱离母亲的管辖,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生活在别处”,成了他的成长信条。

《笑忘录》

米兰·昆德拉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笑忘录》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代表作,是昆德拉离开捷克定居法国后的首部长篇。“这是关于塔米娜的一部小说,而当塔米娜不在幕前的时候,这就是为塔米娜而写的一部小说。她是主要人物也是主要听众,所有其他的故事都是她自己这一故事的变奏,它们聚合到她的生命之中,宛如出现在一面镜子里一样。”

塔米娜来自布拉格,在欧洲西部一座城市的小咖啡馆做招待,丈夫去世后独自生活,安静、平和,却调动朋友、委身于人,想尽一切办法要拿回自己留在布拉格婆婆家的十一本记事本和信件。丈夫、母亲、故国……过去成为塔米娜的救赎,“倘若摇摇晃晃的回忆的建筑像搭建不稳的帐篷一样倒塌,塔米娜就只剩下了现在,这个无形的点,这一缓慢地向死亡进发的虚无。”想拿回十一本记事本的塔米娜,想要回二十五年前的情书的米雷克……昆德拉从自身的境遇出发,书写了那些试图抵抗遗忘、固执地保留记忆的人。人们希望保存或忘却的内容,如同附带欢愉和讽刺的笑,是相对应的永恒主题,“这是一部关于笑与忘的小说”。

《玩笑》

米兰·昆德拉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玩笑》是米兰·昆德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不落传统的写作风格令他一举成名。

青年学生路德维克因为在寄给朋友的明信片上写了几句玩笑话而被开除出党,并被下放到矿井做苦役。在服役期间,他爱上了一位老实稳重的姑娘露茜,将她视为自己黑暗生活的引路人。然而露茜对两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出了强烈的排斥和抵制,激怒了不知内情的路德维克,最终,路德维克用一个耳光将露茜彻底赶出了自己的生活。十五年后,获得自由的路德维克重回故地,遇到了成为理发师的露茜,而露茜已经不认识他了。为了报复当初执意将他驱逐出党的泽马内克,路德维克设计引诱了他的妻子埃莱娜,却随即得知埃莱娜与丈夫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反而令泽马内克庆幸可以因此与埃莱娜离婚。埃莱娜知道路德维克不爱自己之后决定服毒自杀,却误服了泻药,故事以一场闹剧收场。

《告别圆舞曲》

米兰·昆德拉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告别圆舞曲》是米兰·昆德拉重要的小说代表作,于1969-1970年间在波希米亚完成,曾荣获意大利最佳外国文学奖。该作品构思巧妙,极富黑色幽默风格,是公认的当代文学杰作。

小说以苏联入侵布拉格为政治背景,通过出轨的小号手、美国商人、医生、疗养院护士和获释囚徒等8个人物反复曲折的故事,在哲学层面深刻探讨了诸多人生繁杂矛盾的困境和难题,透视了捷克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活和心绪。作品采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人物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且不时流露出“昆德拉式”的讽刺,在貌似轻松之中透出浓郁的悲剧气氛。

《好笑的爱》

米兰·昆德拉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好笑的爱》是米兰·昆德拉的短篇小说集,被誉为“昆德拉的整个小说创作的出发点”。该书以冒渎不恭的轻佻手法,提出对生命本质最沉痛的质疑。在《搭车游戏》《谁都笑不出来》《爱德华与上帝》等篇章中,将那些他乐于认真思索的玩笑,以奇思异想为始,以灾难告终,而性爱游戏和权力常是最关键的中心主题。他说:“要是真的给自己下个定义的话,我会说自己是个享乐主义者,被错置于一个极端政治化的世界。”

《名士风流:许钧译文自选集》

维克多·雨果、巴尔扎克 等著 许钧 译

中译出版社

《名士风流:许钧译文自选集》共分两部分:法国经典作家作品和法国当代作家作品。其中,法国经典作家部分收录了巴尔扎克、雨果、普鲁斯特等作家的长篇小说节选;在法国当代作家部分,收录了法国20世纪著名作家波伏瓦、勒克莱齐奥、埃尔莎·特丽奥莱等人的作品,均为其代表作。同时本书还配有译者专门写作的导读,有助于读者增进对法国文学的了解。

“我和我的翻译”丛书遴选当代影响力广泛的12位翻译家,收录其代表译著选段、译作篇目,涵盖英、日、法、德、西、俄等多个语种。全书由翻译家自编、自选、自注,附译者自序、篇目导读、译者作品目录等内容,集中反映中国当代翻译家群体在译介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丛书内容以文学经典及首译作品为主,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文论等,均长期受到读者的热爱与追捧,读者手捧本套作品,可一窥经典外国文艺作品风貌。这套丛书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是翻译研究的宝贵历史语料,可作为外语学习者研习翻译的资料使用,更值得文学爱好者品读。

互动问题:

你最喜欢米兰·昆德拉哪部作品?

上期留言入选读者:

来盆驴肉火烧;Wjmmm; ¾

(已留言回复)

本期编辑/ Lawn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界面荐书 | 我们为什么喜欢昆德拉?
界面荐书 | 为什么我们爱过情人节?
视频荐书|《我们为什么听音乐》
界面荐书 | 乌梅子酱为什么这么火?它是口水歌吗?
视频荐书|《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
界面荐书 | 理想工作真的存在吗?
视频荐书|《这究竟是为什么》
界面荐书 | 《狂飙》收官,还有哪些“强欣剂”?
视频荐书|《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
米兰·昆德拉: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网址: 界面荐书 | 我们为什么喜欢昆德拉?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0712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