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石头上的中华文明图景 《中国碑刻研究通论》在上海书展首发
原标题:刻在石头上的中华文明图景 《中国碑刻研究通论》在上海书展首发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见习记者 袁子毫 实习生 袁琴
中国碑刻石刻文物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载体,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记录了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历史信息,堪称一部刻在石头上的中华文明百科全书。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新书揭幕
8月17日下午,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碑刻研究通论》(全三卷)在上海书展首发。该书历经三十年精心打磨,洋洋二百余万言,辅以1300幅碑刻图版,从碑刻史论、碑刻文化专题论、珍奇碑刻考探三个角度构建中国碑刻文化,全面展现出中国碑刻起源、发展、演变的基本图景。三卷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凝结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碑刻文物,从而推动碑刻的保护和管理、研究和利用工作。
在主题为“刻在石头上的中华文明图景”的新书发布会上,江南大学教授、历史学研究员金其桢,中国孔庙保护协会顾问、专家组成员,苏州市儒学研究会会长,苏州碑刻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张晓旭等专家出席了活动。金其桢教授回顾了这项开创性的学术工程背后的研究心路、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
现场发布
他认为,目前关于碑刻的论著,多是书法艺术鉴赏和金石文字考据的类型。然而中国碑刻文化的内涵极其博大、精深、宏富,只有将其置于数千年中国社会发展史和文化发展史的宏观视角下,从单一到综合,从微观到宏观,从零散到系统,从表象到内涵,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海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考察,才能把握住碑刻文化发展的脉搏,清晰、准确地勾勒出一幅中国碑刻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图景。
《中国碑刻研究通论》
张晓旭研究员曾长期担任苏州碑刻博物馆副馆长,他评价该专著首次构建了中国碑刻研究的框架结构,将复杂的碑刻文化理论通俗化,论证刀刀相连,丝丝入扣,且通俗易懂,是一套含金量十足的学术论著,为我们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刻在石头上的中华文明图景 《中国碑刻研究通论》在上海书展首发
走近枣庄汉画像石拓片 在永陵邂逅镌刻在石头上的悠久历史
上海书展|科学文化丛书“哲人石丛书”出版25周年
“北京文化书系”等京味图书亮相2023上海书展
“一本有温度的感性电影史”,《中国早期电影面面观》系列新书2023上海书展现场签售
从大湾区视野探寻中华文明 这套历史科普用“文物”呈现上下五千年|北京图书订货会
带少年儿童“重访”历史 国宝石刻“转化”成纸上作品
读者大会首次移师上海 ,中国出版集团参加2023年上海书展
2023上海书展开幕
19个盛夏,上海书展的爱与诚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