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深圳 | 蕴妙无边——佛教艺术精品展暨学术讲座预告

原标题:艺文深圳 | 蕴妙无边——佛教艺术精品展暨学术讲座预告

8月18日,“蕴妙无边——佛教艺术精品展”将在荣宝斋(深圳)空间举行。

随着佛教的诞生于传播,佛教艺术也逐步发展起来。传入中国后,佛教艺术更是与本土文化融汇,创造出更丰富的艺术形式,衍生出新的文化内涵。精妙传神的造像、触动心灵的绘画、妙笔生花的书法,不同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不仅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还蕴藏着慈悲与智慧的观照,以及空与有、我者与他者等精深的哲学思想。历经千年,佛教艺术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含着东方文明的千年功底和气势、风骨与神韵,犹月印千江,美不胜收。

蕴妙无边——佛教艺术精品展,实现了同一空间的万法汇聚。本次展览展出精品文物60余件(套),有勾勒精细、色彩绚丽的唐卡艺术,有法相庄严、瑰丽俊美的佛教造像,有严谨整饬、气韵流畅佛教书法墨迹,有版印精美、装帧华丽的明清刻经。既有康熙御笔心经这样的皇家奇珍,也有古往今来高僧大德的佛门墨宝。我们力求呈现佛教艺术形式与表现方法的多样性,这也如八万四千法门,终会与万千众生结缘、印心。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高度融合的汇聚了中国、印度、希腊、等几大人类文明的艺术精华。被称为"藏文化的百科全书",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藏传佛教艺术的珍宝。

LOT 752

14世纪

长寿佛极乐世界唐卡

矿物质布面彩绘

无量寿佛因其能够延续虔诚祈求者的世间寿命,倍受雪域高原僧俗的礼敬与崇奉,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慈悲本尊。此幅唐卡非常值得称道,将14世纪严谨、沉稳、富有装饰美感的艺术特色展露无遗。画面中心两位上师的衣纹层叠相压,富写实之感,这一特点明显汲取自汉族绘画传统,与14世纪前后汉藏交流日益频繁有着密切关系。是14-15世纪艺术风格的唐卡代表作。

LOT 757

16世纪

长寿佛唐卡

此幅唐卡画面施金浓重华丽,主尊头戴五佛冠,彩鲜艳明亮,造型丰满圆润,端庄雄伟,画工细致,双手结禅定印,捧长寿花,双足结跏趺坐。品相完美,属于典型的汉藏风格,颜料与配色上也非常讲究,是目前已知长寿佛题材唐卡中最为完美的一幅,也堪称明代西藏宫廷唐卡巅峰之作。细腻的笔触中蕴含了深刻的宗教之美。代表了明代西藏唐卡的最高水准,其宗教价值与艺术价值极高。

LOT 769

18世纪

莲花生唐卡

头戴标志性莲花帽。面容宽额方颐,介于寂静与忿怒之间。外罩红地织金花福田衣。布局严谨,排布有序,符合勉萨画派传统布;在色彩上,沉稳庄重,给人精致优雅、富丽堂皇的艺术美感,线条勾勒灵动飘逸,婉转曲折,完美表现了人物肌体和服饰的质感。汉族化的青绿山水,渲染方式丰富多变,画风纯正,技法纯青,具备勉萨画派的显著特征,是18世纪藏南地区绘画大师精心绘制的唐卡精品。

LOT 770

18世纪

文殊菩萨传记唐卡

矿彩棉布 镜框

整幅作品以祥云与青绿山水为背景,介绍文殊菩萨的传记,神格典型标志。躯体姿态柔美,法相庄严,是同类唐卡中品相最佳、题材最为精美的一幅作品。整幅作品布局有序,设色华丽端庄,工艺极精,画面清新明朗,工笔流畅,矿物颜料,人物造型秀美典雅,勾勒繁复细腻,代表了清代宫廷对藏传佛教美术的艺术成就。

佛教造像,随着汉代传入我国后,不断吸取、融汇本民族艺术精华,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佛教造像艺术体系。折射出不同时代中国人的审美、思想、和社会风貌。通过这个展览,让观众亲眼目睹佛像艺术在我国汉族、藏族地区发展、演变的脉络和形成的不同的文化艺术风貌;共展出20多件金铜,木刻佛教造像。种类齐全,造型各异,风格多样,其中大部分佛像是首次向公众展示的珍品。

LOT 795

18世纪

铜鎏金宗喀巴大师像

此尊宗喀巴面相饱满圆润,慈眉善目,显示了大师福德和智能的圆满。造型大方,形象庄严,工艺精细,通体鎏金,金水厚实,流光璀璨。整尊大气美观,气度不凡,从细致的工艺上不难看出匠人对宗喀巴的崇敬信仰,在讲求真实还原大师容貌的同时,也追求着佛性的统一和完整。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LOT 798

铜漆金弥勒像

此像头戴五叶佛冠,这与习见的髡首形象相比,较为少见,我们称之为“宝冠弥勒”或“天冠弥勒”。弥勒佛胎体厚重,皮壳呈相温润老道。其身躯浑实,大耳肥阔垂肩,开怀畅笑。袒胸露腹,衣褶散佚自然流畅,疏密有序,毫无滞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弥勒佛通常是供奉在象征着佛教“三解脱门”后的佛殿中,即未来佛,民间因弥勒佛举止洒脱、平易近人,而深受人们喜爱,其云游四方,随身携带一布袋,内应有尽有,取之不尽,人称“如意乾坤袋”、“黄金袋”,故也称“招财佛”。

LOT 800

十三世纪 大理时期

铜漆金增长天王像

造像戴宝冠,横眉怒目,面相威严。身体魁梧敦实,穿铠甲战靴,威猛神勇。其铠甲雕刻细密精微,每个细节都雕刻到位。整尊像身型比例写实,工艺精湛,为大理天王造像精品,极为罕见。大理国时期的造像题材也十分丰富,基本反映了大理国时期佛教宗派和思想的传播发展状况。但在所有大理国崇拜的佛教造像题材中,天王崇拜非常盛行,为大理白族人普遍崇信,大理时期的天王造像在艺术和工艺上也最具大理地方和民族特色。

LOT 811

木胎释迦牟尼佛像

此像为明代释迦牟尼坐像,佛手相叠,右手置于左手之上,呈禅定印。结跏趺坐。头顶螺发规整。面相方圆,双目平直细长,眉弓弯长,连至鼻端,是明代造像的常见表达。通体的饱满和大气饱满的法相,感受到此尊佛像气场的宏大,朱红大漆和金漆的相互映衬,显得尊贵又不失古意,从选材到大漆的精良制作让佛像五六百年依然完好保存至今,继续受现代人礼待供养。

佛教典籍也叫《大藏经》,一般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 经”是指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由其弟子所集成的法本,“律”是指佛陀为其弟子所制定的戒条,“论”是佛陀的弟子们在学习佛经后所得的心得。《大藏经》是在佛教发展的漫长历史中逐渐积累而成的,其内容博大精深,除佛教教义外,也包含了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习俗等方面的论述,是人类历史上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本次集中展出隋唐10件写本大藏经和2件明清宫廷写经。

LOT 824

13-14世纪泥金本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磁青纸泥金 手卷

此件为日本镰仓时代写经,磁青纸金泥书写,磁青纸创制于晚唐五代,又称绀纸,绀青纸,青藤纸等,纸张靛蓝,因其色如瓷器的青釉,故称瓷青纸,从古至今一直是种名贵纸张,其价也为普通用纸百倍。全经上下金泥界栏,书法浑厚挺拔,转笔锋锐,古朴生趣,金光灿然,实为佛家珍宝也。

LOT 825

清乾隆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

磁青泥金一册八开

此件乾隆宫廷写经16折,展开全长166厘米,前有佛祖说法图,后有护法韦陀。本册首绘礼佛图,录《金刚寿命陀罗尼经》全文于花卉纹边栏内,上下花边为如意馆绘制西蕃莲纹,半叶六行,行十三字,有边栏,末附韦驮像,通篇泥金书绘于磁青纸上,人物神态逼肖,线条流畅,写经字体,富丽堂皇,最能反映出清代馆阁体书风的面貌。蝇头细书,一笔不苟,显示出非凡的书法功力。宫廷写经大多是从未昭示海内外之孤本,主要包括皇帝御笔写经,臣工抄写经书等。在书籍史、文化史、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LOT 826

康熙帝御笔心经

水墨龟背笺纸本 卷轴

题签:康熙御笔心经

题识: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六月二十四,观瀑处望涌翠岩,沐手书赐明学。

钤印:「体元」(参见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帝后玺印谱·康熙卷》)

说明:上海博物馆退赔作品 徐梦华旧藏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61-1722 在位,是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成就最高的君主之一。在他治理期间开创了清朝(1616-1911)入关以后的第一个承平之局,即所谓的康熙盛世。康熙帝尊奉儒家,礼重佛、道,清帝在宫中的写经活动,就是从他开始的。康熙帝自幼好学工书,尤喜好董其昌书法,后擅长楷书、行书,其风格清丽洒脱,颇有帖学的风范。他常於日理万机之暇,仍择经而书,诵经刻典,在增强佛学修为的同时,寻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皇帝御笔写经乃是稀有之物,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共约三千部,其中以佛经为主,约二千余部。这批写经一直藏於深宫,系宫廷密藏孤本,从未昭示於海内外。

本件心经,又恰逢康熙六十大寿所书,分量自然远非其他写经可比拟。写经中的书法也殊为难得,宫廷散落珍宝流落民间,沧海一粟,寥若晨星。

LOT 828

金刚经

磁青泥金册页 一册

是经为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简称《金刚经》。是经通卷书法如一,金泥书写整册金光灿烂,气象恢弘 ,起落之笔虔诚得法,浑厚挺拔。上下金泥界栏,规制谨严,且所用俱是名贵材料,应是出自贵族官家之手。磁青纸是创制于五代的上等染色加工纸,纸质厚重,可分层揭开,价格不菲,是普通用纸百倍,是王侯公卿、富商巨贾所用书写纸,染以靛蓝,其色如青釉瓷,故名瓷青纸,有静谧、意向深远之感,配以泥金书写,颇可彰显庄严肃穆。

明清刻本大藏经,墨色浓郁,纸张精良,雕刻精细。本次将展出十几件明清佳椠,可以看到当时明清古籍善本的一流风貌。

LOT 836

明万历皇帝发愿

佛说观音菩萨救苦经

白棉纸经折装 一册

原装原签,每折四行,行十一字。前有版画三折,龙牌一折,末镌韦驮并“大明万历辛丑年当今皇帝发心印造观音救苦经大宝楼阁等咒一藏……”发愿文。

LOT 838

明弘治内府

佛顶心陀罗尼经

白棉纸经折装 一册

是书明内府《佛顶心经》上下两卷,上图下文,半页5行,行9字,78折,除卷前版画,共镌36幅版画。黄绫封面,原签,经前刻精美版画,雕工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两截版,上版雕工精致,下刻经文,字体端庄严谨,笔画清晰。经末题镌一经符,下刻字“朱书此符 能救产难”,末刻年款“大明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制”。整册佛经版刻精美,皇家气派,尤其版画之精,佛光粲然。

LOT 846

星云

一路福星

水墨纸本 镜心

款识:一路福星 星云八八

钤印:星云(佛像印)

LOT 853

星云

水墨纸本 镜框

款识:佛 星云

钤印:星云(佛像印)

LOT 867

清 今无禅师

行书七言联

水墨纸本

今无禅师(1633-1681)阿字俗姓万,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广东番禺沙园人。法名今无,又称阿字禅师,阿字禅师十六岁出家,于天然和尚门下修行;十九岁因梦仙人施药顿悟。康熙元年(1662)今无和尚海幢开法,“买四亩余地,改创大殿、藏经阁……”,阿字禅师于康熙元年主法海幢,于康熙二十年圆寂,住持海幢寺达二十年之久,二十八得法,三十住院,领众二十年。世寿四十有九,僧腊三十。鹅湖、河源、广州诸处说法凡六会,说戒一十三年,所度缁白徒众一千七百余人。”阿字禅师与海幢寺结缘二十年,奠定了寺院的基本规模。

LOT 868

清 丁观鹏

摩利支天

设色工笔 重彩纸本

丁观鹏,清代画家,艺术活动于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北京人。工道释、人物、山水,亦能作肖像,尤擅仙佛、神像,画风工整细致,受到欧洲绘画的影响,学明代的丁云鹏笔法,有出蓝之誉。此件清代宫廷宗教绘画描绘的正是这一极为难得的题材,设色明丽,亦可见此件佛画正是源自《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里的密宗形象。佛画上界各仙班位列两侧,主尊左右两侧立侍女,前方有天王护法、雷神形象,所有人物的容貌、服饰均刻画精细,祥云亦浓淡得宜,通体用料精良,画工精湛。

LOT 827

清中期

明黄地刺绣章纹龙袍

织锦刺绣

清代宫廷服饰的颜色十分丰富,皇室成员服饰之间亦有明黄、杏黄、金黄、米黄之分,这是宫廷礼仪制度、等级制度森严的直接表现。本吉服袍色用明黄,此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本品具有典型的清乾隆时期工艺特征,此袍做工规整精细,绣面细腻,平顺光洁。纹样丰富多彩,龙纹金光熠熠,姿态灵动;流云色彩丰富,气韵流畅;海水波涛汹涌,层次感强。绣工精巧华美,技艺精湛超群,当为皇帝御用之物,可以说是上乘之作。且品相完好,配色典雅沉稳,尽显皇室的大气高贵。

这些佛教艺术珍品庄重虔诚地散发着古人对信仰真谛的追求。较为完整地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佛教艺术发展变迁的脉络,系统呈现了佛教对中国绘画、书法、雕塑艺术的不断吸取、融汇本民族艺术精华的过程,可以观看到唐宋元明清不同时代中国人的审美、思想、和社会风貌。

佛教艺术讲座

8月18日下午,荣宝斋(深圳)还将举办两场别开生面的佛教艺术讲座,通过了解佛教东传的脉络和发展,看佛教艺术的变迁与特点。介绍1900年敦煌藏经洞文物的发现与流散的全过程。

时间:14:30-16:00

地点: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二楼公教空间

《中国禅文化与艺术》

主讲人:王志远

王志远教授,字正齋,号沛溪,著名佛教学者、书法家。第一个国家级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现代佛学泰斗、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高足,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聘《佛教文化》主编,中国宗教学会顾问。历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宗教经济学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首任导师,中国佛学院导师、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礼经典学校名誉校长、北京宗风文化传播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宋初天台佛教窥豹》(论文集)、《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专著。曾任《佛教文化》杂志主编、《宗教文化丛书》主编、《世界名著欣赏大辞典》主编译兼总审校、佛光山《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中国大陆总编、《中华佛教二千年》经典画册主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项目《中国宗教艺术史》。

《藏经洞文物的发现与流散》

主讲人:李林昊

李林昊,文物鉴定专业硕士,荣宝斋拍卖佛教典籍专家,2018年中拍协青花奖最具市场价值奖,2019年青花奖最具学术价值奖获得者。其负责的“一念莲花开·敦煌写经与佛教典籍专场”历时五年的成长,获得藏家的肯定和广泛社会影响力,有力推动了写经在收藏市场上的认知与价值共识。曾参与策划了荣宝斋与少林寺合办《法藏少林—千年佛经大展》,荣宝斋与南京栖霞寺和南京大学联合举办《中兴百年—佛教典籍大展》。联合河南省图书馆举办《民间珍贵典籍大展》等一系列的展览,为推动古代典籍保护与发展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和影响。

-THE END-

荣宝斋(深圳)首拍·精品展

蕴妙无边——佛教艺术精品展

8月18日-8月22日

展览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三楼308荣宝斋(深圳)

荣宝斋(深圳)·首拍

拍卖场次安排

A 厅

10:30—11:30

渊远流长—黄永玉作品专场

时间顺延

笔墨风华—饶宗颐作品专场

13:00—15:30

中国书画专场

15:30—18:30

蕴妙无边—佛教艺术专场

19:30

天禄—中国书画精品专场

B 厅

14:30—15:00

当代设计与工艺专场

15:00—17:30

书斋名陶专场

18:00

当代艺术专场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 10:00-18:00

深圳市南山区望海路1187号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艺文深圳 | 蕴妙无边——佛教艺术精品展暨学术讲座预告
荣宝斋深圳首拍月底举槌
一个人的巴塞尔,周艺文当代美术全球巡展深圳展开幕
“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3”开幕
艺文周报
8部剧目,33场演出,多场艺文活动!万象戏剧节官宣定档
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在济南举行
聚焦“公共艺术与城市美学”, 2023“四方沙龙”开讲
文博会古玩城分会场开幕,七大展馆精彩讲述中国故事
“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文学采风活动暨名家讲座举行

网址: 艺文深圳 | 蕴妙无边——佛教艺术精品展暨学术讲座预告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1471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