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了多部作品之后,我们发现了关于社会话题剧的秘密
原标题:拆解了多部作品之后,我们发现了关于社会话题剧的秘密
2023年8月15日刊 | 总第2236期
Pengxx01·剧集
社会话题剧的创作趋势与创作雷区。
文 | 凌云
编辑 | 肖三军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的电视剧往往能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毕竟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这类问题对多数人无关痛痒,可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却人人有话说。对于话题的渴求是人类永恒的特性,不仅是因为这些话题可以提供谈资,而是它们涉及切身利益,所以囊括这些热点的社会话题剧往往最能引人共鸣。
所谓社会话题剧,就是指取材于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社会上的热点议题,以此为创作基础的电视剧。这类作品往往自带流量,凭题材就可以先声夺人,观众也对这类作品有着较强的兴趣。毕竟真实能带来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再精巧地虚构都无法超越的。
很难给社会话题剧圈定一个范围,无论悬疑剧还是爱情剧,都有可能纳入到这一范围中来。因为其自带的热搜体质,市场上也偏爱推出这类作品,以期赢得关注。但是作品虽多,真正能引发观众讨论的却没那么多,可谓“易拍难工”。
说容易,随便去微博等处搜集一些热门话题,都有可以创作的潜质。说难同样也难,如何把原始素材打磨成可用的剧本?如何处理真实和虚构的界限?如何处理话题和内容的统一?都是需要耗费精力去处理的问题。今年播出的社会话题剧为数众多,体现了这一类别作品的创作趋势,烹小鲜(pengxx01)挑选其中的一些作品进行分析,以梳理其创作趋势。
01
社会话题剧没有唯一解
合适的话题要找到合适的讲法
因为社会话题的五花八门,导致社会话题剧的创作也是风格各异,没有什么现成的模板可以供后来者“抄作业”,一剧一解是最常见的情况。
在今年年初播出的《今生也是第一次》,话题紧扣生育问题,在出生率逐渐走低的当下,生育问题绝对是牵动社会神经的热点话题。这部剧采用三段故事的叙事方式,分别涉及1993年、2008年和2022年三个不同年代的女性,把生育作为一个切口,探讨女性面对婚姻、事业以及家庭时的选择。
这种设置对照组的手法比较常见,但是当它和社会话题做结合的时候,优点非常突出。可以很清晰地让观众获得感知:面对同一问题不同年代女性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熟年》讲中年人的世界,抓住了中年危机这一关键。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是中年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内部关系的处理上,有的相敬如宾,有的势同水火,全看每个家庭自己的处理方式,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这部剧把中年危机拎出来,属于找准了问题的七寸。从一个核心矛盾生发开去,串起三代人的不容易。用一种网状的编织技巧,深度挖掘都市女性在社会与家庭双重高压下的艰辛。
“打工人”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所以展现它的电视剧也很多,但是往往都是以职场剧等形式呈现,并没有过多的在社会话题上着墨。今年播出的很有慢节奏综艺感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令人耳目一新,它不是很尖锐地去讨论“打工人”朝九晚五的生活,而是另辟蹊径,去表现当打工人拼出一身病来,该如何去慢慢调理自己。舒缓的节奏,治愈的表达,这些优点让这部剧获得了豆瓣8.7分的高口碑。
《平凡之路》选择了直面职场,用实习律师的身份展开,同样用“打工人”的视角来代入故事的讲述,用单元剧的形式对律师遭遇的离婚、网络暴力等案件进行剖析。内容多样,较为丰富,但是整体上存在一种理想化的处理倾向。
有很多社会话题剧都选择了单元剧的模式。因为不同单元可以囊括不同的内容,观众在新鲜感上可以有不错的体验,而多个单元的设置,往往可以起到1+1>2的效果。
《不完美受害人》就是这类社会话题剧的代表。这部剧聚焦于家暴问题,把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一面展现了出来,比起当年那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来,增添了一些更具时代性的内容,这也是一种继承和发展。
《公诉》也是走类似的单元剧路线,在核心案件之外穿插了大量关于社会话题的内容,像直播售假、网络诈骗、舆论乱象等问题,都有所涉及。这些内容,确实是观众们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的问题,因此也引发了相关的讨论和热议。
从以上这几部今年播出的社会话题剧可以看出,它们形式各有特色,切入角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内核都是针对社会话题的谈论。这是创作的定海神针,任何离开这点的作品,都不能称之为社会话题剧。
02
关于社会话题剧
三大趋势和三大雷区
通过梳理今年的社会话题剧,我们发现了这类作品在创作上呈现三大趋势。
趋势一:“她力量”崛起。为女性的困境发生声,为女性的未来呐喊,是近年来社会话题剧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这里有市场对女性的讨好,另一方面则是伴随社会发展带来的女性话语权的提升,这对于平衡两性视角,丰富创作内容是有益的。
在过往剧集中被忽视的女性感受、生命经验被更细致的展现,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女性观众更渴望看到有切肤之感的创作,而不是消费“她力量”。
趋势二:不局限于当下,视角更多元。以往的社会话题剧可能围绕着柴米油盐更多一些,关注身边的热点比较常见,但是如今在创作上更加多元,不仅能够及时回应社会的新热点,也能回顾以往,从当下的社会心态里重塑过去的记忆。
像《漫长的季节》非常有代表性,这样一部以口碑著称的热门剧,并不是讲述什么当下的热门话题,涉及的犯罪案件也跟普通观众有很大距离,但就是能取得良好的口碑,这里制胜的关键就在于它选取了东北文艺复兴这种热门社会话题,这是一种对社会心态上的把握。
趋势三:模式灵活,议题丰富。单元剧的模式被社会话题剧青睐不是没有原因的,它能够展现足够多的案例,对于充实讨论的内容,丰富讨论的维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相应的创作趋势之外,关于社会话题剧也需要警惕一些创作误区。其中有三点更属于严重的雷区,一旦陷入,会极大的损伤剧集品质,让一部有可能成为爆款的作品成为哑炮。
雷区一:口号万岁,强行对立。在社会话题剧里,话题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可这并不意味着话题可以无视创作规律,完全压倒作品本身。有些作品为了突出主题,强行设置矛盾冲突,用主题来掩盖不成立的冲突,仿佛打出社会话题这张王牌,观众就必须认可,这自然会出现翻车的问题。
雷区二:虚空悬浮,缺乏常识。因为社会话题剧取材于生活,观众的要求往往也比较苛刻,小到医疗剧里打针的手法,大到作品整体的时代风貌,作为亲历者的观众都有着不小的发言权,所以各种穿帮的风险也相应提高了。如果创作者采取一种忽视细节的敷衍态度,就容易造成悬浮,缺乏常识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观众弃剧。
雷区三:批皮恋爱,买椟还珠。观众奔着相关的社会话题点进来,收获的却是剧中各色人等的花式恋爱,这种货不对板的情况是非常有损路人缘的。当一部社会话题剧丢掉了它最内核的部分,只顾着卿卿我我之后,只能说这是一部披着外衣的言情剧。对创作而言,是买椟还珠,对观众来说,无异于欺骗。
观众的审美在迭代,社会话题的热点也在更新,但最核心的还是在创作上严肃对待这些话题。从业者能做到不因流行而肤浅,不因热门而追捧,真正挖掘社会议题剧的内核,才是赢得观众的保障。
注:全文图源网络
-END-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拆解了多部作品之后,我们发现了关于社会话题剧的秘密
“理论之后”的文学位置 | 社会科学报
男人和小姨子的秘密,最终还是被人发现了!
男人回家爬窗户进来,没想到发现了妻子的惊天秘密
肖战李沁肖春生发现了晓梅的秘密……
朋友从朋友圈“消失”之后,我发现了这3个真相
从“拆不拆”到“旧房改造”:民生巷11号再归来,启幕“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
昨天晚上的两集看完之后我可以和全世界和解了!
为何猪八戒不细嚼,就将人参果一口吞掉,其实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时代洞察话题剧《不完美受害人》中……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