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 | 古老紫砂满春色
原标题:品鉴 | 古老紫砂满春色
紫砂陶是我国传统陶瓷工业中的一个珍贵的品种。紫砂陶有壶、瓶、盆、鼎、文房雅玩、假山石景、人物雕塑等,有千种以上。因为它造型独特,不少器物上又有精美的书画雕刻,深为人们所喜爱;特别是其中的紫砂壶,因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质,盛暑不易馊”,是理想的注茶器,早已闻名中外。
紫砂陶为我国所独有,主要产在我国的陶都——江苏宜兴县丁蜀镇。这里因为原料丰富,又有松枝、硬柴和优质煤炭作燃料,加以多条河流交汇于此,运输方便,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努力,成为我国著名的陶瓷之乡。
工艺紫砂壶 黄 卓 摄
紫砂陶的原料是一种深藏在“甲泥”之中的“紫砂泥”,又称“泥中泥”“岩中岩”。用这种泥料制成各种陶坯,经过晾晒,再放进窑内煅烧,即成紫砂陶器。紫砂泥是朱砂泥、紫泥和团山泥的总称,有朱、紫、米黄3种颜色,烧制时温度稍有交叉变化,产品的色泽就会变化,呈现出紫铜、海棠红、栗色、朱砂紫、葵黄、墨绿、铁青、棕黑等各种颜色,绚丽多彩。
紫砂陶有特殊的实用价值,又是精美的艺术品,历来受人称颂,有人称它是“名器名陶,天下无类”。明清两代更有专著加以介绍,特别称道其中的紫砂壶,所谓“茗注(泡茶之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有阳羡之称)”“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品茶)必用宜壶”,对宜兴紫砂陶称颂备至。为什么紫砂陶有这样的特性呢?近年来通过科学分析知道,紫砂泥料具有特殊的性能,紫砂陶土本身有着较多天然细分散的熔剂,经过合理温度的烧结,其产品有很高的致密度。同时,紫砂陶器里外都不涂玻璃层“釉”,能保持低微的吸水率,有一定的透水性。这就是它成为绝好的注茶工具的原因。
工艺紫砂壶 黄卓 摄
据历史记载,宜兴的紫砂陶在宋代已经开始烧制,元代又有新的发展,到了明代则已相当繁荣。历史上有名的紫砂艺人供春(又称龚春),就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人。他出身于劳动人民,做过进士吴颐山的家僮,随吴读书于宜兴金沙寺时,曾向老和尚学习制壶方法,制成树瘿式的壶(树瘿即树瘤)。后来供春就专门从事制紫砂壶工作,创制出许多精美的作品。有人称颂供春壶“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又有人说“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值金一笏”,“供春壶”成为史书记载的第一批紫砂稀世珍品。供春之后,又出现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制壶四大名家。其中时朋之子时大彬对紫砂的泥色、形制、技法、铭刻等更有相当研究,他的作品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的称誉。到了清代则有陈鸣远、邵大亨等颇负盛名。邵大亨是道光、咸丰年间人,他所制作的紫砂壶,无论素静光货,或者浮雕花货,都有独到之处:素静者轮廓端正,气韵流畅,造型丰腴;浮雕者形象逼真,工整完美,技艺精妙,图案格律谨严。如“鱼化龙”“一捆竹”“风卷葵”等壶,精美绝伦,达到紫砂工艺前所未有的高峰。因此,后来仿效他的工艺技法者颇多。
抗日战争时期,宜兴的紫砂工艺受到严重摧残,面临人散艺衰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紫砂工艺得到新生,老艺人精神振奋,中年艺人继往开来,现在,青少年艺徒也初露头角,使紫砂工艺又得到长足的发展。紫砂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过多次国际性博览会,颇得好评。
古老的宜兴紫砂正满园春色,开放出鲜艳的花朵,为祖国建设增添新的异彩。
(本文首发于《中国文化报》2023年7月25日8版)
责编:朱立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品鉴 | 古老紫砂满春色
古老的紫砂如何与潮流文化碰撞出火花?
当篆刻遇见紫砂
宜兴紫砂陶 跨界融合传新意
“紫砂新青年”五周年,非遗紫砂活力绽放
第九届文玩品鉴交流会在宜兴陶都古玩城举行
当篆刻遇见紫砂 宜兴陶艺长沙精品展在长沙举行
紫砂沥涅磐、天工有神器——紫砂艺术大师吴海龙
扎根平定 情系紫砂
江苏宜兴:入局即破局!紫砂星球开启行业“共同·破圈”路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