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 | 沈鹏:不要把从事书法仅当作“多学一门手艺”
原标题:缅怀 | 沈鹏:不要把从事书法仅当作“多学一门手艺”
昨晚惊悉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8月21日14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沈鹏,不仅是著名书法家。他在书法创作、学术研究、编辑出版、教学育人、美术评论以及诗词创作等多个领域卓有成就。他重视青少年书法教育,并呼吁“弘扬原创、尊重个性”,有力推动了当代书法发展。
“书法有意思”系列丛书 北京晚报《墨缘》编写组 编 北京日报出版社
先生已逝,风范长存。
沈鹏先生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那就是北京晚报《墨缘》周刊顾问。2012年,北京晚报《墨缘》周刊创刊,先生特意为《墨缘》挥毫寄语编辑和读者:“书为心画,书法的轨迹折射人的心灵活动。北京晚报办专刊,担负着普及书法与提高大众审美情操的使命。让现代生活多多融入高尚文化,发扬真善美!”他说,美育是纯粹的,与功利无缘,不为“炒作”、“树招牌”、“夺眼球”。“在当前社会上盛行急功近利的种种浊流中,北京晚报《墨缘》保持了自身的定力,追求高品位、高格调,说得上是一方风清气正的书法净土。”
戊戌年初,沈鹏先生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了一副对联:世界大同抒美景;少年中国发宏图。上联含康有为的《大同书》,下联含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先生以此呼唤社会重视“少年的成长,少年的体魄,少年的雄心,少年的未来”。
他也曾为北京晚报“墨缘”编写组编辑的“书法有意思”丛书亲笔撰写序言,序言情真意切、寄语殷殷,他呼吁不要把从事书法仅当作“多学一门手艺”,而是以高瞻远瞩的眼光看待书法,让这一具有古老传统的艺术门类永葆青春活力。
重温这篇序言,让我们继承先生遗志,以墨相濡,因墨结缘,为书法艺术的发扬光大、薪火相传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八年前的2012年10月20日,《北京晚报》新辟了一块艺术园地——《墨缘》。从创刊到现在,秉承初衷,在书法界同仁和广大爱好者的支持呵护下,一步步成长,团结了一大批书法爱好者,以墨相濡,因墨结缘,为书法艺术的发扬光大、薪火相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我一向认为,报纸要有好的副刊,她是报纸的一面人文之窗,显示自身特色,推出专家又面向群众。好的副刊要有持续性,编者要有耐力,每当出刊如磁石之吸铁,使读者非看不休。
《北京晚报》在已有的多种副刊之外增加《墨缘》,是有识见的。“书法”,世界各国都有,但是历史渊源、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尤其是汉字的字形特异,除了“音美”“意美”之外,还具“形美”,奠定了四千年以上历史的一门艺术的根基。
《墨缘》以此为依托,为广大读者系统、丰富地展示了中华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成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书法、悉心品味书法,追求高尚美感的良好载体。
《墨缘》所刊发的精心编辑的内容,经受住时间的检验,获得读者积极的反馈。书法包括篆刻、刻字等等,与艺术学、哲学相通,旁及文字学、考古学、中西文化比较学科等等,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的形式美有独立性,我们在视觉欣赏的同时,把汉字的意美、音美融为一体。最重要的是“意”的表达,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大体上即具备了“意美”。“音美”在诗、词、曲、赋中体现最为明显。
一首诗按照平仄格律写来,朗朗上口,其中节奏感尤其具备内在的魅力。为什么很多书法家喜欢写诗,大体因为律诗、绝句的字数较少,读了上句便能沟通下句,从局部到总体获得综合性的审美享受。
《墨缘》从一开始便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然而编者的眼光宽宏,以书法为中心点,贯穿古今,阐释经典,介绍名家,提携后人,分析创作,研究理论,对于各种字体、多样风格,陆续详细介绍,专业书法者从中受益,一般书法爱好者得到欣赏的乐趣和创作的启发。
《墨缘》还以其影响力扩大到社会活动,就我记忆所及,组织了多次“中日名家书法联展”,中日两国书法名家聚首北京,展出的书法作品共以汉字为渊源,又各具民族特色。这样的传承与创意,与《墨缘》周刊完美结合,十分难得。
还有北京晚报持续举办的“‘墨缘杯’北京市青少年书法比赛”,用行动反映出全社会包括教育界、新闻界对书法艺术的重视。
书法是美育,中小学生学书法以及音乐、绘画、舞蹈等等,可能将来有名家拔萃而出,然而更重要的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精神境界,人文思维,民族情感,智慧爱心……美育是纯粹的,与功利无缘,不为“炒作”、“树招牌”、“夺眼球”。
在当前社会上盛行急功近利的种种浊流中,北京晚报《墨缘》保持了自身的定力,追求高品位、高格调,说得上是一方风清气正的书法净土。
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青少年对书法的爱好与修炼。有识之士早已提出书法要从儿童时代学起,列入小学课程,在识字教学的同时,懂得汉字之美,培养兴趣、爱心、执着、耐力……戊戌年初,我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一副对联:
上联含康有为的《大同书》,下联含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重视少年的成长,少年的体魄,少年的雄心,少年的未来!不要把从事书法仅当作“多学一门手艺”,替文章焕光彩。
以高瞻远瞩的眼光看待书法,由我们这代人让具有古老传统的一门独立的艺术永葆青春活力。北京日报出版社把《墨缘》曾经刊发的图文编辑成书,这类事的受益者十分广泛,而我希望更在于年轻一代,延伸到书法的将来!
沈 鹏
北京晚报《墨缘》顾问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来源:北京日报出版社 | 作者 顾问
编辑:王琼
流程编辑:郭丹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沈鹏弟子封他为“书法泰斗”,为何大众却说他是“丑书之祖”?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逝世
送别!沈鹏先生逝世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先生逝世
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成立诗书作品展在京举行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逝世,享年92岁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先生逝世 享年92岁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先生逝世,享年92岁
惜别大师沈鹏!他用一根笔杆书写艺术人生
老书法家谈:沈鹏是书法丑书的始作俑者,他的书法为什么是丑书?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9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