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包容开放,促守正创新

原标题:以包容开放,促守正创新

以包容开放,促守正创新

——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浩

“中华文明厚重多彩、延绵至今,最本质的原因是它既开放包容,又守正创新。”9月17日,在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大学哲学学院(老子学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王中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华文化从远古开始到了近代,其实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谈到包容性,王中江说,从夏、商、周三代文明不同区域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之学的兴起,中国进入了突破时代、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华文化在以后几千年发展的源头活水。

王中江介绍,诸子百家学说比如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现在已成为世界汉学研究的对象,创造性和包容性都非常强。经过东周时代的突破之后,中华文化从汉代发展出经学,到了魏晋时期又发展出玄学。到了唐代,随着佛学的发展,产生许多宗派,这些学派后来传到韩国和日本。到了宋明时期,新儒家的兴起催生出众多学派,比如北宋五子中,周敦颐的理学等。到了明清时期,又有王阳明的心学学派和清代考据学的发展。

王中江认为,在漫长的文明演进史上,中华文化的包容发展有一个自我的主体性和自身的连续性,外来文化被不断地吸收到中华文化自身的体系里,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谈及创新性,王中江指出,人类文明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其实都是通过创新建立起来的,从思想到器物、从制度到文化、从艺术到科技,创造出了灿烂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王中江表示,中华文明创造了古代文明的发展高峰,这种高度发展的文明形态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包容才会开放,开放才会带来不断地创新。但创新需要客观条件,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以包容开放,促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的“守正”是什么?
陈涌泉:守护中华文化根脉 推动戏曲守正创新
变以进,守以敬
夏菲:变以进,守以敬
《守正创新的精神文明》
王震中:守正创新 自强进取 厚德仁爱 和而不同
“守正创新 匠心筑梦”——惠安石木雕艺术精品展启幕
孙晓云:守正创新 书写新时代的新气象新篇章
守正创新唱响红色题材大戏

网址: 以包容开放,促守正创新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546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