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诗人|周文彰:自由诗与格律诗的互学互鉴,是应然也是必然
原标题:对话诗人|周文彰:自由诗与格律诗的互学互鉴,是应然也是必然
对话诗人|周文彰:自由诗与格律诗的互学互鉴,是应然也是必然
共享诗歌文化盛宴,共叙诗的过去与未来。9月22日下午,以“传承创新:新旧体诗的百年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诗歌节诗歌研讨会在郑州图书馆举办。
会上,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就新时代中国诗歌的互学互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新、旧体诗构成了新时代中国诗歌的主体。在周文彰看来,新、旧体诗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新旧对比,但旧者往往含有贬义,因此用自由诗、格律诗的概念替换新诗、旧诗的说法更为合适。
周文彰表示,自由诗和格律诗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格律诗因凝练语言而朗朗上口,老少咸宜,易于传播。然而,它的短处就在于它严格的格律,固定的句子、字数限制了诗人表达的空间。自由诗正是为了突破格律诗的束缚而诞生的。它不限制字数,不要求对仗押韵,以无拘无束的文字来反映生活,表达内心。”因此,周文彰认为,自由诗与格律诗彼此应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是应然也是必然。”
“格律诗要学习自由诗面向生活、面向大众、面向时代的多种创作题材,学习自由诗生动活泼的文字表达,学习自由诗灵活的评价概念。自由诗应学习格律诗的简约和格式的形式感。”周文彰说。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许怡童 张晓璐 文/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对话诗人|周文彰:自由诗与格律诗的互学互鉴,是应然也是必然
人民热评:文明互学互鉴 民心相连相通
“自然诗”:当下新诗形式建设的可能出路
互鉴 | 中西共同体思想对话的伦理新路径
从“我”到“我们”,文化创新推动交流互鉴
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打造文明交流互鉴传播平台
以雕塑创作促进中希文明交流互鉴
奏响传承创新互鉴协奏曲
在包容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观点)
从事实判断来看,是“误读”,文明交流互鉴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