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何谓故乡(一)

原标题:特别策划|何谓故乡(一)

特别策划|何谓故乡(一)

□杨玉东

所谓故乡,就是祖先在迁徙途中,人困马乏,偶尔发现一处风水之地,万木峥嵘,依山傍水,风清月明,鸟语花香。

就这吧。于是拴住骡马,支起炊具,放置农具,嘱咐小儿,安顿下来,不走了。这就是晚辈眼中的故乡。

孩提时代,懵懵懂懂问父亲,老家何处?

父亲答曰:“怎么说呢?街南有颗一搂粗的枣树,树边的那处老宅,那是你爷爷留的房子,就是咱老家。”

“这以前呢?”我又问。

“再往前数,就是咱村的老祖,咱们这个家族来到这个村子已经是第六代人了。”

“还有呢?”

“再往前数,是在南边邻近乡镇山里的一个村庄。那里曾有咱的家庙,村民大部分都和咱一条根,一个姓。一位老辈的手里还有咱的家谱。老辈们说,祖先迁到那个村后当年种麦子,秋耕夏收,丰收了。打完麦子后把麦秸摞麦场上,然后就回老家看望爹娘去了。等回来,掀起麦场上的麦秸,惊呆了!下面全是山鸡下的蛋,密密麻麻的,数不清!感觉这真是个好地方!就祖辈住下了。”

“再说了,就是祖辈们传说的,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据说,咱们这的人都是从那迁移过来的。小脚趾是两半的……”

我拼命地扯下袜子,看我的脚趾,并未发现自己脚趾是两半的。于是疑惑了好多年才明白,传说就是传说。但若干年后到山西上学,偶然的机缘去了洪洞县的大槐树,在写着祖先姓氏的牌位前,还是虔诚的烧了炷香,磕了几个头。

去年冬,上天吝啬的近乎苛刻,或阴或雾,始终无雪,干冷干冷的。让人等得有点不耐烦。前些日子,孩子感冒,凌晨两点许,突然发烧不退,用药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急送医院治疗。

医院的走廊长长的,摆满了临时加摆的病床,挂满了琳琅满目液瓶,挤满了各个年龄人群,散发着医院特有福尔马林味道的。

迅速穿越后,终于在医院三楼的医生办公室找到了值班大夫。一时,焦急,紧张,陌生,冒昧,难堪充斥着我的神经。

突然眼前一亮,医生是个80后男孩,温和,清新,阳光。完全没有其他医生惯有的冷漠,疏远,冰凉,阴郁。

还好。

有点亲近感后,随口问了句,家是哪的?

居然是邻近乡镇的那个故乡,也就是父亲曾经告诉我的祖辈们的第二个歇脚地方。

继续深谈,我和他的父亲在家谱里是一个字的辈分。

“按辈分,我应该喊你叔了。”男孩似乎也有了点感觉,眼神在白大褂的映衬下格外的明亮。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男孩给我细数了家里成员的状况和自己的历程。

谈话间,干净、利落地给孩子诊了病情,处了方子,然后用了药。心终于落地了。

寒冷的冬夜,莫名的激动,由衷的感动。

那个在我心中一直是个抽象的概念的故乡,在特殊的情景中,居然引发了和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悠远的共鸣。

中秋月圆,带着孩子回老家祭祖。我指着在绿树掩映中诉说悠悠往事的老宅,对我的孩子娓娓道来,“这是爸爸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咱的老家。”

孩子一脸茫然。自呱呱落地以来,她的生活怎么也和这座莫名其妙的散发着上世纪气息的老宅子联系不起来。然而,一种文化的牵连,一种乡土的牵连,一种情愫的牵连,无可避免地在幼小的心中播种,萌芽,某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环境,会发疯样的生长,蓊蓊郁郁,不可遏制。就像医院里我遇到男孩医生的境况。

所谓故乡,其实是驻扎在每个人心里的精神圣地。离去得越远,思恋的乡愁愈浓。远行的旅途,就是精神上归家的回眸。

或许是余光中眼中的浓浓厚厚的乡愁,还是鲁迅心中无法释怀的故园,还是余秋雨笔下祖母般的老宅?

大雨初霁,艳阳缤纷。上路了,还是忍不住回眸。

作者简介:

杨玉东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理论宣讲专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北方工业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新乡学院、安阳工学院兼职教授,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特别策划|何谓故乡(一)
何谓文化?
1976年,一开国少将企图策划武装动乱,事后被解除一切军职
今朝美术馆十周年特别策划-惟美无界-当代朝鲜油画精品展·上海
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 我和读书的那些事儿
李宇春的青春小问答丨新京报文娱五四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 我们需要和年龄和解吗?
青春奋楫——扬子晚报/紫牛新闻五一特别策划
六一特别策划:治愈 | 曹文轩评殷健灵与她的新作《帆》
线上短片展映 | 故乡不可归,他乡不可留

网址: 特别策划|何谓故乡(一)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378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