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书市上,茅奖得主乔叶带读者走进《宝水》的世界

原标题:地坛书市上,茅奖得主乔叶带读者走进《宝水》的世界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长篇小说《宝水》读者见面会日前在地坛书市主舞台举办。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和《宝水》作者乔叶进行了真诚的分享,带领读者走进《宝水》的世界。

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宝水》是乡土中国现代化的文学书写力作,生动呈现了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冬—春,春—夏,夏—秋,秋—冬,四个章节如同一幅长卷,在四时节序中将当下的乡村生活娓娓道来。“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界有着无上殊荣的奖项,乔叶《宝水》荣获茅盾文学奖意义非凡。”韩敬群表示,“对于北京来说,意味着自从上一届徐则臣的《北上》获奖之后,北京市连续两届获得茅盾文学奖。此外,对于女性作家的写作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因为距离上一次女作家迟子建荣获茅盾文学奖已经整整十六载。而特别幸运的是,无论是《北上》《宝水》,还是《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后获奖的。”

“女性化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回归的过程。”乔叶坦言,“之前我还不时地有男性叙事角度或中性叙事角度,如今几乎全是女性角度。也许对很多女作家而言,进行女性化写作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原点选择,可对我而言,这却是一种命中注定的返程。”她说,在《宝水》中写了许多女性,她深爱她们每一个。“同时,在我心里,宝水村和福田庄这些村庄也都是女性的,土地母亲、乡村母亲等等。”

茅盾文学奖评委翟业军评价,“《宝水》复现出一个复杂的、不可以一言以蔽之的乡村。”《宝水》是关于太行山里宝水村的故事,活色生香,精微隐秘,质朴深情,有读者表示,“读懂《宝水》,就读懂了家乡”。韩敬群谈到,“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本关于每个人和自己的故乡、和自己老家关系的书。一个人只有离开过故乡,才能真正拥有故乡”。

《宝水》关注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即人和故土,和过去,和过去的自己的关系。在宝水村清爽而又踏实的环境中,小说的主人公地青萍得到了治愈,逐渐释怀了父亲当年的意外,对乡村、对老家不再耿耿于怀。关于“老家”,乔叶在《宝水》中这样写道:“什么是老家?老家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在世的老人在那里生活,等着我们回去;去世的老人在那里安息,等着我们回去。老家啊,就是很老很老的家,老的寸步难行的家。于是那片土地,那个村庄,那座房子,那些亲人都只能待在原地等着我们回去,所谓老家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啊。”

谈及《宝水》的创作历程,乔叶与读者分享《宝水》创作背后的故事,讲述自己跑村和泡村的经历,她坦言:“迄今为止,这是我写得最耐心的一部长篇小说。我在忐忑中一次次奔向这些村庄,去的次数越多我就越知道:只有走到乡村内部去仔细端详才能发现,它蕴藏的其实是一部怎样丰沛丰满的小说。乡村正在发生巨变,而所有的巨变都必须附着在细节里。这细节又由无数平朴之人的微小之事构建,如同涓涓细流终成江河,其中的每一滴,皆为宝水。”

在读者互动环节,有小读者困扰于怎么写作文,乔叶坦诚地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如果说我有一些写作上的经验,我觉得孩子们写东西,要写小不写大。因为小事是最真切的。生活中有很多像针尖上的蜂蜜一样小而甜的爱,这种爱是能实实在在接触到的,发现这种爱,表达这种爱就很好”。小中藏大,滴水藏海,从身边的小事写起,这是作家乔叶的写作建议,也是《宝水》的创作经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长篇小说《宝水》读者见面会举办 乔叶分享创作历程
专访新晋茅奖得主乔叶:写作的本质是回忆,命中注定要写《宝水》
乔叶《宝水》:自觉的女性写作视角
新晋茅奖得主乔叶:当一个i人作家获奖后
京城作家谈地坛书市情缘
地坛书市9月8日至18日回归
乔叶:《宝水》不是主旋律命题作文
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乔叶、徐则臣、刘亮程等茅奖作家谈与《十月》的缘分
北京出版集团两千余种出版物亮相上海书展,新晋茅奖作品《宝水》成热门图书
新晋茅奖作家乔叶:作品自有命运丨面孔

网址: 地坛书市上,茅奖得主乔叶带读者走进《宝水》的世界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389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