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到了,老话说“白露水,恶过鬼”,2大影响要知晓,早知早受益
原标题:白露到了,老话说“白露水,恶过鬼”,2大影响要知晓,早知早受益
秋风起,凉意生,“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节气一到,也意味着到了气温由热转凉的转折点,暑热天该收官了,虽然白天在秋老虎天气的作用下,还会非常的炎热,但早晚的气温温差也将进一步拉大,致使空气里的水气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依附在各种物体上,越积越多,早晨,我们常常发现在植物的叶面有一层白白的露珠,这就是露水。
在古代,人们常收集花朵或者植物上的露水,用来泡茶、制药等用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屈原在《离骚》中说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他以早晚服用的,来比喻自己的修身洁行。可见,露水被古人美称为“天水”,也是“无根之水”。
芳物
不过,有句俗语说“白露水,恶过鬼”,从字面上看是说白露节气后的水,对于人们来说比鬼都险恶。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有什么具体含义?下面,我来详细阐述:
一、对秋收有影响
白露之后,到了仲秋时节,正是北方田地里的庄稼如玉米、芝麻、谷子、花生等收获的好时机,如果此时雨水不断,会让农民朋友左右为难:“下雨采收难度较大,如果采收不及时,成熟后的庄稼在雨水的作用下会在地里长芽、发霉等造成减产”,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烂白露”现象。 比如对于一些种植花生的农民朋友来说,如果白露时节连续降雨,在采收花生时,拔起来的花生带着厚厚的泥土,还有一些花生因为泥土的阻力还埋在地下,时间一长便会长芽、发霉。这不仅给花生的前期采收带来影响,在后期的花生清理、晾晒等工作中也会花费更多的人工和时间。正因为以上种种如此,才会有“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等说辞。
二、对人的健康有影响
白露后,早晚温度降低,雨水多,会让人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感觉,连日降雨会让气温骤降,这时,人们不得不及时增添衣物,防寒保暖,小心着凉感冒。特别是农历进入八月后,人们常说:“二八月乱穿衣”,就是指在这时候街上的人们在早中晚时候出行时,穿夏装、秋装、甚至穿棉衣的都有。虽然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适当性的“秋冻”,不要过度贪凉,尤其是降雨过多会打乱天气的正常走势,在适应气温的明显变化时,老年人及小孩要尤其注意。“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水,恶过鬼”,白露后的雨是影响农作物秋收、晾晒等环节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白露后:不要再喝凉水,不要再洗凉水澡也是在劝导人们注意身体健康。每到节气的更替,除了气候等带来的变化,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规律也要做适当地调整,遵循自然规律,顺利平安过秋天~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然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龟编辑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白露:一定要“食白”
白露 | 露从今夜白,天自此日凉
“家有四样,不败也亡”老祖宗给出的忠告,句句在理,早知早预防
工作中怎样空手套白狼?讲两个故事,懂了就是懂了!早知早受益!
白露·仲秋起凉意生 吃道“白食”防秋燥丨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今日白露 | 秋意渐浓,白露为霜
新华全媒+|今日“白露”,一起感受节气之美
涨知识!露珠并不白,为什么要叫“白露”?
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寻味中华 | 饮食)白露茶中知秋味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