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余华遇到董宇辉,直播间氛围瞬间不一样了…
原标题:当余华遇到董宇辉,直播间氛围瞬间不一样了…
当余华遇到董宇辉,直播间氛围瞬间不一样了…
9月2日,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华与主播董宇辉以“生活在时间里”为题,在直播间展开对谈,他们从《在细雨中呼喊》里那一句“当我们凶狠地对待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开始聊起,以人文视角和知识碰撞去回顾曾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那个茫然孤独、又光芒万丈的青春岁月。
这样的直播间好像变得跟大家过去想得不太一样了。不是卖货,也没有歌舞,取而代之的是对文学的探讨,对名作的解构,对人生价值的思索。
事实上,短视频平台正在让知识“破圈”而出,成为了无数网友的“平民夜校”。
知识分子成为“新宠”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创作者,在短视频领域,知识分子群体好像比其他人“慢半拍”,但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了“新宠”。
余华参加这场直播时,正逢当晚北京秋雨,而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不仅是他的第一步长篇小说,也是他的奠基之作,更是他后面创作长篇小说的“源头”。
回忆起《在细雨中呼喊》的创作经历,余华坦言,当时遇到了一些挫折。小说初稿写完有十七八万字,前一半他觉得很好,后一半却不太满意。他怀着尝试的心态交给了《收获》编辑部。
编辑的一句话,假如你不是余华,是别的作者,我马上签发。这是这句话让余华觉得自己备受期望,决定大刀阔斧地将初稿后面的七八万字全部删掉,耐着盛夏的酷暑,在不到两个月内重写了小说的最后两章。那段时间余华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写作,写完后将十七八万字全稿誊抄一遍,便跳上火车把稿子送到了《收获》。
《在细雨中呼喊》写到了各式各样的孤独,余华将其总结为一种“被排斥”的孤独。对于他自己而言,孤独有一部分曾来自于自己的作品不被理解、遭受批评的时候。
不过余华渐渐也习惯了批评,如今已可以从容应对。有很多批评纯粹是情绪发泄,“但还是有一些批评对我是很重要的。总的来说,真正靠谱的赞扬和靠谱的批评一样少”。余华愿意把一切交给时间去评判。
对于年轻写作者,余华建议,首先要写,“只能不断地写下去”。第二,要经历。他发现自己的学生中,不少人从幼儿园读到博士,一直没离开过学校。“他们最需要的是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要有把生活经历转化为心理经历的能力。”
看似有些“无聊”的直播,实际上能隔空引起很多人的内心波澜,不仅仅是余华,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在抖音平台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和喜爱,其正在成为知识传播的有力载体。
此次直播由抖音大有学问特别发起。大有学问是由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发起的名人名家知识活动,曾携手莫言、俞敏洪、蔡国强、马未都、冯唐、史国良、吴晓波、刘同、李银河等文化艺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名人作者,创作“有获得感”的直播和视频内容集。
百年后的“平民夜校”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先后创办“校役夜班”和“平民夜校”,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在大写里学习知识文化的机会。
百年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短视频平台兴起,北大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找到了“平民夜校”的新延伸,以公开课直播的形式,让人们可以无门槛地选修北大课程并交流互动,将知识输送到了更远更需要的地方,实现知识普惠。北大的抖音号在过去四年吸引超过800万粉丝关注,更有千万人在线“选修”过北大的公开课。
正如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公室副主任祖枫所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北大的传统。⼀直以来,北大人坚持去偏远地区去进行社会实践、支教扶贫,其实都是为了把知识传递到更加遥远和需要的地方去,这些是点对点的触达。
在他看来,抖音直播帮我们实现了点对面的普及,把北大和社会大众链接了起来,拆掉了地域、资源等有差别的围墙,让人们可以无门槛地选修我们的公开课,实现交流互动。
资料图:北京大学202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北京举行。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2023抖音公开课学习数据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国内高校在抖音累计直播1万场,总时长超过7350万分钟,相当于1.68万节课。抖音双一流大学公开课覆盖率增长至93.2%,一级学科覆盖率100%。共有400位教授、45位院士、4位诺奖得主在抖音传递知识。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位列抖音网友最喜欢的授课高校前三名,云南农业大学上榜第十名。北京大学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货币学》、清华大学的《大学基础物理》,入选抖音网友最喜欢的大学公开课前三名。
一个有趣的数字是,过去一年,抖音用户搜索了超过275亿个知识相关的问题,从量子纠缠到人类基因图谱 ,从宏观经济到儒家思想,从现实世界到人工智能,每一种好奇,在抖音上都能找到答案。这意味着,当下用户已经愈发接受并且习惯通过抖音来学习了解各类知识内容。
为了更好满足未来必然不断增加的发问次数,抖音在8月29日公布了全新的 “抖音知识公开课内容扶持计划”,面向全国高校、教师及知识名人,征集优质知识直播课程内容,并提供流量和运营支持。
据悉,未来一个月,抖音将推出60余场“开学公开课”知识直播,欧阳自远、金涌等10余位院士领衔开讲,泰勒·沙哈尔(哈佛幸福公开课主讲人)、叶嘉莹、余华、彭凯平、作家阿来、中科院研究员曹则贤等超过30位文化名人、科学家加入直播,内容聚焦名校名师公开课、人生选择与发展、热点话题科普等领域。
建起没有“围墙”的大学
近年来兴起的短视频在拓展知识边界的同时,也让“知识普惠”的愿景逐渐接近,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已经建起。
退休物理老师唐守平(@道理学趣味物理实验)、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不刷题的吴姥姥)等在抖音展示趣味物理实验的案例。这些科普“网红”,不仅视频点击量高,且与网民互动热烈,常常引来大量点赞、留言,评论区里更有很多人在不停地刨根问底。
河北大学艺术导论课程讲师何楚涵认为,短视频平台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在抖音,我将上课和文化传播做成了一件事,抖音放大了我作为一名普通大学老师的价值。在这里,我还能做我自己,还能坚守一名大学教师的本分,抖音不仅提供了技术与算法,它更给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传播知识的世界。”
短视频与直播在努力打破知识的藩篱。与其他平台相比,抖音上知识内容的消费群体,没有局限在大学生和年轻人,而是全年龄段消费。短视频和直播让知识不仅跨越了物理与地理的距离,更跨越了时间的距离,让互联网和知识属于所有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进行知识普及、传统文化传播已成规模,且颇具潜力。
“知识文化内容在短视频平台日益增多,既可以拓宽受众的知识面,又给专业人士扩大学科和自身影响力提供了平台。”张颐武表示,专业人士通过生动有趣的直播、深入浅出的短视频可以吸引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对某一个科学领域,某一项传统艺术、技艺的浓厚兴趣,这或将成为他们今后投身相关领域的原动力。
从短视频知识赋能角度出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建议,随着内容池的丰富和发展,知识创作主体需要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保护模式下,优质内容源源不断充分释放。基于短视频的碎片化属性,需要用标签和专题形式聚合内容,结合更多直播授课形式,在互动中进一步释放知识价值。要让知识短视频在趣味性、实用性加持下回归专业性,实践中保持知识的开放性和准确性。
何楚涵直言,视频的书写慢慢已成为这个时代主流的表达方式,它让知识突破“圈层”,让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能够链接起来。短视频不仅是“记录美好生活”,它同样传递知识,传递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每一位知识博主的努力,我们任重道远,我们也责无旁贷。”
文/李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当余华遇到董宇辉,直播间氛围瞬间不一样了…
当余华在直播中遇见董宇辉,在细雨中畅谈小说源头
神仙打架!六神磊磊做客董宇辉直播间,网友: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感受经典的力量!余华、董宇辉首度同框聊《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与董宇辉首度同框,对谈《在细雨中呼喊》这部既年轻又经典的作品
心情不好!董宇辉直播间突变沉默,得知原因后让粉丝泪目!
把直播间搬到黑龙江的稻田旁,董宇辉在黑龙江地头端一碗大米饭……
董宇辉回应被骂“飘了”:自己措辞不对 词不达意
董宇辉直播在线人数不足10万,远不及巅峰引担忧……
董宇辉,你还好吗?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