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偶奇缘—岭南影偶艺术专题展”在省文化馆开幕

原标题:“影偶奇缘—岭南影偶艺术专题展”在省文化馆开幕

9月17日,2023年“在粤”系列活动第二期:“影偶奇缘——岭南影偶艺术专题展”在广东省文化馆一楼展览厅开幕。本次展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文化馆主办,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梅州市五华县提线木偶传习所、高州市文化馆协办。

“掌中千秋史,驱使百万兵。”木偶和皮影同属傀儡戏,是集文学、绘画、镂刻、雕琢、音乐、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向来有“百戏之首”的美誉。目前学术界主张木偶戏和皮影戏“源于汉代,发展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到了明、清时代已经遍布各地,支派繁多。木偶戏和皮影戏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戏剧文脉,是中国戏剧形成的一个主要源头。

广东省文化馆事业发展部主任李劭侹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岭南地区的木偶皮影艺术是中华傀儡戏中的重要一支,本次“影偶奇缘——岭南影偶艺术专题展”聚焦岭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木偶、皮影艺术,展出广东木偶戏、陆丰皮影戏、五华提线木偶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0余件/套作品。

展览通过图文介绍、实物展示、经典剧目展演等形式,立体展现岭南地区木偶戏、皮影戏的历史源流与艺术特色。主办方期待通过这次展览,展示传统的木偶戏和皮影戏在当代焕发的勃勃生机和无限魅力,呈现岭南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昂扬风貌。

其中,广东木偶戏展出了经典剧目《帝女花》中的主角“驸马与公主”木偶、《张羽煮海》中的主角“张羽与琼莲”木偶、经典角色“穆桂英”木偶,以及现代科技题材的创新剧目《一天零一夜》的主角形象。陆丰皮影戏展出了《哭塔》《哪吒闹海》等经典剧目的角色皮影;五华提线木偶戏主要展出了一组“八仙过海”角色的提线木偶;潮州铁枝木偶戏展出了一组“老生-老相爷”“乌面净-太师”“秀才小生”“闺门旦”等行当角色;高州木偶戏则展出了单人杖头木偶的“生、旦、净、末”经典角色。

展览开幕式现场,主办方还邀请到了来自广东木偶艺术剧院的广东木偶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克勤老师,为家长和小朋友们分享从艺四十多年来的心得感悟。

广东木偶艺术剧院有传下来的三个代表性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张羽煮海》《芙蓉仙子》。崔克勤介绍道,“我们表演这些神话剧,可以在十秒钟内整个舞台变装,像变魔术一样。比如白骨精,可以在一秒钟变脸、变身,还能把翎毛都变上去,一个骷髅在一秒钟啪的一下变成傀儡。”

崔克勤表示,“除了表演这些兼具技术难度和艺术高度的经典剧目外,我们也在积极创新广东木偶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例如新排的剧目《哪吒》,从剧本上就已经很创新了,不是像传统那样讲哪吒的故事,而是通过现代的孩子的经历,融合到历史神话故事中,一下子将古代与现代拉近了。在表演的艺术形式上,《哪吒》不但以广东杖头木偶为核心,而且融入了提线木偶、布袋木偶、皮影等元素,使其有更丰富的表现力。

分享会现场,崔克勤还专门介绍了他的代表作《人偶情》的创作过程。“当时受改革开放的风气影响,整个木偶界都在探索新的表演方式。我们看到粤剧有一个长绸舞很美,就想木偶是不是也可以表演长绸舞。”崔克勤表示,他从1987年开始酝酿,进行了多种表演形式的尝试,打磨了整整一年才终于登上舞台,一亮相就使业界专家和普通观众都眼前一亮。

如今《人偶情》登上舞台已有三十余年,崔克勤表示在这三十多年里,包括退休的这几年,他还在不停地琢磨如何更好地演绎这个节目,使其得到千锤百炼后,艺术性进一步升华。

在分享会的最后,崔克勤老师携徒弟卢杰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人偶情》的表演展示。崔克勤极其精湛的表演艺术令现场大小观众看得津津有味,面对面感受到了木偶戏“人偶合一”“以偶传情”的最高境界,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家长和小朋友纷纷要求跟崔克勤老师和木偶合影。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影偶奇缘—岭南影偶艺术专题展”展出时间将持续到10月17日,2023年“在粤”系列活动还将继续邀请岭南非遗传承人、文艺名家参与其中。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王雅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影偶奇缘—岭南影偶艺术专题展”在省文化馆开幕
第十届大理国际影会开幕
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开启参观预约,“岭南盆景艺术特展”迎客
回顾经典,展望革新 麦卡伦“银幕逐影”艺术体验展沪上开幕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物纹饰专题展在广州开幕
宁波首个“我在文化馆喝咖啡”主题展开幕
“锦绣中华——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广州文化馆8日开展
第七届岭南书画艺术节开幕
原创光影舞台剧《影箱奇旅》融合“皮影+人偶”再现非遗艺术之美
“苍古烁今吴昌硕与海派艺术传承展”在普陀开幕,8幅吴昌硕真迹展出

网址: “影偶奇缘—岭南影偶艺术专题展”在省文化馆开幕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549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