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控制的目的(上)

原标题:关于精神控制的目的(上)

邪教是一种社会病理文化,是反社会现存体制而形成的一股力量,对民众的身心健康、民族的素质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一、剥夺人的正常思维能力

邪教邪之所在就是禁锢人的思想,从而使人无法辨别真伪,这样就等于控制住了信息入脑的第一道关口——感觉。感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在认识过程中担负着分析事物的任务。人们通过感觉从外界获取信息,认识和分辨事物的各种属性,然后在大脑知觉系统中分析和加工这些信息,并与已经存贮在脑内的既往信息和现实的社会信息进行对照,从而产生对外界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因此,人认识世界的过程是在感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也是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令人无法忍受。

1953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W.H.Bexton)等人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完成了世界上首例“感觉剥夺实验”。把大学生志愿者置于极少有刺激作用的实验环境里,放置在被剥夺了光、声、触觉等的房间内,使其极少产生感觉,并要求志愿者停留的时间尽可能长久。每人每天在实验室里可获得100美元的高报酬。实验结果表明,尽管有高额奖励,却很少有人愿意接受2至3天以上的感觉剥夺实验。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在感觉被剥夺的实验期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连贯、条理不清、逻辑混乱、反应迟钝、情绪烦躁,甚至有的还出现了幻觉、神经症状或恐怖症状。一些志愿者从隔离室出来后,在描述其感觉时说:“我的思想似乎像一团棉花浮在身上”“物体看上去是弯曲的”“物体似乎在动”等。用脑电图记录这些志愿者在隔离前、隔离时以及隔离后的脑电活动发现,在隔离一段时间之后,其脑电图出现一种慢波,这种慢波通常是在成人睡眠时出现的。主要脑区活动的节律频率也变得缓慢了,这说明大脑皮层的功能被抑制了,这种抑制使人接受信息和产生感觉的能力下降,无法形成正确的分析。此后,在美国、英国和中国多次重复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中,都得到了类似结果,证明感觉的丧失会严重地影响人的认知过程,特别是思维过程,并波及情感和意志状态,造成心理功能紊乱乃至行为失常现象。

邪教活动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排他性,“法轮功”要求习练者在一种安静和闭锁的环境里“练功”,给予其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极其单调,隔断他们与家庭、他人和社会的联系。这种“练功”场面类似于感觉剥夺环境,“练功”状态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自体的感觉拘禁状态,其目的是控制习练者与外界环境的交往。

邪教操纵者知道,习练者与社会联系得越少,就越能符合邪教所培植的信念和行为要求,就越能在习练者的意识中制造与社会其他成员不相适应的知觉,并以习练者的这种知觉来维护邪教圈子的稳固性。(未完待续)

据中国反邪教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关于精神控制的目的(上)
家长的控制欲
丁泽仁发文道歉,称站姐企图通过精神控制,限制其人身自由
“二舅”的故事里,藏着走出精神内耗的秘诀
视点 | 上合组织元首峰会今将线上举行,“上海精神”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命运共同体
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
和美天下——中国器乐的生命精神
让自己活出价值,就是活着的目的
喜欢一个人,是控制不住的,深爱更是
爱情和控制欲是不同的

网址: 关于精神控制的目的(上)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378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