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法律如何融合?民法博物馆这场活动有“画”说!

原标题:艺术与法律如何融合?民法博物馆这场活动有“画”说!

“走到民法博物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在门口的‘律法之门’显示屏里出现的‘獬豸’(xiè zhì)图案。这个图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9月16日的下午细雨微落,在民法博物馆内,一场法治国画培训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国画老师王虹向学员们介绍了与“法”有着深刻渊源的上古神兽“獬豸”。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勇猛、公正,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介绍完“獬豸”的含义,国画老师以“獬豸”为绘画对象,从介绍毛笔、宣纸、墨汁、中国画颜料的特点等基础知识讲起,给大家传授国画的绘画技巧。

此外,还手把手地调整学员们的握笔姿势;耐心讲解色彩搭配的知识;组织大家现场观摩、了解国画线条和色彩的魅力。在国画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法治”在学员们的妙笔创作中生出了色彩斑斓之花,一幅幅饱含笔情墨趣、生动鲜活的国画作品展现眼前。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在逛公园的时候看到了周末博物馆有关于国画的活动,就报名来参加了。”“民法博物馆举办的培训课真好,不仅让我对国画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体会到了法律的魅力。”现场参加活动的学员表示。

据了解,此次法治国画培训课是民法博物馆普法系列艺术活动之一。该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法治宣传有效地结合起来,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既让群众感受到了国画的艺术魅力,又以“画”绘“法”,充分发挥了传统文化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作用,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民法博物馆馆长张俊表示,通过组织这样的法治公益培训,不仅能让群众学习到专业的中国画技法,同时又能够体验笔墨的趣味,边学边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立足于群众的需求,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法治元素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增强群众参与学法的乐趣以及积极性,让法治宣传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入群众心中。

采写:南都记者 潘莹瑜 通讯员 郑嘉纯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艺术与法律如何融合?民法博物馆这场活动有“画”说!
以“书”弘“法”,民法博物馆这堂书法课有“典”好看!
策展与未来:艺术赋能与文旅融合
首届博物馆少年艺术展文“画”交流活动在长沙举办
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即将亮相
鸡动 徐悲鸿画的鸡飞了
敦煌艺术沉浸式画剧展启幕 以“艺术科技”助力非遗传播
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 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百兔迎春”特展启幕
展现天然去雕饰的女性之美 这场原创展今起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开展
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 探秘数字艺术世界

网址: 艺术与法律如何融合?民法博物馆这场活动有“画”说!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555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