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布赫中国首展:皮囊之上,超越于时代的女性艺术家
原标题:海蒂·布赫中国首展:皮囊之上,超越于时代的女性艺术家
海蒂·布赫:皮囊之上
展期:2023年8月5日至10月8日
本次展览呈现海蒂·布赫艺术生涯100余件重要作品,包括重新发现和修复的影像素材,早期纸本绘画,抽象丝绸拼贴,洛杉矶时期的可穿戴雕塑,创作高峰期对建筑和人体的“剥皮”系列及晚期在兰萨罗特岛的创作。
图为“海蒂·布赫:皮囊之上”新闻发布会现场嘉宾合照
20世纪最重要且被主流艺术史叙事忽视的前卫艺术家海蒂·布赫(Heidi Bucher,1926-1993)大型回顾展“海蒂·布赫:皮囊之上”近日登陆红砖美术馆,作为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展览呈现的变革性作品体现了布赫对人类心理与空间关系的探索,性别、社会和政治是其作品的重要议题。
“海蒂·布赫 :皮囊之上”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开启艺术家的身份
1983年,57岁的海蒂·布赫第一次登上西班牙的兰萨罗特岛 (Lanzarote),这个位于大西洋上的火山岛,大片黑色的火山岩浆和火山灰一望无际——“令人沉醉的源泉和对原始与自然的信仰”,这里成为她寻找灵感的地方。
1992年,她创作了最后一件作品《生死》(La vida el muerte),由一棵旧树干制成的橱柜,里面两个邮袋,装满了火山灰,上面的袋子写着“生命”,下面的袋子写着“死亡”,落款“H.B”。她的儿子因迭戈·布赫(Indigo Bucher)说,“这袋子是她自己生死的入场券吗?她最后是把代表生命精华的火山灰寄给了自己吗?”
海蒂·布赫,《生命与死亡》,1992,带门和架子的树干,2 个装满熔岩灰的棉袋。100 x 48 x 46 cm,“海蒂·布赫 :皮囊之上”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3
回顾海蒂·布赫的艺术生涯,她真正的起点要追溯到1972年,在洛杉矶威尼斯海滩上展出的《躯壳》,该作品和《包裹》是海蒂·布赫与丈夫卡尔·布赫合作数年后的首个独立作品系列,延续了曾在曼哈顿街头行走的“登陆”(Landings to Wear)将静态雕塑转化为动态可穿戴的三维雕塑概念。此时,正值美国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时期,朱迪·芝加哥与米里亚姆·沙皮罗在洛杉矶创立了女性主义艺术项目“女性之家”(WomanHouse),海蒂·布赫以会员身份积极为“女性之家”提供支持,还参加了一次展览。毫无疑问,海蒂·布赫在洛杉矶那段时间,为之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基础。
1973年,布赫从洛杉矶回到1971年女性才刚争取到选举权的瑞士,与丈夫因创作理念分歧离婚后,她在苏黎世租了一个地下无窗的冷藏室,把曾经的肉铺变成了工作室。工作室《博格》(Borg)标志着她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开始独立创作,而不是谁的妻子或女儿,在这个“安全”和自我发现的地方,开启了她最具开创性的创作。
独一无二的变形
布赫发明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方法,用乳胶把空间内部如“皮肤”一般直接“撕”下来,这种“蜕皮行为”被她称之为变形。这一时期,布赫还将旧衣物用乳胶和贝壳的混合物进行防腐处理,在作品表面制造出一种在颜色和质地上都与皮肤相近的质感,这些乳胶作品有着浓厚的女性元素:枕头、被子,甚至内衣和袜子等,不仅捕捉了衣物的褶皱和折痕,还捕捉了物品所有者的个人史。
继首个空间“剥皮”作品《博格》(1976年)后,海蒂·布赫开始了一系列私领域相关的建筑“剥皮”,如父亲的《绅士书房》(1978年),1980年开启的祖宅“剥皮”系列,对家庭中的权力关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布赫认为,她所居住和与之互动的建筑空间不仅是砖头和水泥,也是一种性别化的记忆和经验的容器。随着房间里过去的痕迹被“清理”干净,“剥皮”行动也意味着对父权制家庭结构的想象性剥离,过程中体力的消耗也被她视为精神上的解放。
上世纪80年代,海蒂·布赫的“剥皮”工作从私人空间深入到具有集体历史记忆的公共场域。1983年,布赫在勒兰德龙(Le Landeron)女子监狱原址开展“剥皮”及行为表演。1987年,布赫对废弃已久,曾是二战时期纳粹关押犹太妇女儿童的布里萨戈大酒店(Grand Hôtel Brissago)进行“剥皮”。
“海蒂·布赫 :皮囊之上”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超越于自身时代
1988年,布赫参观了位于克罗伊茨林根的康斯坦茨湖附近废弃了的贝尔维尤疗
养院,经营者宾斯旺格家族已连续四代从事精神科医生的工作。宾斯旺格医生与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并出版了《癔症研究》一书(“癔症”即歇斯底里hysteria,意思是“子宫”)。整个20世纪初,精神病学家都以女性的生物学特征为基础来解释“癔症”,许多女性患者的人权因此受到侵害。策展助理闫子将漂浮着的《宾斯旺格医生的诊室》形容为“灵魂一样的躯壳,像是一种忏悔,一种仪式的联想,为无数在此受迫害的女性哀悼纪念,把这里的记忆揭露和展示出来,也将它们从过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学生时代学习时装设计到成为艺术家,无论在观念还是创作上,布赫始终超越于她“的时代。策展人闫士杰表示:《躯壳》是布赫走向自我‘解放之路’的第一站;从对家宅祖屋‘剥皮’开始,她试图冲破那个时代父权的、文化规训的禁锢;监狱‘蜕壳’是她从私领域进入具有政治历史意义的公共场域的起点;她在‘癔症研究’的精神病院解读知识生产的权力密码;在曾经被纳粹关押妇女儿童的酒店‘剥皮’以对抗集体性历史遗忘;‘皮囊’是她制造的一个化身。”
策展助理闫子说道:“海蒂·布赫的作品如同一个又一个充满能量的化石,讲述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与形迹,将人们的认知转向物质之上的深层含义。作为被主流艺术史叙事忽视的20世纪重要艺术家,海蒂·布赫的作品经历了时代的洗礼,终于出现在艺术的视界,并且一直持续生长着,渗透在绵延之中……”
撰文 | 王雅静
编辑 | 韩哈哈
图片提供| 红砖美术馆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 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李媛媛:非遗是通往审美的生命体验
王晓峰:营造社会氛围 讲好非遗故事
画廊周北京2023新势力单元策展人蒲英玮:青年,属于任何人的前缀
胡军:生命与使命
艺术家华庆:“花房”治愈的力量和生命的能量
吴牧野:精准生活 无限游玩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编舞艺术家戴露:未来对我来说充满未知,特别好
钢琴家张浩天:NFT是我们走向虚拟现实的一步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2年8月24日 赵磊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海蒂·布赫中国首展:皮囊之上,超越于时代的女性艺术家
海蒂·布赫: 剥去皮囊也剥去枷锁
她把一切埋伏于皮囊之上
卡普松、布赫宾德即将到访广州,海外艺术家5月回归星海舞台
“上漂”23年的澳大利亚女主持人杜海蒂分享她的中国故事
盐城举行“墨韵芳华”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国际钢琴大师布赫宾德:希望带给中国观众“至情贝多芬”
钢琴家布赫宾德将在京上演贝多芬全套钢琴奏鸣曲,9天内连演7场
寿山石雕界首位女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丽娟传承展 突显人文情怀
“时代华彩——新中国水彩画的实践与嬗变专题展(东莞站)”举办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