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说江苏(68) | 解铃还须系铃人:南京清凉寺内的趣问妙答
原标题:典说江苏(68) | 解铃还须系铃人:南京清凉寺内的趣问妙答
金陵清凉泰钦法灯禅师在众日,性豪逸,不事事,众易之,法眼独契重。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法灯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眼曰:“汝辈轻渠不得。”——《指月录》
金陵五景图中的清凉寺 清·樊圻 今藏上海博物馆
这是发生在南京清凉寺的一则禅宗故事。
南唐时,南京清凉寺有一位泰钦法灯禅师,他性情豪爽,平时不太拘守戒规,寺内和尚大多瞧不上他,唯独主持法眼禅师对他很是器重。
一次,法眼在讲经时考问众僧:“谁能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呢?”大家都答不上来。这时法灯刚巧走来,不假思索地答道:“系金铃的那个人可解下来。”
后来这句话就被缩略为“解铃还需系铃人”,成了一句“常言道”流传了下来。我们熟悉的《红楼梦》《蜀山剑侠传》《雍正剑侠图》《围城》,都引用过它。
这则故事里的法灯禅师,年轻时与诗人黄庭坚见过一面。黄庭坚拍着他的肩头对他师父说:“(法灯)骨相清奇,君家汗血良驹也。”
1127年,金人入寇,法灯遣散学徒,杜门面壁。弟子劝他说:“行军打仗的事,关出家人什么事,何至于如此忧虑?”禅师徐徐说道:“河润九里,渐洳者三百步。木仆千仞,蹂践者一寸草。哪有中原失守,而林下之人得宁逸耶?”简单说,就是覆巢之下,岂有安卵?这年农历四月十三日中夜,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圆寂了。
68
【汉语中有52万个词语,我们常用的有一两万,而其中源自江苏的占有相当大比重。从一个一个我们熟悉的词语出发,寻根溯源,可以抵达词语背后的江苏历史,唤醒沉睡已久的文化记忆。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App“微史记”频道、“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上共同开辟“典说江苏”专栏,深入挖掘那些沉睡的江苏文化,唤醒人们的乡土记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典说江苏㊵ | “画龙点睛”的他,还用画救了一座寺庙
典说江苏㊾ | 鸿雁传书,狗也能传书?且看祖冲之留给我们的“黄耳传书” 故事
典说江苏(59) | “二分明月”为何在扬州
典出江苏㊶ | 飞蛾赴火:萧衍的一句玩笑话
典说江苏㊿ | 唐伯虎与“一失足成千古恨”
中国作协国际文学交流中心(南京)落地江苏
第五届中华少年说·夏令营季江苏站启动
文化杂谈|《江苏文库》,经典永流传
《长安三万里》中,有哪些江苏文化元素
《江苏文库》: 三千册典籍蕴藏江苏记忆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0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