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为“面包与玫瑰”而奋斗,带来更美好的阳光

原标题:书单|为“面包与玫瑰”而奋斗,带来更美好的阳光

当我们前进,前进在美好的时光

在成千上万个昏暗的厨房和灰蒙蒙的厂房里

我们感受到突然照射进来的和煦阳光

为了要人民听到我们的歌声

面包加玫瑰,面包加玫瑰

当我们前进,前进,我们带来更美好的阳光

妇女的觉醒意味着一个族群的崛起

在别人体息的时候

不再有苦工和临时工在辛苦劳动

我们要分享生命的荣光

——詹姆斯·奥本海默

《面包与玫瑰》(节选)

1909年3月8日美国街头游行妇女

1909年,上万名芝加哥、纽约的女纺织工在美国街头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她们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当时有人提出了Bread for all, and Roses too(面包与玫瑰)的口号,面包代表经济保障,玫瑰象征生活质量。而正是这一口号启发了美国诗人詹姆斯·奥本海默,以此为题创作了一首诗歌,于1911年12月发表于《美国杂志》。诗歌不仅道出了女性的困境,女性为了自身温饱、利益而奋斗,也表明了女性渴望“玫瑰”——精神世界得到满足。

本次书单,阿光和友社的伙伴们带来16本女性主义好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多重围度,进一步了解女性,理解女性。

面包与玫瑰,本就属于女性,为之而奋斗前进,带来更美好的阳光。

内容简介:16—17世纪的欧洲及其殖民地,无数妇女被当作“女巫”杀害。为什么猎巫运动主要针对女性?新时代针对女性的暴力浪潮为何再度席卷全球?作为女性,她们到底对谁构成了威胁?又该如何抵抗?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针对女性身体与制度性暴力的新高潮,这种暴力的激增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扩张同时发生的。上野千鹤子的理论导师,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灵魂人物费代里奇在本书中研究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描述了其对女性与社区的影响。她让我们看到,原来“圈地运动”不曾终结,“猎巫”从未消失,对女性的迫害始终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必要条件。

内容简介:“知情同意”就可以避免性侵害了吗?少生或不生孩子就能重新掌控我们的生活吗?从医美、代孕到基因编辑,身体改造新技术满足我们的欲望,还是让我们沦为资本牟利的试验品?

本书围绕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身体改造展开,作者首先回溯了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我们的身体如何通过不同形式的胁迫,被转变成工作机器。这一过程充满了残暴,而女性更是遭受了双重的机械化过程。上野千鹤子的理论导师,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灵魂人物费代里奇告诉我们,资本主义把人的身体变成机器,将我们与彼此、与大地割裂。只有超越个体的边界,相互联结、相互依存,才能重拾我们身体的本领,收回我们集体的力量,才能决定我们想要的生活。

内容简介:本书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如何解释欧洲近代初期数十万“女巫”被处死?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针对妇女的战争同时发生?通过回顾这段300年的历史,费代里奇表明:猎巫运动是资本主义对于社会再生产合理化的过程体现,对女性生育和身体的控制(以攻击女巫为代表)是资本主义实现原始积累的关键步骤。

《凯列班与女巫》以女性视角对话马克思的原始积累学说和福柯的身体理论,对于传统历史叙事和理论范式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内容简介:入选20世纪最重要的100本社会学书籍,被誉为《第二性》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作品之一。《父权制与资本积累》是德国社会学家玛丽亚·米斯的代表作,也是改变西方女性主义范式的经典作品。米斯批判了资本主义父权制在身体、生育、劳动、思想等多重领域对女性的剥削。她发明了“家庭主妇化”概念,道破女性、自然、殖民地作为剥削对象的同质性。从中世纪“女巫”到当代女工,女性一直是资本贪欲下的最大受害者。

内容简介:家里牙膏、卫生纸快用完了,阳台的衣服早就干了,只有你注意到;开会时负责倒水,洽谈时微笑迎合,是你的责任;当你终于忍无可忍,发火时还要纠结会不会惹人不快……

这些天生就是女性的事吗?为什么女性做这些就是“应该”,男性做却是“帮忙”?《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揭示了传统社会规训下失衡的情绪劳动真相,并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把女性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中面临的不可言说的困境剖析得鞭辟入里,是霍克希尔德之后,为情绪劳动正名的最新力作。

内容简介:性别偏见、身体暴力、母职惩罚、生育困境……女性为何总是遭遇不公?又该如何突破性别困境?一部揭示女性有关自身的观念如何被父权社会所误导,并逐渐失去权力的跨文化研究之作。

书中博引大量案例,通过人类起源追溯“厌女的根源”,从女性的身体、历史、宗教等角度讲了女性权力诞生和剥夺的进程,也解答了许多深层的疑问,把许多对女性的不解、恐惧、暴力、剥夺的原因进行了考古和归纳。本书不仅修正针对女性身体部位的父权偏见,也重新申明,性别特质是赋予女性权力和自身权力的源泉。

内容简介:考特妮·琼格是一个选择哺乳的母亲,在与其他年轻妈妈交流哺乳的经历时,她看到了在母乳喂养被上升为公共卫生问题的背景之下,母亲们遭遇的各种困境。于是,她广泛研究大量文献资料,走访医学专家、研究人员、母乳喂养倡导者和十数位母亲,完整展现母乳从个人选择演变成道德义务的过程,呼吁社会各界关于母乳喂养的讨论回归理性,卸下母亲们的道德枷锁,将喂养方式的选择权归还母亲。

内容简介:作者打破传统的欧美中心主义模式,从全球性视角切入,以梦想、思想、空间、物品、外表、情感、运动、歌声等关键词为研究聚焦点,以点带面,绘制了纵横两百多年、跨越世界各大洲的女性主义全球史。既呈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女性主义观点与女权运动,也密切关注那些为性别不平等而奋斗的个体女性的人生。通过放大曾被忽视、被淹没的声音,绘制女性主义的世界性图景。

内容简介:看似光鲜的幸福家庭背后,却是无尽的寂寞和空虚。这些日本都市中产阶级家庭的平凡主妇,她们将全身心奉献给家庭,让作为“企业战士”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速奔跑,支撑起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却没有人看到她们的痛苦,这痛苦里有无尽的等待、无助的寂寞,还有无能为力的忍受。不想在临终时为“我这一辈子都在干吗?”而懊恼,试图活出自己的妻子们,她们的“革命”是否能成功呢?

本书不仅描写了夫妻家庭生活和企业社会问题,还引入了心理咨询师的精神分析,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了几位采访对象婚姻危机的成因,包括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问题的心理根源,犀利有趣。

内容简介:《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四卷回忆录的第一部。

波伏瓦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保守的中产阶级家庭,早慧的她酷爱阅读,很早就对自己的性别和身份的独特性有了意识。随着家道中落,波伏瓦必须工作赚钱,她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获得了通向独立的宝贵钥匙。正当波伏瓦获得自由,以“做我自己,我愿意开始这伟大的历险”的志向走向广阔世界时,好友莎莎却溘然病逝,波伏瓦的青春也随之终结。

内容简介:“书界奥斯卡”企鹅兰登首部女性作家选集重磅来袭!我的笔,就是我的武器!8位先锋女作家短篇代表作品,1幅跨越百年的女性文学图景。将女性主义装进口袋:口袋本+胶版纸+随书附赠伍尔夫海报。让百年经典走向现代:彩虹多巴胺配色+拼贴风格封面。

从伍尔夫的日记到乔治·艾略特的杂文,从《伦敦的春风》到《呼兰河的四季》,从欧·亨利最佳短篇小说奖获奖作《高个儿金发女郎》到国内首次译介的诺奖得主代表作《乔道夫》......8位个性十足的女作家,跨越时空的阻隔,鲜活书写女性生活、情感与命运,与不同时代的女性遥相呼应!

内容简介:天才少女伊丽莎白·佐特个性鲜明,却先后经历无数流言、骚扰。她邂逅了孤僻的科学家“卡尔文”,卡尔文理解并尊重她一系列反传统举动。当一场意外发生,生活的天平再一次被打破,伊丽莎白该如何面对?倔强、坚韧的她又怎样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艰难人生?书中看似是围绕伊丽莎白一个人成长的故事,却也是如她一样第一批思想解放的女性,看她们是如何突破世俗的藩篱,去大胆追求真正的爱、平等与自由,又是如何高歌猛进,勇往直前的!

内容简介:本书重述新文化时期知名的三宗离婚与八段婚姻。作者孔慧怡一反男性中心的传记传统,寻找历史中失落的女性声音,以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讲述朱安、许广平、江冬秀、曹珮声、张幼仪、陆小曼、林徽音的婚恋故事,展现巨变时代中“新”“旧”两代女性波澜起伏的命运。

通过这七个性格、背景各异的人物,本书试图探讨当时女子面对的实际问题,描绘出变革时期下中国妇女的各种面貌。她们的经历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女性“观念,反思五四史观对女性的论述和表达。

内容简介:21世纪的女性,不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职场上,都承受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她们既要照顾家庭、孩子,又可能随时面临中年失业的风险;她们在维持生活的同时,也想要实现自我;她们竭尽全力在妻子、母亲、员工、领导之间自如地转换身份,力图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她们不断地妥协与退让,不断地面临抉择与牺牲,却总能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突破自己、成全自己,展现出作为女性的胸怀、智慧与力量。《自由 由我》从女性角度切入,通过纪实案例,为40+女性直面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内容简介:作者选取了《冰雪奇缘》《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新世纪福音战士EVA》《星际穿越》等多部红极一时的文艺作品,通过这些作品中的战斗少女形象,分析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与文化语境中,女性、女性与劳动是如何被描绘与诉说的。最后指向一个由无数女性的汗水与泪水所铸就的里程碑:女性既不要再被物化,也不想再做他者,一直以来被剥削的女性劳动,是时候被赋予原本的意义与价值了。

内容简介:身为自由插画师的女主人公从首尔搬到小城市,和父亲同住,用作者的话来说,就像“换了一个新室友”。他们有了更大的房子,享受着低廉的物价和密集的绿化,慢慢学习如何重新相处,如何在原本岌岌可危的父女关系中寻求缓和点。作为代价,他们也要忍受小城市的寂寞和匮乏,见朋友一面变得很难,几乎没有什么娱乐,爸爸开长途火车赚取生活费,经常早出晚归,而女主人公也要面对自由职业者们都面临的挑战——保持规律的作息。

这部作品中展现出的琐碎日常,恰恰是忙碌、麻木、焦虑不安的都市群体最需要的慰藉。女主人公的困境映射出时代的痛楚,人们在自我怀疑和信心满满之间徘徊,在满足于渴求、躺平与内卷、空虚和忙碌之间焦头烂额。

——在这里看我们的新书喔(<ゝω・)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书单|为“面包与玫瑰”而奋斗,带来更美好的阳光
每一个奋斗姿态,都将定格为精彩
《了不起的面包》:人类文明像一场争夺面包的游戏
陈馨雯: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
【搜狐有好书】带本好书去旅行丨人文游记与探索自然主题书单
谭利华与北交献上“缤纷玫瑰”
爱情与现实的碰撞:爱情、面包、时间、孤独
用奋斗敲开幸福的大门 ——读《幸福是奋斗来的》有感
大学生买玫瑰送备战考研学子
相比青涩的柠檬,显然成熟的玫瑰更迷人!

网址: 书单|为“面包与玫瑰”而奋斗,带来更美好的阳光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377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