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改造变身文化馆
原标题:老宅改造变身文化馆
位于吴川市吴阳镇桥头村委会朝阳村有间“许氏池珍堂”,屋内精心打造有农家书房和农耕文化馆,完好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前吴川农村农作及生活器具。
笔者在现场看到,广州湾与吴川文化研究会总策划人余劭秋、执行策划兼秘书长林学斌等也到池珍堂调研吴川农耕文化。走进许氏池珍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会客厅陈列的几幅蕴含先辈人生艺术和智慧的家训书法,厅正中央摆放了两台古筝,还有古色古香的坐椅。“农家书房”陈列了许氏家族历辈读书学习藏书1000多册以及各种荣誉。在“农耕文化馆”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前祖辈农作用的犁、耙、锄头、大小铲、摇水车、脱粒棒箩、脚踏脱粒机、织布机、石磨等。在另一个展区内收藏有老款自行车、摩托车、老式收音机、黑白彩色电视机、旅行箱、保温瓶、礼盒等。室内还保存着20世纪50年代农村婚嫁时的婚床、嫁妆木箱、梳妆台、洗脸盘木架等,馆内收藏的物品件件珍贵,让人勾起儿时的回忆。
许氏农耕文化馆馆长许志勤告诉笔者,建设池珍堂的初衷就是为了感恩父母,收藏这批农家劳作和生活用品,目的是让子孙后辈永远怀念父辈的付出。
“最重要的是为了纪念父母在世时的辛苦和艰辛,父母那一辈农耕时用的工具都是他们一辈子所赖以生存的工具,所以我想保留它们、传承它们,让更多的后代认识它们。建设这个农耕文化馆,我希望能让子孙后代多回来看看,让他们知道这里是我们的根,我们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许志勤说。
据了解,池珍堂是许氏后人将许家老宅改造而成,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为砖木混凝土建筑,2001年许氏后人外出发展,于2018年将房屋改建为“农家书房”和“农耕文化馆”,馆内收藏有200多件过去农民农作和生活用品。
南方日报记者 麦思容
通讯员 陈柱柱 陈宇翔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老宅改造变身文化馆
让文化馆成为终身美育学校
从“拆不拆”到“旧房改造”:民生巷11号再归来,启幕“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
博爱县文化馆特举办2023年博爱县文化馆第三届老年书画培训班
《梦想改造家》第九季爆改重庆“空中农场”设计师赖旭东再打造闹市中的“桃源居”
乡村民居活化让老宅潮起来
南岸上新街有个马鞍山 一幢幢老宅见证重庆开埠
山东省文化馆搞活“非遗月”
江苏男子回到农村老宅,睹物思人:家里已经没人等我了
城关区文化馆服务宣传周书画展开展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