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脉丨吴江古桥上的张志和身影
原标题:苏州文脉丨吴江古桥上的张志和身影
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年十六游太学,举明经。唐肃宗时待诏翰林,贬南浦尉,后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善歌词,能书画、击鼓、吹笛等。诗词作品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其词今存《渔父》五首,描写季节景物鲜明生动,为早期文人词中著名之作,其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一首尤为人熟知称道。
张志和隐居江湖时,好长时间住在苏州吴江的平望、震泽、铜罗、青云、桃源等地,堪称是“半个吴江人”,其遗迹甚多,单平望,据清道光《平望志》载,就有元真钓矶、元真子祠、望仙亭等。其中望仙亭,一名平望亭,相传张志和在这里升仙,由此,在平望莺脰湖东南侧有一村,得名为“上升”,现此自然村属盛泽镇黄家溪村。
沧海桑田,这些古迹已难觅踪影,但在吴江的古桥上还是能寻觅到张志和的身影。青云和桃源之间有座张钓桥,据民国《严墓区政概况》记载,此桥因张志和曾垂钓于此而得名。古代喜爱钓鱼的人很多,其中为了钓人而钓鱼的当数商周的姜子牙了,为了避人而钓鱼的则应推东汉时的严子陵,而张志和似乎介于这二者之间。
晚唐政治家、文学家李德裕在《玄真子渔歌记》中称张志和“贤而名隐,鸱夷(指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智而功高,未若玄真隐而名彰,方而无事,不穷而达,其严光(即严子陵)之比欤?”那所云“钓人”中的“人”指的是谁呢?有人猜测是唐肃宗李亨。此说可在张志和的一首诗中领悟出来。此诗为:“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诗的末句“出为储皇定是非”正是说张志和还想出世为储皇定是非。张志和为何在诗中称李亨为储皇,是因为李亨发现张志和是人才的时候还是储皇太子。可惜的是张志和虽受李亨器重,但李享却只做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因此,张志和最终还是没有“钓”到唐肃宗。
其实,不管古人怎样评说,读着张志和的诗词,让人感受到他所钓更多的是大自然,是那诗与画的意境。
铜罗、青云、桃源一带的张志和遗迹除了张钓桥,还有云龙桥。云龙桥在铜罗仙南村石桥头,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建,现为苏州市控保建筑。该桥为南北走向,跨后村港,梁式三孔,系由花岗石构筑,桥顶上置有石栏。桥两向均镌有对联,其中东向联为:“清风明月垂张钓;红树青山泛范舟。”上联中的“张”,指的即是张志和,下联中的“范”则指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细读此联,眼前不由浮现出这么一幅图画:一轮皓月当空,阵阵清风徐来,吹皱一泓碧水,在当年玄真子曾经隐居的地方,有人在怡然自得地垂钓;刚染过霜的枫林红胜似火,将平日太湖苍翠的山岭映得通明,山前清澄如练的江上,一叶与当年范蠡泛舟五湖时相似的小船在缓缓而行。来源: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苏州文脉丨吴江古桥上的张志和身影
苏州文脉丨吴江:“张三影”为垂虹桥添“一影”
《满江红》里的诗意苏州吴江,惊艳了千年时光!
人文史话丨苏州吴江:垂虹卧波镌刻江南文化的诗情与画意
98岁老人讲述苏州的文脉书香
非遗石锁,力拔山兮气盖世!苏州吴江横扇王焰有一群石锁喜爱者
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学校:大展宏“兔” 赏灯猜谜喜闹元宵
数万朵洁白的花朵倾泻而下,苏州吴江震泽师俭堂木香很“惜奇”
夜雨丨田胜铠:远去的身影
翰墨承文脉,椽笔抒心迹,“文脉与心迹”2023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作品展开幕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