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安:让我们的人生不回避沉重
原标题:梁永安:让我们的人生不回避沉重
前不久,作家米兰·昆德拉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94岁。我们又失去了一颗闪耀的星星。
作为二十世纪文坛的一座高峰,昆德拉的作品广泛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无数的阅读者和创作者。
他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翻译、引进中国,为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熟知。四十年后的今天,当初读过昆德拉的人和这个世界都已经变了个模样,但有些本质的东西好像并没有变化。
就像米兰·昆德拉在书里传达和提示的——人类常常摇摆在历史的轮回和屡见不鲜的遗忘之间,我们该选择铭记、承担和思考历史,活得“重”一点,还是尝试去遗忘它们,过一种“轻”的生活?
✍
有声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已在看理想上线,原价98元,限时特价49元。
在这本书里,昆德拉借男女的情感纠葛,与小人物在大时代里的沉浮,探索轻与重、灵与肉、意义与虚无的对立之下,是什么在为我们的生命赋予意义?
除原书内容外,节目还包括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对这部作品的35集逐章解读,借经典小说文本联系当下,尝试帮我们探问人生之苦的答案。
讲述|梁永安
来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声书+解读
1.
文学的启示,人文的力量
今年年底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时候,米兰·昆德拉会不会进入到强有力的候选人行列,甚至会不会获奖,这是每年的一个热门的话题。
但是就在23年7月12日,我忽然收到消息说米兰·昆德拉去世了,我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很特别的感受,其实得不得奖对他并不重要。关键是他对我们的一种文学启示。还有他给我们的生命带来的一种人文的推动。
谈起米兰·昆德拉,心里面就有一种历史感。
一九八零年代的中期,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被介绍到中国,他当时最热门的作品,也是首先进入中国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由湖南作家韩少功翻译。
韩少功 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家出版社
初译名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那时候我正在复旦大学,刚刚研究生毕业留校当老师。当时看了这本书以后是很激动的。因为感觉到里面有太多不可理解的东西。尽管不可理解,但是心里还是有一种直觉化的强大推动,对生命要叩问,对生命里那些难解的要迎面而上。就像小说里的托马斯,他在瑞士活得好好的,但为了特丽莎,为了对故土、祖国的深情,还是毅然回到了布拉格。
所以这部小说有很多非常有张力的细节。但是,为什么说我感觉有一种历史感?
在80年代看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们当然也非常重视其中关于个人价值,关于个人对生活的选择这样一个强大的主题,但是另外一方面,因为我们国家这个时候还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平均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
我们当时的理想主义,还是充满了一种宏大的心怀。关于个人的思考,其实是纳入到这个很伟大的进程里,是在国家和民族的这样一种关于未来的激情里去体会。所以这也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也是当时我们整个中国社会的一种共同心愿。
米兰·昆德拉
但是今天我们再读昆德拉的时候,情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城市化,甚至我们的中产化过程,我们在全球化里的一种文化的多元性,都大大增长了,而在这么一个复杂的新的历史处境里面,个体关于自己的生命,关于自己的价值,关于自己的发展,关于我们生命深处应该去追求的这样一些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今天的新一代,也就是90后、00后就有全然不同的体会了,而且也有空前的迷惘。所以这个时候再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它的意义有很大的变化,就是它的核心思考方向,恐怕更多关于我们每一个个体如何在历史的风云里边、在社会的转型里边,去不断有一种探索,有一种越来越清晰的主体性。
其实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米兰·昆德拉他对我们的意义就有一个新的转型。
2.
诉说生命的斑驳与顿悟
我也很喜欢米兰·昆德拉他在1983年接受《巴黎评论》记者采访的时候说的话。今天看起来有一种很深的、一种来自内心的真诚。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 1》
人民文学出版社
他说他这辈子的写作,其实很渴望把两个不同的东西统一起来,一个就是对于问题极端严肃的这种态度,还有一个就是对于小说叙事形式的这样一种极端的轻薄。
“一种轻浮的形式和一种严肃的主题,两者的结合立刻使我们的戏剧——那些发生在我们床笫间,也发生在历史伟大舞台之上的,和它们可怕的无意义露出真相。我们经历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所以昆德拉说他所有的写作,每一部小说都可以叫做《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或者也可以都叫做《玩笑》。这里面有一些灰色幽默,但实际上内核是非常深沉的历史含义,和生命里的斑驳与顿悟。
所以,我深深感到今天是我们真正能够读懂米兰·昆德拉的时候了。也是我们需要用阅读米兰昆德拉去深化我们的生存意识,去拨开重重的历史驳杂,去水落石出,去尘埃落定,去一点一点在我们生活的实践中去体会一种全新的、一种意识性的生活。
我想,个体价值在今天是需要深深思考的,而宏大的社会发展作为一个严肃的主题,也是我们需要去深深关注,去不断进行多向度的探索。
米兰·昆德拉尽管去世了,其实呢,他打开了我们对他的一个新的阅读,也是我们今天重新阅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一个非常鲜活的意义。这是我非常深切的一个心愿,我也和大家来分享这种心情。
我们一起来重新阅读昆德拉,让我们的人生不回避它的沉重,让我们的生命过程也不至于在“轻”中烟消云散。这是昆德拉留给我们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种文学启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节目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梁永安:让我们的人生不回避沉重
《梁永安的电影课》:看了这么多电影,真的看懂了它们吗?
梁永安:人没有谈恋爱的能力,就会非常程序化
在文学与电影中游走,张晓风、梁永安携新作深圳首发
预告丨梁永安:如何创造有价值的生活
复旦教授梁永安: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无非就是两件事!
作家梁永安携新书亮相北京,畅聊当下年轻人的生存状态
活动预告 | 梁永安:文学经典里,藏着关于爱情的答案
作家渡边淳一逝世九周年 林少华、梁永安对谈《失乐园》
爱情这门课,你挂科了吗?|花木南对话梁永安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