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告别“教科书式”展览,如何让年轻人与历史文化“对话”?
原标题:博物馆告别“教科书式”展览,如何让年轻人与历史文化“对话”?
每经记者:毕媛媛 每经编辑:杨夏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所关注和了解。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进博物馆,寻求更深入的文化体验,这也促使着博物馆业与时俱进。中国网络文学也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输出力量,向全球读者讲述中国故事。
9月19日,以“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为主题的2023微博文化之夜主题论坛在郑州举行。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微博将发挥社交媒体放大器的作用,以互联网眼光进一步挖掘城市文化资源。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这场论坛中,中国文化圈的重量级人物以及影视行业的大咖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年轻人“涌”进博物馆,文物也该“活”起来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的宝库,一直以来承担着保存、传承和展示文化的重要职责。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副馆长蔡琴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踏进了博物馆的大门。有了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可以人人平等享用。但是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是一代代博物馆人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活动当日,蔡琴以一个观众的身份走进了郑州博物馆,她发现郑州博物馆的展示手法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陈列和摆放,而是通过提炼古迹的特色,将精品文物以更加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观众可以围绕在展品周围,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物,甚至可以观察到文物的纹样细节,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感知文化遗产的魅力。
“这是我们跟历史对话,跟古物对话的过程。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博物馆,我们打开的方式变得年轻了。”蔡琴认为,博物馆不再只是教科书的辅助工具,而是成为了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到历史知识,还可以通过参与策展、拍照打卡等方式,与朋友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验。
除了创新展览方式和增强观众体验之外,蔡琴还强调了与年轻观众建立紧密联系的重要性。她认为,了解年轻人的需求和兴趣点是推动博物馆发展的关键。博物馆需要与年轻人进行紧密互动,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有趣的历史文化内容,与年轻人在微博上进行互动交流,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
“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传承是让古老华夏文明发出更耀眼光芒的关键。”纪录片《奇妙之城》系列制片人张清发现,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些历史文化底蕴对于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让这些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需要通过文化传承来实现。
张清补充,很多平凡人,生于平凡敢于不凡。身怀热爱无限的创新,才让本土文化包括文化传承生生不息。“我们拍摄了很多热爱或从事宋文化、川剧等传统艺术文化的人物,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广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
中国网络文学改变全球阅读,中国美食、熊猫等元素受海外追捧
近年来,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其中,影视作品是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它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人物塑造,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呈现给国际观众,而跨国影视作品则应该注重讲好中国故事,借作品扩大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振华分享了他的见解。他指出,跨国影视作品要想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将中国的传统和当代表达相结合,因为最有魅力和最有地方特色的恰恰有可能是自己善于创作的。梁振华还强调了共情共鸣的重要性。他认为,任何一个好的故事都离不开共情共鸣。在跨国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寻找与观众共同的情感共鸣点。
作家毛利透露了自己最近在新加坡旅行时的一些见闻。他走进新加坡的一家书店,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全是中文图书,跟国内没什么两样。他表示,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随着全球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发展,中国网络文学也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输出力量,向全球读者讲述中国故事,构建海外年轻群体了解中国的平台。据阅文集团(0772.HK,股价28.25港元,市值289.11亿港元)副总裁、总编辑杨晨在论坛中分享的数据,阅文集团海外门户WebNovel已吸引了约2亿海外用户访问,覆盖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这一现象的背后,包括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魅力。
在杨晨看来,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呈现出两大显著趋势。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网文出海已从单纯的文字输出转变为IP出海。这不仅表现在漫画、有声、影视等多媒体形式的作品在海外受到追捧,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海外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杨晨提到,在WebNovel平台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包括道文化、道教文化、中国美食、熊猫等中国文化元素都在海外读者中受到欢迎。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博物馆告别“教科书式”展览,如何让年轻人与历史文化“对话”?
辽宁省博物馆:沉浸式演绎国宝之美
和女友同居,妈妈要来查岗怎么办?看女主如何教科书式应对
创新博物馆表达方式 让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文博潮”如何逛,“一站式”打卡隐藏在地铁延线的博物馆
“看展式社交”让志同者道合
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故纸修复师·碎丹青”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放体验
当博物馆与大学互加“好友”…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览即将来沪,“时间的轮廓”呈现大洋洲艺术
暑期北京地区博物馆40余项展览活动,一表收藏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