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读经典”系列:徐则臣解析“我们为什么爱读汪曾祺”?
原标题:“名家读经典”系列:徐则臣解析“我们为什么爱读汪曾祺”?
“认识汪曾祺作品需要掌握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很美、很健康、很诗意。”近日,“名家读经典”系列活动的第二期在北京老舍剧场举办。本期邀请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为线上和线下的读者解析“我们为什么爱读汪曾祺”。
本次活动是是“名家读经典”系列活动的第二期,也是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活动之一,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作家协会联合主办,采用线下分享与线上直播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梳理汪曾祺先生创作的时候,我发现像进入一个巨大的迷宫”,徐则臣感慨,汪曾祺出现的时候在整个时代和别的作家都不一样,汪曾祺的作品不仅有中国士大夫传统的影响,西方的现代主义、佛教和老庄哲学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同时他对文学、对时代的思考也很深入。《受戒》是当代文学里非常经典的作品,它跟同时代的其他作品也完全不一样。为深入了解汪曾祺,徐则臣系统地研究了其人其作,并查找了汪曾祺当年对自己作品的相关表述。
“汪先生的作品在很多年里被这么多人喜欢,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小说呈现出来的那样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是什么?他自己的评价是,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徐则臣认为,美也是一种思想,汪曾祺的小说从行文到语言,到整个叙述的方式,都不是那种特别奇崛的,它没有非常起伏的、戏剧化的、有冲突的故事,汪曾祺自己也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而就是这样的小说却吸引了这么多喜爱它的读者,靠的是什么?徐则臣认为靠的是韵味,是作品背后的,作家人格的力量,靠的是作家的人和语言的修为。
运河滔滔,文脉悠悠。徐则臣和汪曾祺两位作家小时候都生活在大运河的边上,他们作品里人物的身上都有水的柔软,也有水的坚硬。“我在写运河的时候会经常重读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因为要寻找那个水汽氤氲的,波涛浩渺的,蒹葭苍苍的,还有人情冷暖的感觉。所以我与汪曾祺先生在文字上有许多共鸣。”
汪曾祺曾说,“小说是跟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很亲切地谈一点你所知道的生活”。在他的笔下,人的生活、人情世故是美丽的、诗意的、恬淡的,无论喜乐悲欢,是否阴晴圆缺,人们都挚爱着生活,也都拥抱着风俗,在风俗中逗趣,于生活中洒脱。“写风俗,不能离开人,不能和人物脱节”,他对于生活的思考融进了小说里面。所以徐则臣感慨,“汪先生非常理解、包容他笔下的众多人物,他没有把小说刻意拔高,也没有把它过度传奇化,同时也不会把自己的小说变成生活的一个对立面、对手或者敌人,他就是如实地写出来自己对生活的感觉”。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我们的文学越来越趋同、越来越同质化的时候,我们如何让我们的文学成为我们自己的文学,让中国故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故事?”活动的最后,徐则臣谈到从汪曾祺的写作中获得的启发,即民族传统对当下写作的重要性,同时将这种启发真诚地分享给青年写作者。
为纪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策划“名家读经典”系列活动,整合作家作品资源,输出优质文化内容,探索文学和出版更多的可能性,推进全民阅读丰富体验。据悉,接下来,“名家读经典”还将举办“张莉:说不尽的《雷雨》”文学活动。(樊金凤、陈寒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名家读经典”系列:徐则臣解析“我们为什么爱读汪曾祺”?
今天我们如何读汪曾祺?茅奖作家徐则臣开了一堂文学课
“名家读经典”系列首期:阿来解读《瓦尔登湖》
“名家读经典”系列活动首期开讲,阿来讲述《瓦尔登湖》
徐则臣:在书房中看世界(名人书房)
“名家读经典”首期开讲《瓦尔登湖》
文化观察: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中青年作家文学作品如何更好“走出去”?徐则臣阿乙支招
张一南解析“读古人”的意义
阿来老舍剧场解读《瓦尔登湖》:喧嚣时代需要这样一本书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