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儿童文学对自然生态的率真抒写,首届儿童文学与生态文学创作论坛举办

原标题:推动儿童文学对自然生态的率真抒写,首届儿童文学与生态文学创作论坛举办

9月23日,作为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的主题活动之一,首届儿童文学与生态文学创作论坛在十月文学院举办。围绕儿童文学与生态文学的创作,文学与科普、影视的融合发展等主题,作家、评论家等各自发表了真知灼见。

《十月少年文学》副主编冷林蔚在介绍举办此次论坛的宗旨时说道,《十月少年文学》杂志特别在今年第10期推出自然与生态专号,并且举办本次儿童文学与生态文学创作论坛,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儿童文学领域的生态文明主题创作,加强儿童文学与科普、影视、环保等各个领域的互动交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

曾以生态散文集《好想长成一棵树》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家湘女说,自然生态主题的儿童文学写作,是作家试图在自然生态与人类环境之间寻找文学平衡。对自然生命的书写,不是孤立或外在地去表现个体,而是要深入地探索人与自然生命的关系,既直面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又要找到心灵与大自然的融合点。

在文学评论家纳杨看来,儿童文学与生态文学是有着天然渊源的,生态文学创作已成为儿童文学主题创作中一个新的热点。纳杨认为,生态文学应该是以生态为主题,又不局限于环境保护等内容,要让先进的生态观成为文学作品的肌底,不着痕迹地书写人与自然如何实现和谐相处,才是高级的生态文学。

多年来一直以中国北方的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为创作背景,出版过200多种作品的自然文学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说,草原从来不只是一种生态系统或地理概念,而是游牧人沿袭千年的生活理念和伟大传统——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原来的样子,最低限度地向自然索取,顺应自然,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他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从中国北方旷野吹来的风。

儿童文学作家、高校教师黄文军近年来多有生态主题的作品问世,他从景观生态设计和文学创作的相似性切入,对生态文学创作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两者的最高境界都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都忌讳过度的雕琢和粉饰,都主张做减法而不是加法,都讲究审美意义上的“真”和求真意义上的“美”,都在反复吟唱“留住乡愁与记忆”。这可能是因为文学和生态一样,也讲究协调——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

曾经拍摄过《自然北京》《黄河安澜》等多部自然人文纪录片的导演沈鹏飞,回顾了自己之前在西藏进行野外生物影像考察、人类学考察的经历与成果,以及纪录片《自然北京》的拍摄和创作过程。他认为近年来社会和大众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为文学艺术提供了创作空间。无论是影视还是文学,最核心的创作方法就是“观察、发现、感受”,而任何与自然有关的创作,都应该敬畏自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2023年中国生态文学论坛举行 共议中国生态文学创作与机遇
“童年中国书系”出版座谈会举办 作家学者为儿童文学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结果揭晓
人物|青年作家蒋双超:城市题材儿童文学不应受冷遇
(文化·视点)有根、有脉、有魂:专家共话新时代儿童文学创作
儿童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2023上海“小百花”儿童文学奖颁奖
倾听时代声音 两岸专家学者探讨儿童文学创作趋势
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范式
周庄杯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颁奖,出现首位90后特等奖得主
四川省首个自然生态文学创作基地在兴文揭牌

网址: 推动儿童文学对自然生态的率真抒写,首届儿童文学与生态文学创作论坛举办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718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