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杨清茨做客长江讲坛,分享紫砂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原标题:作家杨清茨做客长江讲坛,分享紫砂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谢宁

摄影 通讯员王亮

在优秀的中国造物中,紫砂壶艺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9月2日上午,诗人、作家杨清茨做客长江讲坛,为读者们作《紫砂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分享。

讲座之前,杨清茨女士将她所著诗歌和散文集《玉清茨》《何曾东风旧》赠送给湖北省图书馆收藏。整场讲座,线上线下近1.6万名听友聆听讲座并与主讲人进行互动交流。

讲座伊始,杨清茨从紫砂陶的起源谈起,重点讲述宜兴紫砂的历史与传承。“宜兴的紫砂有书有画、有诗有篆、有章有款,有保留最完整的师承与文献的记载。”杨清茨指出,紫砂陶器不是普通的红泥或紫泥制作的陶器,也不是普通的日用砂器(如砂锅一类),而是特指用宜兴紫砂陶土原料制成的器皿。紫砂泥料深藏于岩石层下,含铁质粘土的粉砂岩,矿层厚度几十公分到一米左右。

关于紫砂器的创制与发展情况,杨清茨介绍道,从考古的证实来看,紫砂器的创制应该在北宋以后。如果说北宋是紫砂的初创期,那么明清两代就是紫砂“百花齐放”的繁盛期。清代的紫砂壶相较于明代,其制作水平可谓是在其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康、雍、乾三代的造型繁多,制作精到,富丽奢靡,雍正时壶身开始加彩。嘉庆、道光年间,文人参与制壶,是紫砂壶艺突出的时代特征。

杨清茨说,紫砂壶艺的兴盛离不开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也就是国人的饮茶文化。紫砂壶作为品茗之器,亦因此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味。《阳羡茗壶系》记载:“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感矣。”世人对紫砂界的名家茗壶的追捧,由此可见一斑。杨清茨通过图片给读者介绍并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宜兴紫砂一代宗匠时大彬的大彬三足如意壶、清末一代宗师邵大亨的大亨掇只壶,及近代杰出紫砂陶艺家顾景舟的汉云壶和石瓢壶等。

据介绍,9月长江讲坛还将开展4场历史文化系列讲座。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南京大学副教授武黎嵩、作家杨潇和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将做客长江讲坛,同读者们一起探寻历史、感受人文艺术的魅力。

(来源:极目新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水运宪做客湘图讲坛 和读者一同探寻《戴花》的前世今生
易小荷、袁凌做客湘图讲坛:从《盐镇》透视当代非虚构写作
江苏宜兴:入局即破局!紫砂星球开启行业“共同·破圈”路
交流 |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听艺术大师讲述中国故事
“紫砂新青年”五周年,非遗紫砂活力绽放
知名作家做客东莞“松湖讲堂”,分享“如何讲好当代故事”
李雪芮吧 奥运冠军李雪芮做客重庆理工大学两江讲坛
当篆刻遇见紫砂
世界读书日|水运宪做客湘城讲坛:从《戴花》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湘图讲坛|张发财对话陈文韬:从虚构作品中探寻真实的历史记忆

网址: 作家杨清茨做客长江讲坛,分享紫砂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1961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