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商山早行》:梦里不知身是客

原标题:温庭筠《商山早行》:梦里不知身是客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故乡一词,古人和我们现代人的字典里解释是不一样的。

现代人,一提起故乡,有两个符号会浮现:一是乡村生活,二是童年生活。

故乡更多代表着旧友故知、童年的美好记忆。时间是线性向前的,故乡也只能回味。现代人的故乡除了审美意义,没有更多实际的功用,和日常生活并不发生直接关系。

现代人即便有机会回到故乡,又能得到什么呢?传统社会的家园、田地、祖先、宗族都随之消失,鲁迅回到故乡还能见到儿时的玩伴闰土,今天的人回到故乡,即便见到了儿时玩伴,也很难像闰土与迅哥那样还在彼此发生关系,即便只是一句冷冷的“老爷”。

也就是说,现代人的故乡是起点,是过去式,是帮助箭发力的弓弦,人生方向是离故乡越来越远。

而古人的故乡,是起点,也是终点,是过去,也是未来,生命就此连接成一个圆形。故乡不仅仅聚拢着个人情感,还是古人的生命归宿和价值意义,附带着家族的兴旺和土地的责任。也因为故乡的存在,古人和今人对生命的理解是不同的,今人对未来的不确定,也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恐惧,古人知道自己最后要去哪,就是回故乡,落叶归根,这是古人对于故乡情感的“重”。

温庭筠的这首诗,说的是这种“重情”背景下的离乡之苦。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古代交通不便,远行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晓行夜宿。一大早赶路,趁着天色还亮的时候就投宿旅店。首联直接写出发的场景,春天的早上,万物还在沉睡中,驿马脖子上的铎声划破了清晨的平静,要上路了。“离乡”和“回乡”的路是不同的,回乡是“归心似箭”路越来越短,而“离乡”则“黯然销魂”,路越走越长。

一句“客行”,几多“凄凄”。诗人是“客”,这里是旅途,不能久留。当自己是主人的时候,对客人会热情邀约,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当自己是客人的时候,没了这份情,唯有离开故乡的悲情。

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表面看就是早晨的一个场景描写,平淡无奇;但十个字,是十个名词,在无情中绘制了一幅意味深长的长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有早起、有偏远、有清冷、有孤寂、有耳闻、有目睹,有抬头望,有低头看,有静的像停止的瞬间,有雄鸡一唱天下白,是一幅流动的行旅山水图。

诗人没有写自己的心理状态,但这10个字的景物下,尽管“客行”的面目看不清,但我们读了会走进诗人的心中,会回想起自己在路上的那个寂苦时刻。

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桥上是霜,山路上落满了槲叶,这都是低头看到的景象。人类和其他生命的不同,是会通过联想把两个不相干但形式相近的事物联系起来,“借物咏志”,树木落叶、天降寒霜会让我们联想到生命的消亡,铺满一地的落叶和寒霜,证实了诗人此刻的失意。

路远且长,总是要行且将至。当迈开第一步的时候,眼睛就不再看脚下,而是平视看着前方。这时失意的落叶不见了,“枳花明驿墙”,料峭的春天早晨,一朵朵小白花,开放在驿站外的墙上,失意被这一点点花冲淡,前方也被照亮了一些,“槲叶”和“枳花”会是凑巧出现在诗人的面前吗?并不是,这就是诗人视角的奇特之处,随着诗人的心情,他选取了代表不同心情的符号,离开了诗人的视角,槲叶绿了又落,枳花开了又败,没有什么特别。一旦加上诗人的视角,便成为他思绪的两部分。是因为他思绪有了“落”和“明”,他才发现了“槲叶”和“枳花”。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当我们以为诗人说的“枳花明驿墙”是对前路那微小的期盼时,诗人又骗了我们,他的“开心”不是来自于枳花预示的未来,是他回想起了昨夜在驿站做的一个梦。

这是一个倒叙的故事,前三联全部写的是当下客行即景,但最后一联追溯了昨夜的一个梦,恰恰是这个梦,让这次“客行”在读者心中更加怆悢和回味。

在商山驿站中,诗人做了一个梦,梦到了自己的故乡,梦到了那满池塘的野鸭子和凫雁。这个梦有多美好,眼前的客行就有多苦涩。诗到此戛然而止,留下了我们和诗人无穷尽的怅然。

杜陵是都城长安附近的一个地名,因为历史上温庭筠这次离开故乡是被贬出京,又因为商山曾经有名士隐居的典故,有人会认为,这是他思念曾经在京城的仕途名利,对被迫离开政治中心感到失落,在到达商山时有感而发。这样理解有它的道理,但恰恰这句“凫雁满回塘”让我更倾向这就是一首思乡的诗。

温庭筠是名门之后,年轻时才华出众,但却因家道中落早早离开了故乡山西太原,幼年时就随着家人一直在客居他乡,直到12岁那年,温庭筠父亲生前好友当上了刑部尚书,对温家施以援手,带温庭筠至杜陵这个地方和自己家儿子结伴共读。在杜陵,温庭筠与这位年龄相仿的孩子成为了至交好友。

什么人会梦到池塘野鸭子和大雁呢?在梦里,他在干什么呢?

诗人回到了少年时代。

杜陵既是他的一段美好生活,又有他珍视的发小友情,这里是温庭筠的心里故乡,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童年之后,他第一次有了安定下来的生活,杜陵的日子虽然不长,但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杜陵游客”,可见他对此地的重视。

多年之后,他仕途失意时,回想起来的,恰恰是那段最安定的时光,他希望自己就是那满池塘尽情嬉戏、不知时光的雁群中的一只,留在杜陵。

梦有多甜,醒来就有多苦,这就是这首诗的魅力。

十八花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沂蒙霞客行 太白楼上谒李白
燕台一望客心惊,很多七言律句,可以看作五言句加了2字关系语
傅山散佚戏剧《穿吃醋》的线索
憨山自叙年谱第25集,憨山回家探望父母,洪氏开心乐个不停
越是容易走霉运的人,越会有这两个“习惯”,早改早转运
疑商夫妇:最大的安全感,是有你在身边
农历七月即将来临,不可不知的“鬼月”禁忌!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在灵台方寸山给孙悟空指路的樵夫是谁?其实来头很不小?
耀客传媒发声明 称冒充工作人员的博主已道歉

网址: 温庭筠《商山早行》:梦里不知身是客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41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