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 新华纵横(成品)

原标题:2023年9月15日 新华纵横(成品)

【标题】2023北京文化论坛:让中华文明在传承创新中走向世界

【字幕】9月14日至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在北京举办,年度主题为“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

开幕上,导演张艺谋以《从文化传承到一起向未来——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诠释》为题,讲述了他对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

【同期】导演 张艺谋

北京文化论坛是文化领域的一场盛事,体现了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体现了北京作为世界文化名城的格局与胸怀。今天我们相聚北京文化论坛,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我们都赶上了好时代。丰厚的文化土壤、深厚的历史文脉、蓬勃的时代活力、活跃的青年力量,这一切必将汇聚成坚定的文化自信。

【字幕】国内外嘉宾齐聚千年古都,共同探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

【同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范迪安

今天我们就要特别把中国美术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形式的创造传承下来,弘扬起来。北京美术家协会这些年就连续组织画家们深入到工地、各个研究场所、各个劳动的田间地头,去描绘我们这个时代作出奉献的劳模、英模,用丹青画卷来描绘中国社会发展的恢弘气象,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北京文化论坛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搭建起宽阔的立交桥,形成中外文化交流。这些年,我和许多重要的美术馆合作,来策划组织一些大型的国际性的艺术双年展,把双年展的主题和城市发展的主题更加契合地形成表达。世界公众通过美术这种不需要翻译的形象、画面、场景来认识当代中国,了解今天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和奋斗。

也就是要把我们自身传统的许多重要的资源,能够和今天的时代主题联系起来。用时代的主题,用我们富有传统美学精神的语言来进行创作,由此能够构成我们今天文艺创作的中国气派。

【字幕】近年来,国家大剧院在“艺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突破,在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同期】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宁

我们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双演模式,就是线上演出和线下演出。通过线上这种演出模式,它可以让更多的群众来了解艺术,认识艺术,热爱艺术。那么我们现在每一期线上节目,观众的点击量能够达到2000万。这样就对于艺术的普及和艺术的传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作为线上的节目,作为高清技术的转播,那么对于艺术家来讲,对他也是一个新的挑战。那么要求他以更强的能力、更强的水平来展现他的表现方式。

搭建了这个(线上演出)平台以后,既是一个文化平台,又是一个科技发展的平台,会有更多的新技术要考虑到未来和文化相融合。我们现在也和很多的科技机构来进行合作。他们把他们的一些科技的、一些新的研发的产品拿到这个平台上和文化(进行)结合,对于推进科技也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在这几年,我们在做我们的线上播出的时候,那么向全球来播出,有上百个国家观看了我们播出的这个效果。有上千万的国外的观众看完了以后,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个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今年对于国家大剧院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年份,它也会为大剧院创造一种新的发展格局,那么就是我们“一院三址”——有国家大剧院的总部,还有我们国家大剧院的北京艺术中心,还有就是我们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和台湖舞美艺术博物馆。那么这“一院三址”在今年我们整体运行了以后,将会成为国际重要的文化平台的一个代表。因为我们的总面积将会达到40万平方米,同时我们的室内剧场和户外剧场将达到11个。

那么这个其实为国家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更美好的前景,当然也给我们一个重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把这个大的平台,我们更好地去运用起来,更好地发挥国家文化平台的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字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使命。如今,数字化文化服务为这一事业带来了新活力。

【同期】故宫博物院院长 王旭东

近年来,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以“学术立院”理念为核心,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研究,让故宫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得到完整阐释。以数字科技为支撑,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全方位立体覆盖的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以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活力为根本,充分挖掘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我们启动“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为多元文明间的理解和对话搭建了交流平台。我们还启动了“太和学者计划”,搭建国际化、开放式、合作型的学术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学者,并邀请来自境内外的专家学者到故宫博物院开展学术研究。这样能够持续地、深入地开展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字幕】近十年来,我国文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对外交流让文博事业的发展更具活力。

【同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王春法

(中国国家博物馆)过去的几年里,(在)“让文物活起来”方面做了很多探索。第一,我们让更多的文物从库房里走出来,举办更多的优秀的展览,国家博物馆真正地变成了一本立体化的百科全书。第二,我们在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方面,我们以文物藏品数字化为抓手,通过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自主学习、迭代提升,让我们更多的文物藏品向云端拓展,向线上延伸。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比如说两位“数智人”,一个是“艾雯雯”,一个是“仝古今”。那么以他们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传播的媒体形象,进行向社会的传播、推广。

【同期】作家 王蒙

一个好的文化生活,就是让老百姓能够成为文化生活的享受者,成为文化生活的参与者,成为文化生活的受益者。我们谈起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我们离不开诸子百家,我们离不开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我们离不开从古代的吴道子一直到今天的齐白石,我们离不开古代的多少乐曲,《高山流水》也好,《十面埋伏》也好,更离不开咱们戏曲上的了不得体量的文化遗产。这么好的文化产品,不但对现在的人民,对于外国的朋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能拿得出中国文化的魂来,而且还要给后代子孙也能留下我们的真正的好的文化产品。

【同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范迪安

北京文化论坛为交流展示新时代中国文化文艺的创新成果提供了宽阔的平台,形成了北京文化论坛面向全国乃至面向全世界,在文化上的北京声音、中国声音。

制片人:李杰

编导:李宗胤

记者:孙蕾

统筹:王健、张旭东

片头制作:夏勇

监制:张平锋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2023年9月15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6月11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6月27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7月17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5月17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8月29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2月22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5月24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5月7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4月16日 新华纵横(成品)

网址: 2023年9月15日 新华纵横(成品)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443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