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菜园之约

原标题:品读|菜园之约

*本文为《品读》2023年第9期内容

这天早晨,老程匆匆吃过早饭,便踏上了通往市郊的公交车,欣然赶赴老谢的菜园之约。

老程在乡村生活了65年,前年老伴去世后才被女儿接进城里。而老谢一直生活在市郊,所住的3间平房后面不远处就是松花江,房前有两亩多菜园,还有几棵苹果树、李子树。

他们的相识缘于一个周末。那天老程去早市买菜,走过琳琅的蔬菜摊,忽见老谢正蹲在角落里,面前摆着其貌不扬的豆角、茄子和黄瓜。老程的眼睛蓦然亮了:那些菜一看就是没施化肥的绿色蔬菜,立刻每样买了点儿。老谢赞赏他慧眼识珠,老程得意道:“我种了大半辈子菜,好坏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是遇到同行啦!”老谢抓起一个裂了口子的柿子,递给兴致勃勃的老程。老程不客气地接过,用手搓了两下就大口吃起来,边吃边啧啧赞叹。随即,两人竟知己般畅叙起种菜心得,要散市了还聊得意犹未尽。老谢便邀请老程有空去他的菜园小坐,老程痛快地答应了。

下公交车后走过一段沙石路,老谢的菜园就到了。老程看着一垄垄长势喜人的蔬菜,像见到亲人一样开心。老谢赶紧摘了黄瓜、柿子,薅了小葱、香菜和生菜,用压水井里清凉的水洗净。然后又麻利地炒了蒜薹、尖椒豆腐,炸了鸡蛋酱,煎了一盘小江鱼。老程掏出带来的一瓶好酒,两人坐在菜园里那棵高大的苹果树下,对着一桌子田园气息浓郁的菜肴,爽快地小酌起来。

身旁有清风,脚边有蝴蝶,寻常的蔬菜,更能抚慰朴素的肠胃。吃一口生菜包饭,老程陡生重回乡村的亲切感,不禁慨叹:“如今生活好了,儿女孝顺,却忍不住怀想自己种粮种菜的那些日子,或许是老了,喜欢怀旧了。”

“守着这个菜园子,有期盼,有收获,我倒觉得自己还年轻着呢。”老谢脸上不无得意。

“我进城两年了,还是不习惯过悠闲的日子,老想着去哪里弄块地、种点菜。”老程羡慕老谢“种菜松江边,悠然见流云”的生活。

“正好我老伴去外地照看孙子了,你就常到我这儿来吧,咱们一起种种菜、聊聊天。”老谢又发出新的邀约。

“这可好啊!”老程立刻开心地应允下来。

刚一开春,老程就如约陪老谢去挑选菜籽。随后,俩人一起育秧、栽苗、除草、捉虫,悉心照料菜园;收获时节,又一起说说笑笑地去市场卖菜。

老程经常把女儿家里的好茶好酒往老谢这儿拿,说自己喝没意思,两人对饮才有味道。当然,每次回家老程也会带些他们亲手种的菜,欣然接受女儿女婿的夸赞。

一天,女儿逗老程:“你这么频频地去种菜、卖菜,开心得就跟赶赴约会似的!”

老程则眉开眼笑地答:“这就是我和老谢的菜园之约啊。只要身体还硬朗,我们的约会就不会断。”

两位一辈子亲近泥土的老人,如此自然地邀约与奔赴,守着一方小菜园,欢悦地劳作,欣然地收获,让寻常的日子溢出怡人的芬芳,着实令人喜欢。

作者:佳山

责编:张子晴 / 校对:秦黛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很美的一个小女孩!菜园街!
稀松平常的菜园,何以作为3000年欧洲文明史的窗口?| 读书日签
拥有一个菜园,为何成了我们对城市理想生活的最佳想象?
品读|金银花如母爱,全心全意把爱奉献给你
夜雨丨刘椿山:一树梨花开菜园
周海媚独居北京,坐拥超大菜园,直言不需要找个男人来碍手碍脚
发芽食材可别扔,变废为宝,阳台变成小菜园,每天都有小惊喜
“黄河之约·绿水青山”三门峡生态文学周启动
品读|发现之美
都市水墨展现“山海之约”

网址: 品读|菜园之约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273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