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罗·毕加索:玻璃画像”澳门首展,诠释大师最经典作品
原标题:“巴勃罗·毕加索:玻璃画像”澳门首展,诠释大师最经典作品
9月6日,为纪念毕加索逝世50周年,“巴勃罗·毕加索:玻璃画像”在澳门壹号广场中庭开幕,该展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的“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3”的一部分。展览由香港置地赞助,展出的6幅玻璃画像作品均来自私人藏家,展期至10月31日。
置地公司艺术委员会主席王志珊女士在致辞中表示:“艺文荟澳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最为重要的文化艺术盛事,我们非常乐意参与其中。香港置地一直为澳门的艺术与文化做出贡献,致力发掘展现澳门社区生活的独有审美及优质活力文化。这次展览为大众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可以更深入探索及欣赏世界最伟大和最受欢迎的艺术家独特的创意及个性。”
“巴勃罗·毕加索:玻璃画像”在澳门壹号广场中庭展出,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展。
以玻璃彩画的形式重新诠释大师作品
策展人对南都记者介绍,1954年,毕加索透过好友尚・科克多认识玻璃画(gemmaux)。“Gemmaux”是“gemmail”的复数表述,是法文宝石(gemme)和珐琅彩料(émail)的混合词,意思为“珐琅宝石”。当时,物理学家罗杰・马莱伯-纳瓦尔的工作室Les Gemmaux de France在法国画家尚・克洛蒂所创的背光灯箱基础上进行创作,将玻璃片层叠成画。毕加索对玻璃画工匠精巧的组装和搭配惊叹不已,称之为“一种新艺术的诞生”。
于是,1954年至1957年期间,毕加索与Les Gemmaux de France工作室合作,探索和展示这种艺术媒介的可能性。他自行挑选了50件最重要的作品,以玻璃彩画的形式进行重新诠释。工匠在毕加索的指导下将多层精心组装的玻璃片叠加在一起,将他的画作转化为玻璃画,再配合背光灯箱技术,这些制成的艺术作品获得了毕加索在绘画中追求的三维感。毕加索的玻璃画,就如同他的陶瓷作品,将标志性的视觉题材,融入立体和雕塑的创作之中,展现独特风格。
毕加索的玻璃画最早的展览于1956年2月在摩纳哥举行,再于1957年3月在巴黎举办回顾展。之后在1959至1964年间在欧洲和美国举办了多场公开展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也鲜少展出,仅于1998年在日本举办了四次展览。因此,大众对毕加索玻璃画的了解至今仍相对较少。
策展人表示,展出的6幅作品代表着毕加索最亲密及影响他至深的人生课题。
6幅作品代表着毕加索最亲密及影响他至深的人生课题
这次展出的6幅作品代表着毕加索最亲密及影响他至深的人生课题。当中包括了《坐着的女人(Femme assise)》,是引领毕加索绘画后来成为杰作之“格尔尼卡(Guernica)”、艺术家情人多拉・玛尔(Dora Maar)的早期肖像,亦是第一幅毕加索签名的玻璃画作品。另一标志性作品则是《玛丽・特蕾丝・沃尔特的肖像(Portrait of Marie-Therese Walter)》,毕加索于作品中描绘了为他诞下第一个女儿的法国模特儿Marie-Therese Walter。而《母亲和孩子(Mere et Enfant)》则是毕加索的太太Olga及第一个儿子。
展品解读——
《坐着的女人/柳条椅上的女人》玻璃画 95.5X76厘米
多拉·玛尔(Dora Maar)的早期肖像,是第一幅毕加索签名的玻璃画作品。
在二人长达10年的情人关系中(1935-1945年),毕加索绘画了大量多拉·玛尔的肖像,《柳条椅上的女人》呈现出毕加索著名的扭曲技法及鲜明色彩,并活泼地描绘出坐者的体貌。作品的创作期间正值西班牙内战及德国占领巴黎的艰难日子,多拉·玛尔的体貌特征成为毕加索的艺术载体,藉此探索他的内在情绪,将他内心的恐惧和悲痛转化为她形体上扭曲的想象。
《玛丽·特蕾丝·沃尔特的肖像》 玻璃画 74.5x62.5厘米
毕加索的法国模特儿、灵感缪斯及情人玛丽·特蕾丝·沃尔特(Marie-Therese Walter)的肖像,无疑是他的经典之作。玛丽·特蕾丝亦诞下了毕加索的第一个女儿玛雅。
肖像流露细致温柔的气息,突出刻画模特儿的脸和手,并利用光线空间,描绘出简约的立体背景。
《母亲和孩子》 玻璃画 998x73.5厘米
1917年的罗马之行令毕加索深受启发,开始绘画以古代为灵感的巨大人物。他的新古典风格受到法国画家桑·奥古斯特·当文历·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笔下造型细腻的宫女影响,亦带有印象派画家皮耶·奥古斯特·雷诺瓦(Pierre-Auguste Renoir)比例奇特的女性裸体风格。1921年毕加索初为人父,往后毕加索经常创作以母子为主题的作品。
《女王伊莎贝尔 》 玻璃画 95x75厘米
画中的人物是巴伐利亚的伊萨博(Isabeau of Bavaria),她于1385至1422年间成为法国皇后。
《女王伊莎贝尔》属于毕加索的非洲时期作品,深受非洲部落艺术和雕塑的广泛研究影响·于1909年创作,主角近乎几何形状组成·流露着木雕的美感。这段时间为毕加索往后的立体主义时期揭开了序幕。
《自画像(Yo) 》 玻璃画 545x35厘米
作品以表现主义的技法完成,下笔快速而简约,并注人了强烈的情感。作品展现出近乎未完成的状态,然而毕加索已亲笔签名,证实这是刻意营造的效果。
《女人半身像》(《阿维尼翁的少女》研究稿) 玻璃画 73X66厘米
与《阿维尼翁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相似,《女人半身像》以激进的手法呈现。作品中对于体积大而显眼的衣服的处理手法,带有印象派大师塞尚的风格;至于被简化成椭圆形面具和三角形鼻子的女性脸庞,是毕加索受伊比利亚艺术品和非洲面谱所启发。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周佩文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巴勃罗·毕加索:玻璃画像”澳门首展,诠释大师最经典作品
巴勃罗·毕加索2023亚洲巡回艺术大展亮相江苏无锡
西岸美术馆又迎来一批法国蓬皮杜珍藏,毕加索、培根、赵无极…哪位大师“肖像”你最钟意?
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亮相清华大学 毕加索等大师精品在列
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纪念毕加索逝世五十周年
毕加索、马蒂斯、塞尚…… 6位20世纪现代艺术巨匠近百件代表作亮相静安
超现实大师雷内·马格利特作品《光之帝国》等亮相香港苏富比
在这个肖像展,除了毕加索、杜菲、玛格里特……你还可以遇见谁?
毕加索跨越八十年的作品在这里一次看个够
创人文关怀医疗服务理念 “在幸元会遇见毕加索”艺术疗愈空间开幕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