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的杜甫 基于人文关怀的文化反思|名人大讲堂
原标题:“清醒”的杜甫 基于人文关怀的文化反思|名人大讲堂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爱一个人的时候希望他一直活着,厌恶一个人的时候又希望他死去,孔子认为,有着这样心理活动的人,本身就生活在困惑当中。
在四川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孙尚勇看来,杜甫就不是困惑的人:“他的一生总体上都不是顺境,但他总能分出身心去关怀其他人。这是难得的。”
7月20日下午,孙尚勇将做客名人大讲堂,在阿来书房开启一场《诗圣杜甫的人文关怀——以〈前出塞〉〈后出塞〉组诗为中心》讲座,细数杜甫这两组诗中的人文关怀。
前后《出塞》组诗作于杜甫弃官华州,寓居秦州期间。《前出塞》共有九首诗,以赴西北边境征人的口吻来写,表现了行军之苦、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战死沙场的决绝之志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战争对一个普通人的影响。《后出塞》共有五首诗,以一个应征入伍到东北边境作战的士兵的口吻来写,包含了军营生活的内容、乐战之人的心理转折、对统治者发动开边战争的批判和反思等,体现出战争对一个乐战之人的影响。
从主题内容中可以看出,杜甫对战争的思考越来越深入。他不仅反思战争本身带来的祸害,更是上溯到统治者的政策。这对出生于“奉儒守官”家庭,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理想的杜甫来说,是不易的。
从盛唐到中唐,杜甫经历了唐朝最辉煌的时代,也见证了这个朝代走向暗淡的过程。在盛唐转中唐的时间里,杜甫的创作也达到了顶峰。《春望》《兵车行》《旅夜书怀》《秋兴》(其一)等诗歌,都写于这个时期。其中,更是诞生了《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名句。
孙尚勇在采访中提到,杜甫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当他身处于盛世,他热情地去歌颂这个时代;但是当这个伟大的时代暗淡后,他没有选择抛弃这个世界,反而更加关切时代文化和普通民众。在孙尚勇看来,杜甫身上的文化担当不仅超越了大多数的唐代诗人,更是他成为“孔子之后中国最伟大的知识者之一”的重要原因。
本期讲座是“杜甫文化季”的最后一场讲座。讲座将于7月20日15:00准时开讲。想要聆听讲座的观众,请点击此处“报名通道”进入报名界面。报名截止时间为2023年7月19日16:00。因活动名额有限,报名截止后,后台将随机选择部分报名者,主办方将对选出的报名者进行信息审核确认,并发送短信通知。收到主办方短信的报名者视为报名成功,获得本场名人大讲堂活动参与名额。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清醒”的杜甫 基于人文关怀的文化反思|名人大讲堂
描写战争不等于鼓吹战争 四川大学教授孙尚勇7月20日细说杜诗|名人大讲堂
走进杜甫的“中国式人道主义” 超200万网友云端观看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首讲
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首场讲座今日开启
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知识挑战赛圆满收官
杜诗何以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超230万网友走进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
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首场开讲
胡可先教授草堂讲杜甫 观众:诗圣关注他人心怀天下|名人大讲堂·杜甫季
超40万人互动、上百款奖品抽出……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知识挑战赛圆满收官
描写战争不等于鼓吹战争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