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静宁:保护文化遗存 让古籍“活”起来
原标题:甘肃静宁:保护文化遗存 让古籍“活”起来
央广网兰州8月15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王雅霏)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为今用、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宝贵资源。近日,走进甘肃省静宁县图书馆古籍文献室,一股别具特色的书香混合着木香的味道扑面而来,工作人员正在布展静宁县首届晒书节古籍珍本展。据悉,该展计划于近期展出。
静宁县图书馆保存的部分古籍文献(央广网发 王雅霏 摄)
据了解,静宁县图书馆现存有古籍文献34部333册,古籍版本以清刻本为主。其中,清乾隆刻本4部,清嘉庆刻本2部,清光绪刻本4部,清抄本1部。文献内容以春秋左传、周礼精华为主。其中《四書朱子本義匯參四十三卷首一卷》《重訂文選集評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周禮精華六卷》《周禮精義十二卷》保存完整,《大金集禮四十卷》为唯一一部手抄本,现存有38卷。
古书籍展示(央广网发 王雅霏 摄)
“纸虽寿千年,但长期束之高阁也实现不了传承和利用的价值,我们希望能让这些饱经历史沧桑的古籍‘重获新生’,真正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静宁县图书馆馆长薛丽表示,“在做好古籍保护存放的前提下,我们将邀请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专业人员对破损的古籍进行指导修复,提高古籍数字化进程,让古籍在网络中‘活’起来,让大家感受到静宁历史典籍的文化魅力,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静宁县图书馆保存的部分古籍文献(央广网发 王雅霏 摄)
近年来,静宁县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有关意见,着力做好古籍保护工作,促进古籍利用和文化传播,依托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馆藏文献资源和地方民间古籍收藏资源,着力构建具有静宁特色的古籍保护利用体系,不断提升古籍利用率和知晓率,让文化血脉永续流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甘肃静宁:保护文化遗存 让古籍“活”起来
让古籍“活”起来——“继往开来 国韵书香”古籍保护与传承特展开幕
走向国际的甘肃海派画家:“牡丹”带“静宁苹果”闯世界
国图古籍保护中心携手番茄小说征集历史网文
甘肃静宁开启“图书漂流”活动 让交换“悦”读传递温情
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 让非遗“活”下去,“潮”起来
古书画装裱技艺:让古字画“活”起来!
丝路古调600余年 甘肃民勤曲子戏“活态”传承
数字化时代的古籍保护:传承之外,如何展现新活力
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