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在南京:走向世界 打造中国文学的“伟大航船”
原标题:阿来在南京:走向世界 打造中国文学的“伟大航船”
9月5日,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世界文学之都”南京举行,40余位中国作家、国际传播专家和来自24个国家的32位汉学家畅抒己见,共谋共话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其中,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作为中国作家代表之一,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演讲中,阿来忆起自己多年来与世界文学的深刻互动,直面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境况,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诸多话题与侧面表达了真切的思考。
阿来
阿来回忆,他不到二十岁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整整一代有文化的年轻人,对世界充满好奇,对世界文化文学抱有超常的热情。“关于域外的种种新知,特别是域外的文学——无论是其中内在的思想与美学观,还是外显的形式与方法论,都成为我倾心吸取滋养的对象。至少有十多年时间,我在书中‘遍访’了那么多的国家,遍访了那么多语种的作家作品。那时,我确实和许多同时代的中国写作者一样,相信自己已经来到了歌德预言过的世界文学时代。那也是全球化的倡导与实践都在高歌猛进的时代。”
正是在这个时期,阿来的某些作品被翻译家挑中,有时,他会因为这些翻成外语的书,去到他的书所到达的那个国家。“我的学习方法就是,去那些经典作家书写过的乡村与城市。比如,凭借雨果的《九三年》,在巴黎寻找法国大革命的遗迹,让自己从当时鲜血淋漓的现实中认知历史,思索人性的光明与幽暗。在美国,我去寻找惠特曼倾心歌唱过的地方,去马克·吐温描绘过的密西西比河上航行。”
不过,阿来不无忧思地注意到,当我们大多数人说起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时,通常关注的是走向西欧北美,而非整个世界。同时,有的西方国家读者怀有文化优越感,以非文学的标准凌驾于文学标准,使中国作家作品在另一套有色的观察镜下被挑选,被甄别;有的第三世界国家则囿于物质匮乏或自身文化习惯、宗教信仰,对中国文学缺少像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一样的强烈兴趣。在阿来看来,这种情况的改变需要仰赖于更长的时间,仰赖于中国这个国家在世界上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作家应当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世界?
“我们当然要走向世界,但同时必须更新对世界的认知,知道去往彼岸的海上也会风高浪急。”阿来说,“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伟大航船,要靠中文来打造,它既是打造航船的材料,也是航船本身。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健我们自己。我们还得用中文,用这个国家共同语言来处理自己的现实,表达自己审美经验。这是基本路径,这是经验世界,这是我这样的写作者情感与思想表达的唯一出口。所以,我现在的着力之处,在于真实而优美地书写与表达我所在的那一部分的中国。”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世界终归还是要往光明处、开阔处走的。”阿来坚信。他认为,中国作家不应就此退缩,回到封闭保守的茧壳里去。同时,我们的“走向世界”,是以我们的真实的而富于审美特性的文学走向世界,以我们的好文学的标准走向世界。
“我将以恒久的坚持,以真诚的书写面对这个世界。”阿来说。(冯圆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阿来在南京:走向世界 打造中国文学的“伟大航船”
走向世界,打造中国文学的“伟大航船”
“走出去”与“走进去” 知名作家、翻译家热议中国文学与世界
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在宁开幕
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开幕
人民日报|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开幕
中国作协国际文学交流中心(南京)落地江苏
《中国文学图像简史》出版研讨会在南京举办
顾随讲诗词,无意中为当代中国文学注入伟大传统的血液
Bilingual 丨聚首“世界文学之都”,一场中外文学交流的盛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1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9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9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