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如何与世界对话?莫言梁晓声刘庆邦等名家这样说
原标题:中国文学如何与世界对话?莫言梁晓声刘庆邦等名家这样说
新时代的中国文学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更好地反映当下?如何积极“走出去”?9月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人”分论坛上,围绕“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莫言、梁晓声、刘庆邦等著名作家与中国文学译者、研究者展开圆桌对话。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学只有和家国、民族共振,才能彰显其价值。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说,在开展中国叙事时,他的态度比较开放,他认为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来讲好中国故事。
著名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庆邦更关注“为谁而写”这一问题,他认为文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人文价值。“虽然写作不是对象化、不是盯着哪个人写的,但是我们心里要有读者,要尊重读者。”
著名作家、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认为,好的文学可以跨越时代,作家既要关注当下,又必须不受当下束缚。“讲故事是作家的职能,但他们的最终追求,是通过艺术手段和故事来表现人性,塑造栩栩如生的、具有独特价值和个性的人物。塑造人物、刻画人的情感、描写人的命运,任何一个搞艺术的人都应该把它当作孜孜不倦的方向。”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文学被翻译成世界各种语言的数量大大增加,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引人瞩目。对于这一客观事实,参与对话的嘉宾都有切身感受。他们认为,要想把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经典推广到全球各地,必须加强作品译介,做好海外传播。
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教授、俄语语言与文化中心主任杜布阔娃·奥莉卡与荷兰翻译家施露从事中国文学研究与翻译工作多年。在她们看来,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较强的多元化,不同背景的作家创作了大量不同题材、风格的作品,展现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丰富性,她们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很享受这种趣味。因此,要珍惜和发扬这种多元性,给作家更大的空间。
“我们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放在全世界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才不比国外差,可是他们不知道!”梁晓声直言,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外国文学的中译之间存在不对等的情况,中国作家有很多好作品不为海外所知。他建议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译者的中国文学素养,拓宽他们的翻译视野。
“版权经纪人和外国出版社需要中国方面多提供帮助和支持。多向我们推荐,哪些作品最值得翻译、最吸引读者;如果出版社对某本书感兴趣,能够迅速找到版权方;以及在金融方面多提供赞助。”施露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文学如何与世界对话?莫言梁晓声刘庆邦等名家这样说
莫言、梁晓声、刘震云一同亮相 对话基层作家
莫言、梁晓声、刘震云:文学走得更远的地方
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第二届中青年作家国际传播高研班成都开班
对话莫言:每个故事都是一粒种子
莫言、王安忆与陈思和对话 莫言:写城市或农村最终是写人性
如何推动中国文学更好“走出去”?第二届中青年作家国际传播高研班在成都举办
梁晓声:我出门一定带书
北京十月文学月上,莫言、阿来、刘亮程等分享关于“十月”的文学回忆
莫言、阿来等共话“十月”:文学之火因它而熊熊燃烧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