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变好的方式:远离情绪内耗
原标题:一个人变好的方式:远离情绪内耗
作者:晴空(富书作者)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
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搞得一天心情都不好。食不知味,生活无趣;
在办公室坐久了,整个人胖了一圈儿。想下班后减肥,又怕坚持不下来,觉得人生好难;
时常会羡慕别人,老公有仪式感,过节日能收到花;孩子报了5个培训班,亲子关系依然很好。我怎么就一样也捞不着……
生活、工作、学习,每天像一块巨石,压得自己喘不过气。
但其实真正让你累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的情绪。
换句话说,你之所以感觉人生这么辛苦,是因为你一直在给自己情绪添堵,也叫情绪内耗。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调节好情绪内耗,做情绪的主人。
远离情绪内耗最好的方式:易钝感,多运动,少攀比。
易钝感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写道:“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钝感力,可解释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
生活中,钝感力强的人,更易得到幸福的青睐。
孙嘉和赵凯是同时进公司的实习生,两人被分在不同组,负责同一类项目。
刚开始,赵凯凭着人帅嘴甜,给同事们留下不错的印象,而相比起来,孙嘉相貌平平,不善交际。
大家私下都觉得,三个月实习期结束,如果只留一人,那大概率是赵凯留下。
但是接触不到一个月,同事们纷纷把心里的小九九,倒戈了孙嘉。
原因是,孙嘉更适合在职场工作。
新人刚入职,对环境和工作流程不适应,犯错是难免的。知错能改才能尽快成长。
但同样是犯错,赵凯和孙嘉的表现很不一样。
赵凯在遇到做错事情的时候,会反复强调自己的过失,长时间的懊恼。
向同事诉苦,却不寻求解决方法,导致同样的低级错误屡次出现。
孙嘉则显得钝感很多,她会第一时间接纳自己犯的错误。
然后冷静地整理好表格,把工作的疏漏和补救措施写好,并积极地找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长此以往,孙嘉犯的错越来越少。她的进步很大,同事们渐渐让她去尝试做新的工作,更加信任她。
而赵凯,依然停留在原地。
所以实习期结束,赵凯惨遭淘汰,孙嘉轻松过关。
赵凯输在太过敏感。太过看重当下的得失,过不了一次失败的槛,情绪过于内耗,不能保持沉着冷静,后面的工作自然没法进行下去。
孙嘉赢在,钝感力强。不把当下的情绪放在心上,一次错误算不了什么,找到错误的原因,尽快解决它才是关键。
钝感力让她从情绪中抽身出来,冷静理性地处理问题。
就像渡边淳一相信的那样:职场上的钝感力,可以使人在芸芸众生中出人头地,笑到最后。
演员毛晓彤说:“一个演员必须敏感,因为要努力地打开自己,去感受人物,体验角色的生活。但同时也必须具有钝感,因为有韧性,才能走得更长远。”
深以为然。
毛晓彤带给我们的角色,有《甄嬛传》中一眼万年的瑛贵人,有《锦绣未央》中两面三刀的李常茹,更有《云襄传》中英气逼人又柔转千肠的舒亚男和寇莲衣。
一路摸爬滚打,毛晓彤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愈加深入人心。
期间她有过一段人尽皆知失败的感情,但是在伤心难过之后,她很快就抽身出来,让自己去工作,去上进。她明白,让自己变得更好才是对渣男最大的报复。
渡边淳一在书里写道:“钝感力是对各种令人不快的事情、忽略不计、泰然处之的能力。”
钝感力强的人,他的情绪是稳定的,温柔且坚定的。
钝感力强的人,好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的力量,这种力量会让他们走得更远。
多运动
古希腊有句格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刚成为职业小说家的时候,因为适应不了从早到晚伏案写作,还要精力高度集中,导致精神压力很大。
人一旦缺乏运动,体力也会大不如前。
随之而来的,是体重与日俱增。
面对身体和心理上都亮起的红灯,村上春树决定找到一个既能维持体力,又能减轻体重,还能缓解情绪的方法,他想到了跑步。
刚开始的时候,他顶多跑二三十分钟,就会气喘吁吁,心跳不止。后来坚持了一段时间,跑步变得越来越轻松,如同一日三餐那样正常 。
村上春树从三十三岁开始正式跑步,也是那时候正式成为小说家。
后来他还热衷于参加很多马拉松比赛。跑步达到了他当初的预期。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的时候,我谈些什么》这本书里写道:
“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
通过跑步运动,村上春树不但维持了身体的健康,还治愈了情绪内耗,意外成为一名出色的小说家。
苏格拉底曾说:“身体的健康因静止而破坏,因运动锻炼而长期保持。”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使人保持活力,远离情绪内耗困扰。
2013年,原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因为工作压力,导致严重精神内耗,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每晚要靠吃药才能入睡。
在跑了人生中第一个五公里的那天晚上,他没有吃药,睡得很香。
毛大庆随即开始坚持跑步,没想到抑郁症得到了很大改善。
他去参加了马拉松比赛,体验到了另一种人生。
他成立了公益组织,倡导抑郁症患者一起跑马拉松。
几年时间,他不仅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还帮助了一大批参加马拉松跑步的抑郁症患者,让他们重获新生。
运动不仅拯救了他的情绪内耗,也拯救了他的人生。
运动使人内心得以平静,情绪内耗减少。
生命在于运动,科学证明,运动所产生的内啡肽,会使我们的大脑产生兴奋,从而感到快乐。
懂得用运动释放情绪的人,会身体和情绪双赢。
少攀比
知乎上有个很有意思的提问:“有哪些事情,属于闲来无事的烦恼?”
有个高赞回答很简洁:“攀比”。
看到过一句话:生活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来自攀比。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里面的女主人公就是一个爱攀比的人。
她本身有一个温馨的小家,爱她的丈夫,体贴且勤劳,每天脚踏实地赚钱养家。但她并不满足。
她每天拿自己和那些贵妇小姐比,觉得不如别人嫁了个有钱好老公。
墙壁粗糙,家具陈旧,衣料粗俗,都使她难过。时时抱怨,精神内耗,看到的都是不如意。
一次,为了能在晚会上出风头,她向朋友借了钻石项链。又怕人识破她的窘境,匆忙中她弄丢了项链。
她只好去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
为了还债,她去做苦工,没日没夜的忙碌,节衣缩食,把自己熬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黄脸婆。
终于,债务还清了。
然而, 故事到了最后讽刺的是,在朋友那里得知,她借的项链居然是假的,不值钱的。但她却为此付出了十年的代价。
这个充满讽刺的结局,皆因她的攀比心而起。
攀比是精神的自卑,也是欲望的不满足。
巴尔扎克说:“攀比是内心最大的贫穷。”
攀比心重的人,经常会忽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对自己不曾拥有的感到严重缺乏和迫切需要,从而感到失落和不满足,陷入深深的情绪内耗中。
爱默生说:生活不是攀比,幸福源自珍惜。
攀比心重的人,看不到幸福的存在,每天都在攀比中内耗了自身能量,没有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活。
同事小周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多少工作经验和存款,只一心放在物欲上,不甘落于人后。
新买了羽绒服很喜欢,但看到张姐穿了皮草,顿觉自己的羽绒服失了色彩,下班就去商场刷爆信用卡,也买件皮草回来。
却因还不上信用卡,几次向爸妈伸手要钱;
看到邻座小美的男朋友生日送她名贵化妆品,自己的男朋友只送得起巧克力,就成天看男朋友不顺眼,俩人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吵架,最终不欢而散;
甚至她听到有人收到闺蜜的手写贺卡和一百个千纸鹤,也会觉得自己的闺蜜不够上心,发个微信阴阳怪气讥讽一番,最终闺蜜也将她拉黑。
小周的“众叛亲离”,显然是因为她有一颗极强的攀比心。
约瑟夫·德雷斯登说:“攀比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还包括我们的情感和幸福。”
与他人攀比时,我们会感到压力和焦虑,从而企图用一些外在的物质来满足我们内心的缺失。
但是情绪内耗是根,外在物质只能治标不治本。
甚至对于物质经济匮乏的人来说,强行让自己“看起来物质丰盈”,只会加重内心的损耗。
就像一根年老的枯树枝,外表看起来依然粗壮结实,其实内里早已经千疮百孔,不堪一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事事攀比只会加重情绪内耗,按自身情况少攀比才是人间清醒。
卡尔·荣格有句话说得好:“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我们要摆脱情绪内耗,就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易钝感,凡事不要太过敏感,稍微迟钝一点,就不容易伤到自己;
多运动,增加体能,释放内心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少攀比,多看自己拥有的,不想自己缺失的,幸福源自珍惜。
愿我们都能远离情绪内耗,做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晴空,富书作者,90后全职宝妈,左手带娃右手写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个人越来越好的标志,从远离这3种内耗开始
女人要学会远离“情绪内耗”,就会越活越漂亮
一个人越活越好的标志,从远离这3种内耗开始
荐号 | 一个人变好的方式:提升自信
难过的时候,就去做这些小事,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40岁后,要主动放下这几种心态,避免情绪内耗
余生,远离消耗你的人,紧跟那些让你变好的人
停止精神内耗最好的方式:行走
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看他身上这三种磁场
反击一个人,最有水平的方式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9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