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中秋,民俗专家进高校说“节俗”
原标题:喜迎中秋,民俗专家进高校说“节俗”
扬子晚报网9月23日讯(通讯员 刘燕平 记者 万凌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伴随声声女生演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悠扬词曲,江苏大学管理学院课堂上60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中外学子,被深深吸引。22日下午,由镇江市文广旅局主办,镇江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携手承办的美育讲坛系列“中秋民俗文化‘艺趣’漫谈”,正式开课。
这些不同肤色的学子,沉醉在旋律优美的国风古诗词韵味中,纷纷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感叹。
此次讲座特邀镇江市知名民俗专家罗戎平,为中外学子授课。课上,罗老师从中秋节传承历史的形成与盛行,天体星月崇拜与节令的来由、中秋人文和风物流行的传说,以及中秋诗话漫谈等方面,为同学们做了详实的讲解。
罗老师的授课文思严谨,在提及中秋的起源、发展史过程,他罗列出不同历史时期民众节俗的姿态,形象而动,富有意趣。
互动环节中,为了测试同学们的课堂“吸收力”,老师分别请同学们上台面对中秋吉祥食品,要求用汉语说出水果、糕点的名称及民俗寓意。一名来自俄罗斯的帅小伙兴奋地用中文准确说出“石榴”“菱角”“橘子”“枣”等,但当指着镇江糕点“京江脐”时,他滑稽无奈地笑着挠头,用英语咕哝着左看右看,逗得现场中外学子笑声不断。
现场
“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自越南的邓淑樱同学,深情地为大家回味自己的家乡河内过中秋的民俗。在欢声笑语中,同学们欢快地比较着各国节日文化的异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吃月饼,诵经典、赏文化,在热情友好温馨的节俗传播氛围中,江大的留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华情。由此,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学习中华汉语的兴趣。
校对 王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秋宫俗入画来
西安市曲江十五小:中秋节前话民俗 这节课堂真有趣
今日中秋 | 花好月圆夜 民俗闹中秋
多彩民俗喜迎“二月二”
巴马举行2023年瑶族祝著节民俗展演活动
非遗文化进高校 手把手教“绝活”
东丽文艺节 喜迎二十大
跟着民俗专家来Get元宵节知识
各地过中秋的风俗习惯,以及传统活动
萧放:鹊桥源起与七夕节俗的文化变迁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