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宁海“艺术振兴乡村”模式助力普格农文旅融合发展

原标题:宁波宁海“艺术振兴乡村”模式助力普格农文旅融合发展

央广网宁波9月22日消息(记者 张雯雯 通讯员 吴帅 陈康)大山深处的彝族高腔、悠扬婉转的宁海山歌、脍炙人口的流行金曲……9月21日,首届螺髻山乡村音乐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德育村文创中心拉开帷幕。当地彝乡歌手、浙江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和宁波宁海文艺工作者轮番登台,热情欢唱,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联袂呈现出一场“山海之情”的视听盛宴。

首届螺髻山乡村音乐节现场(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举办首届乡村音乐节,是宁海‘艺术振兴乡村’模式输入普格县的一次成果检验,也是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宁海派驻普格帮扶干部魏旭灿介绍,音乐节不仅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而且还吸引了不少旅客,直接带动了游客吃住行及农特产品的消费。

普格县德育村是以农业为主的彝汉聚居村,背靠国家4A级风景区螺髻山,坐拥彝族阿都支系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但一直苦于无法打响品牌、亮出特色。

德育村(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作为对口协作结对县,宁海县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以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为目标,建设彝族“阿都”音乐文化第一村。同时,积极整合普格县财政资金建设螺髻山镇旅游环线;多次组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美院、宁波大学、宁海“乡建艺术家”等专家团队深入当地搭脉问诊艺术赋能之路;邀请近60位彝族村民赴宁海参加艺术振兴乡村带头人培训班,激发当地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如今,德育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年前村内“脏乱差”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一幢幢极具彝族风情的小楼错落排列,特色艺术装置随处可见,文创中心的彝族乐器馆、非遗工坊和常态化民族音乐演出相继开放,综合艺术馆里的摄影展正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通过打造一批旅游业态品牌,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家门口创业就业,年预计游客量将超10万余人。”魏旭灿介绍,随着游客引流入村,村周边的民宿逐步兴起,一条集餐饮、住宿、农特产品零售、种养殖于一体的乡村产业链也将形成。

德育村(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咱们村里的老乡不出门就能把钱赚了。”德育村党支部书记吉木瓦各惹笑着告诉记者,他家的民宿在“十一”期间即将营业。

“德育村的‘艺术乡建’经验,不仅为普格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开端提供了经验,也为普格县打造全域旅游、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扎实基础。”普格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璧山:文化浸润田园 艺术助力乡村振兴
湖南书画名家与湖南电科学子走进湘阴采风 文旅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双向互动——西部文博会上的“诗意邂逅”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宝鸡:非遗传承助振兴
广汉三星村国际艺术家村落启动,“耕耘者”振兴计划开启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宁海宋韵红妆亮相文旅博览会
“宋韵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沙龙在杭州举办
策展与未来:艺术赋能与文旅融合
用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送戏下乡,响彻芬芳花田(文旅融合 艺术惠民·送戏下乡进社区)

网址: 宁波宁海“艺术振兴乡村”模式助力普格农文旅融合发展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659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