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广州”名家讲座:走近胡根天,回顾广东美术拓荒之路

原标题:“文史广州”名家讲座:走近胡根天,回顾广东美术拓荒之路

在20世纪广东的美术历史中,有一位贡献卓越的拓荒者,他有无数的荣誉,广东现代油画的启蒙与先导、广东高等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广东博物馆美术馆的创建者……他就是广州文史研究馆的第二任馆长,岭南文化名人——胡根天。

8月2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陈滢上线“文史广州”系列讲座直播,通过讲述“胡根天的青少年时代”“留学日本”“广东现代油画的启蒙先导”“广东高等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广东博物馆美术馆的创建者”五个部分的故事,与观众们共同回顾胡根天的一生,展示其在广东美术历史中不朽的开拓足迹。

8月26日,“文史广州”系列讲座——《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胡根天对广东美术的历史贡献》开讲。

人生目标

决定走向美术这一条长远的道路

陈滢讲述道,1892年9月23日,胡根天出生在广东省开平县儒良乡汤边村。在开平这座著名侨乡成长的过程中,胡根天先是入读私塾,后成为当地第一批接受新式教育的人,从此开始接触到近代各种的新思想、新文化,并对绘画产生兴趣。

1911年春,胡根天来到广州,投考广东高等师范附中。在广州的求学之旅中,胡根天的视野更为广阔,所接触的新人物、新思想也更为广泛、深刻。在广州,胡根天为自己确立了人生的目标——“由此决定走向美术这一条长远的道路。”

广州旧影。

有了目标后,胡根天全力以赴,在校努力学习相关课程。然而,民国初年的广州,西画园地是一片空白。当时,在广州找不到一个能够教授西画的人,就连校方想尽办法找来的教师,也只会教一点点的铅笔临摹。困于匮乏的教学资源,胡根天只能自己摸索,却不得要领。

1914年,胡根天的父亲从美国寄回来五百大洋,给他以娶妻成家。收到钱后,胡根天立即写信给父亲,恳求把这笔钱作为旅费与学费,让他到日本留学。在得到同意后,胡根天踏上了梦寐以求的出洋学画之路。

胡根天到日本时,正值日本现代油画最繁荣之际。他夜以继日刻苦备考,终于得偿所愿进入了日本当时最高的美术学府——东京美术学校,入读西洋画科。

入学后,胡根天先后受到黑田清辉、大村西崖、藤岛武二、田英作、冈田三郎助等人的教导。通过这一批日本现代油画的名流,胡根天在接受正规西方学院式的绘画训练,认知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同时,又接触到了当时西方新兴的现代派油画。胡根天既接受西方的写实油画训练,又探求西方现代派绘画的表现形式。他早年的绘画风格在“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之间”。

日本大正时期,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系课室。

东京美术学校坐落在上野公园里。正如鲁迅在《藤野先生》中所描述的“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看上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那样,上野公园中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浓厚,是当时日本的艺术活动中心。胡根天在此度过五年的学生生活,在艺术的熏陶下逐渐开拓视野。留学期间,他还有幸结识了郭沫若、彭湃、许崇清等风华正茂的中国留学生。其中,许崇清与他意向相投,后来,两人齐心协力,为广东高等美术教育事业注入了无限活力。

1915年,胡根天在日本东京。

启蒙先导

成立华南第一个西画社团

胡根天被称为广东高等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他始终为广东的美术教育奔波劳碌。民国以来,广州出现了一些所谓的“西洋画”,即擦炭粉的“写相”以及月份牌的水彩画,其格调低下、形式俗劣。1921年,刚毕业一年的胡根天与许崇清在广州会合,立志要创办一所正规的美术学校,开启民智,实施现代的美术教育。

鉴于办学经费与学校校舍等问题,胡根天决定先行创办一个西画社团,向社会传播西洋画。他联系到一批从日本和美国归来的西画家以及广州当地一些爱好西画的青年加入社团。至此,华南第一个西画社团——赤社美术研究会(下称“赤社”)成立。

1921年10月1日,“赤社美术研究会第一次西洋画展览会”在广州最繁华的地段永汉路展出,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为了提高广东观众欣赏油画的能力,胡根天等人还集纳了李铁夫和冯钢百的作品,于1921年的广东省第一回展览会中展出。

1924年3月,赤社还开办了美术学校。课程着重于木炭、铅笔素描,也兼学水彩和油画。赤社以“研究西洋美术相号召”,一直坚持了十四个年头。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及30年代的前几年,赤社都是广东油画的中心,为普及、传播西画作出了巨大贡献。

赤社美术研究会旧影。

除了创办社团外,1921年10月,时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的许崇清委托胡根天在广州创办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经过大半年的筹备,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下称“市美”)正式成立。

在当时,胡根天的思想与眼界都十分超前。1925年,市美为三年级的学生开设人体模特写生课程,这一举动在20世纪20年代是非比寻常的,当时广州的警察局也提出异议,但胡根天等人认为,世界上著名的美术院校都有人体模特,这是学习西画必不可少的课程,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

广州市美西画系的人体写生课。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共办学十六年,在其存在的十六年中,教师的阵容相当强盛,有冯钢百、关良等人。而由市美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李桦、吴琬(吴子复)、伍千里等,成绩也相当亮丽。

市美教师画作展示。

开荒拓土

开创收藏中国历代书画办馆方向

胡根天的一生,不仅为美术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也十分注重广州地区的文博事业。在广州文博的初创年代,胡根天以其“文化拓荒者”的精神力量、忘我奉献的工作热情,为广州的文博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0年,胡根天被任命为广州人民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的首任馆长。“本馆虽然是继前市立博物馆遗留下来的一个旧机构,但同时也是文教事业的一个新发展。”胡根天在《广州人民博物馆发展方向和工作计划》中写道。

上任后,他首先解决了馆址和藏品的问题,而后又在馆内设置了历史文物组、自然科学组、保管组、行政组等部门,在征集收藏、文物保护、陈列展览诸方面,全力开展工作。在胡根天的主政期间,博物馆在收集书画、瓷器、玉器、钱币等各类文物,在举办相关的陈列展览、考古挖掘以及文物保护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广州博物馆(广州人民博物馆)。

除了博物馆外,64岁的胡根天还从零开始,成为了广东建立美术馆的“拓荒者”。 1956年冬,由时任广州市市长的朱光倡议,市政府决定在越秀山的仲元图书馆旧址兴建广州美术馆。1957年 2月17日,广州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美术馆之一,胡根天为第一任馆长。

在广州美术馆的开创时期,全馆员工不过六七个人,而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只有两个刚从艺专毕业、尚未有经验的年轻人。于是,馆长胡根天“身兼数职”,从征集文物、策划展览,到编辑出版、推广宣传,全部亲力亲为。

1959年,由胡根天规划,在广州美术馆的主楼后面增建了一个新的展览场地——第二展厅。

在任期间,胡根天最为突出的业绩,莫过于他在“征集收藏”历代书画方面的建树。经过六十多年的积聚,广州美术馆拥有了数万件的藏品。年代上起宋元,下至当代,其中不少为国家的一、二级文物。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胡根天开创的收藏中国历代书画、立足岭南美术史研究的办馆方向,为广州美术馆后任的领导层以及研究人员所继承、发展。如今,由广州美术馆发展而来的广州艺术博物院,被评为国家重点美术馆、国家一级博物馆,胡根天所开创的美术馆事业,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广东的美术与文博事业已然硕果累累,胡根天对广州文博事业的贡献,深为后人敬仰,也应为后人牢记。

晚年的胡根天。

想了解更多关于本讲座的内容,点击下面的链接可完整观看。

https://m.mp.oeeee.com/live/6773_8fd74ccd4aee80c0.html

为讲好广州故事,助力城市文化建设,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联合广州图书馆举办“文史广州”名家讲座系列活动,厚植城市人文情怀,让广大市民“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南都广州新闻部

采写:南都记者 李竹 张德威 实习生 郑铭茵 通讯员 颜戴丽 郑爽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文史广州”名家讲座:走近胡根天,回顾广东美术拓荒之路
广东工业大学:岭南美术名家作品进校园
岭南美术名家臻作进广工 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软实力
岭南画派女画家贺惟宜百余幅作品亮相广东美术馆
长沙博物馆湘城讲坛举办“走近湘绣”讲座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学校美术作品展暨第七届广东高校美术作品学院奖双年展走进景德镇
“少年阳明”文化IP启动 首部音乐剧《下天风》让青少年走近王阳明
“鼍城至美 山月故乡”纪念关山月诞辰110周年优秀美术作品展开幕 缅怀大师精神推动阳江美术事业繁荣发展
武汉图书馆线下讲座下周回归
广州再添一座新美术馆

网址: “文史广州”名家讲座:走近胡根天,回顾广东美术拓荒之路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1877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