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宝成扬州诗词集《月是故乡明》首发,“江苏老乡”冯其庸曾写序激赏作诗应和

原标题:纪宝成扬州诗词集《月是故乡明》首发,“江苏老乡”冯其庸曾写序激赏作诗应和

9月9日,知名经济学家、教育家、诗人纪宝成教授扬州诗词集《月是故乡明》,在家乡扬州举行首发式。

纪宝成诗词集

64年间创作138首吟咏家乡诗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线装书《月是故乡明》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是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纪宝成教授关于家乡扬州的诗词集,精选了他1959年到2023年64年间创作的138首诗词作品,绘写扬州的名胜古迹、文化遗存,记录扬州的市井风情、岁月变迁,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情。

纪宝成教授

作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诗人,纪宝成教授曾出版多部诗词作品集。退休后他专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对传统诗词的深入研究和创作,令他的学术生涯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收获的灿烂金秋。

活动现场

著名学者冯其庸:纪先生诗作让我产生共鸣

扬州市诗协常务副会长王群介绍,已故无锡籍红学家、史学家、书法家、画家冯其庸先生曾为纪宝成先生的诗集《岁月诗痕》书写序言,激赏不已。冯先生写到,他读到了纪宝成先生的诗集《岁月诗痕》,连续读了十来遍。是什么原因一读再读,不忍释手?简单的答复:就是这本诗集与自己有太多共鸣,所以刚刚放下,想着想着,又要拿起来重读,重温共鸣。

“纪先生是扬州人,这首先就让我产生了共鸣。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到现在我去扬州的次数实在有点数不清了,起码也有二三十次,因而我熟知扬州。”冯其庸先生深情写到,扬州是诗的城市,有多少诗人歌咏了扬州。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脍炙人口的歌咏扬州的诗。扬州有个徐凝门,至今仍在。就是因为诗人徐凝咏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名句。其实歌咏扬州的好诗好词,何止于此。姜白石的《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这是写扬州兵火灾后的情景,它与鲍照的《芜城赋》可以先后辉映。还有李纲的《迷楼赋》、张问的《琼花賦》等等,也都是歌咏扬州的,所以说扬州是诗赋的城市并不夸张。

冯其庸感言,这样的诗城,这样的经济名城,这样的文化学城,产生出纪先生这样的诗人、经济学家、教育家,并以提倡复兴国学而声动国内外,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附1

纪宝成家乡诗作《夏夜村笛》(于扬州南门外徐家集梁庄):

卧看晴空星和月,微风忽送前村笛。声悠调婉意绵绵,出神入化悄无息。

《风雨瓜洲渡》:驱车过大江,翘首望家乡。风雨瓜洲渡,云烟最断肠。

《思故乡》:花动扬州路,风轻四月途。名城春色好,情满瘦西湖。

附2

冯其庸诗作,读纪宝成先生的《岁月诗痕》,其一:岁月诗痕感慨深,风风雨雨入长吟。诗人别有关情处,况复诗魔苦纠寻。

其二:地覆天翻岁月稠,狂风恶浪势吞舟。千秋史笔董狐笔,几曲哀歌动九州。其三:千年古国焕青春,四海承平起乐钧。多谢诗人诗笔健,和谐长曲续诗痕。通讯员 扬诗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王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纪宝成扬州诗词集《月是故乡明》首发,“江苏老乡”冯其庸曾写序激赏作诗应和
纪念风雅盛事“红桥修禊”,“今日扬州”主题诗词开始征稿
江苏兴化散文集《故乡渔事》首发 展现里下河水乡魅力风情
逝者 | 冯亦同:一生与南京文学紧密相连
购书、逛展之外,第十三届江苏书展还能“遇”到马伯庸、徐坤等名家现场开讲
一起吟诵江苏文学史上那些“满江红”
典说江苏(59) | “二分明月”为何在扬州
纪念冯其庸先生,中国古典学研究应有“大国学”观
杜甫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网址: 纪宝成扬州诗词集《月是故乡明》首发,“江苏老乡”冯其庸曾写序激赏作诗应和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318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