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双林去世,他留下了独特的何派生腔艺术

原标题: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双林去世,他留下了独特的何派生腔艺术

2023年8月1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代表性传承人、优秀的淮剧表演艺术家、淮剧教育家何双林先生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78岁。

何双林先生籍贯江苏建湖,1945年6月出生于梨园世家,其父何叫天是淮剧流派“何派”的创始人。

何双林自幼随父学艺,得其亲授嫡传,五岁即登台演出,为传承何派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日后成为何派代表人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何双林

1957年,何双林进入上海淮剧团学馆学艺,初工娃娃生,后工长靠武生、文武老生。他天资聪颖,刻苦练艺、唱念做打,无一不精,可兼演文武丑,长靠武生、须生、老生、花脸等多种行当。

1959年,何双林先生进入上海人民淮剧团工作,相继担任了演员、导演、艺委会主任等职,直至退休。期间他曾任上海淮剧团学馆教师。他于1980年在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导演班进修,毕业后受邀执导了淮剧、沪剧、越剧、滑稽戏等众多剧种的经典剧目,成绩斐然,硕果累累。此外,何双林还于1984年6月加入民盟,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戏曲导演联谊会副秘书长等职。

作为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双林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何派生腔艺术”。何派生腔吐字清晰,音韵纯正,嗓音洪亮,用气深沉,善于运用颤音、嗽音,极富情感色彩,并注意运用真假嗓,形成音色上的强烈对比。何双林还对生腔艺术进行了大胆革新,如在《三女抢板》中大胆运用拉调与自由调衔接,使传统唱腔程式有了新的突破。

何双林功底深厚、戏路宽广,在艺术生涯中塑造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角色,例如:《白蛇传》中的许仕林、《对舌》中的尉迟宝林、《万古忠义》中的太子、《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焦裕禄》中的焦裕禄、《拣煤渣》中的李海洲、《海港》中的马洪亮、《血沃中原》中的陈春和、《三女抢板》中的黄伯贤等。尤其是代表作《三女抢板》,传唱不衰,颂为经典。其主演的淮剧《杀货郎》获得上海青年戏曲演员会演表演奖,《威震山城》获得优秀表演奖。

1993年,凭借数十载的艺术积淀,何双林先生厚积薄发,在享誉全国的“都市新淮剧”品牌的开山之作——《金龙与蜉蝣》中塑造了“金龙”一角。他在刻画此人物时有其独到成功之处,敢于在表演上大胆突破,形象逼真,充分展现了其作为淮剧艺术家的表演功底。该剧连获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戏剧奖等四十三项大奖,何双林先生也凭借在其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第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第十一届全国戏曲电视剧“STV”杯最佳演员奖等殊荣。

何双林也是一位优秀的戏曲导演。他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导演进修班毕业后,开始尝试多领域多剧种的艺术探索。他参与创作了现代戏《母与子》,在此剧中同时担任导演和作曲,在上海首届戏剧节中荣获了编、导、演、音乐多个奖项,其本人更是获得了导演和作曲双料大奖。

他曾排过《小刀会》与《劈山救母》等剧,后又相继执导了淮剧《蔡金莲告状》《辕门斩子》《海角情话》《玉佩记》《李毓昌之死》、滑稽戏《错上加错》、京剧《醉青天》等,其中不乏获奖剧目。

此外,何双林先生还是一位淮剧教育家。作为国家级淮剧“非遗”传承人,他曾在淮剧团学馆任教,始终秉持初心,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真谛,退休后还心系淮剧,时刻关心剧团的发展,体现了一位老艺术家对剧团的不舍和热爱。他收授了张华、王希文等弟子,将多年积累的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继任者,为培育非遗传承人才,完善非遗传承人培养体系作出了杰出贡献。

同时,为了弘扬淮剧艺术,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演出,受邀在大大小小各类兄弟院团担任导演和艺术指导,为演员们传道、释疑、 解惑,以高尚的品格和艺德受到大家的敬重和爱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双林逝世,病床上还在授徒
《双旗镇刀客》导演何平去世 享年65岁
何加林:丹青绘热土 笔韵寄乡愁 《大师列传》第二季第九集即将播出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去世
大师列传 | 丹青绘热土 笔韵寄乡愁——山水画家何加林用浓淡笔墨勾勒祖国河山
川剧小生到底有多牛?尚长荣陈智林等9大剧种名角这么说
她被称作“淮剧皇后”,上海一系列活动纪念筱文艳百年诞辰
黄宏父亲、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黄枫去世,享年91岁
赌王胞姐何婉鸿去世!
何鸿燊长子女儿发文,怀念车祸去世的父母,背后是天灾还是人祸?

网址: 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双林去世,他留下了独特的何派生腔艺术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1495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