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体制内的工作不能太过较真?
原标题:为什么体制内的工作不能太过较真?
碧翰烽/文
完美固然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种圆满,但一个过于追求完美的完美主义者,会发现完美并不存在。
对于工作要不要太过较真?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较真,二是太过。也就是说,“较真”应该是要坚持的,只是“太过”有疑问。
那么,不妨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工作值得较真?哪些工作不值得较真?
如果要制定一个可量化、可细化的标准,恐怕还是个难事。但是,不是没有标准,简单来说,可以用实事求是来检验,凡是干实事、干好事的工作,凡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工作,应该都是可以较真的,反之就没有必要较真。
比如,有些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工作,不切合实际情况,还明明损害老百姓的利益,这样的工作虽然是安排部署的,是不是也要较真地去执行呢?
再比如,有些明知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文山会海、台账资料刻意留痕、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问责追责泛化,等等,是不是也要较真地一一去落实呢?
有的人肯定是会”较“这样的”真“,除了执行者之外,还有督查检查者,都会在这些”虚头巴脑“的事上去”较真“。只是可惜,这样的”较真“,恰恰是在”去真“。
所以,先要搞清楚,哪些工作是值得较真的?
第二个问题,那些值得较真的工作,有敢于较真的勇气吗?有能够较真的智慧吗?
搞清楚该不该较真之后。还得要有较真的勇气与智慧。这个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你想干,就能干的、干得成的。
比如有关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点资金、重要人事等方面的讨论或决定,你如果以某种形式深在其中,明明知道有些方面不合规定、不合程序,甚至可能违纪违法,这个时候,敢不敢较真呢?
恐怕有不少人还是会选择明哲保身。
因为,你的较真可能没有什么用处,该做的还得做。而较了真之后,于你个人肯定会有坏处,从此被惦记上。
第三个问题,以什么原则守住我们较真的精神?
尽管较真很难,既要识别”真“,又要敢于善于”较“。但我们不能失了较真的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如果连”真“都不敢”较“,那还能干什么事呢?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认真了,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没有什么奇迹不能发生。
在我看来,至少有两个原则是需要坚守的,是值得较真的:一是法治原则。要坚决守住不做坏人,法治就是让人不做坏人。法治就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底线,有了这一道底线,道德伦理也才有可能守得住,否则就是空话。
二是良知原则。很多时候发生的一些问题、一些现象,归根结底就是失去了起码的良知,没有了基本的人性。很多事情,只要按常识、按良知去思考去办,就不会有多大问题。
如果连这两个原则都不能守住,又何谈起码的较真精神。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一种”差不多“精神,就是大概、大约,很少有具体量化的精准性。这对我们的”较真“是有影响的。
而枪打出头鸟、难得糊涂、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等所谓的人情世故也好、权谋厚黑术也好,都已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影响。
显然,较真,不只是一个工作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这样的问题,又岂止是体制内,体制外不也如此吗?因此,较真,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共同坚守和努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为什么体制内的工作不能太过较真?
公务员迷茫,体制内工作为什么非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体制内寒门出身的人,出路到底在哪里?
一个人在体制内呆久了会变成什么样?
体制内新人到新科室两个月无所事事感到空虚怎么办?
如何看待体制内材料越写越花哨、越写越长的趋势?
体制内,一定要去争更高的位置吗?到底有什么意义?
湾湾也查这样的场所吗,都是为了生活,如果有机会进了体制内……
揭秘日本集中营内的阴暗,女囚被当做工具肆意玩乐,结局太过悲惨
成年人最智慧的社交方式:不抬杠,不反驳,不较真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