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宁寺水陆画:群体记忆的重建

原标题:宝宁寺水陆画:群体记忆的重建

文物档案

主角:139幅宝宁寺水陆画

体态:高约150厘米,宽约80厘米;高约120厘米,宽约60厘米

出生时间:明朝

出生地: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

藏宝地:山西博物院

浩浩荡荡的天云掠过蜿蜒的长城,在大地投下行移的影子。落日被它们遮掩,形成紫金色的霞彩。光芒在右卫城头散开,越过今天的艺术粮仓,越过鲜有脚步声的塑胶跑道,覆盖在两座南北排开的古建筑脊顶。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宁寺,与小城并不萧条的十字街一墙之隔,仿佛一直停留在昨日。

右卫至今保留着明代军事卫所的布局。从这里望向北方,不难理解右玉县古时为什么会被称作善无。这片匈奴语里梳子一样的大地,起伏绵延,辽广无垠,正是游牧民族往来驰骋的疆域。明代在此设卫,“起大同中路至偏关界”修筑六百里长城,用来抵御北方民族入侵。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人犯境,明英宗率军亲征,兵败被俘。他的弟弟被拥立为帝,并于六年后在明英宗被囚之地修建毕在寺,美其名曰为皇帝北狩驻跸所在。明英宗“南宫复辟”成功复位后,一定也反思过瓦剌将自己放归这件事。不管什么心理原因,他没有停止毕在寺的修建,只是把寺院的名字改为宝宁寺。一方面感谢上苍保佑自身安然无恙,一方面祈望寺院能够保一方安宁。天顺四年(1460年),寺院落成,皇帝特别赏赐了一批水陆画给寺里,用来追荐战死将士,安抚边境人心。

这批绢本设色的水陆画原名“敕赐镇边水陆神帧”,现存139幅,其中136幅为道释人物、世俗人情画作。过去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宝宁寺都要举行水陆道场,将这批水陆画悬挂起来,供周边大众礼拜和观赏。三日之后,道场一结束,再把水陆画卷起,妥善收好。自宝宁寺建寺以来,数百年年年如是。抗战爆发后,这批水陆画被转移到当时的绥远省,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运往大同云冈文物管理所保存。1955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工作委员会将这批水陆画征调到太原,由山西博物院收藏。到此,身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宝宁寺水陆画结束了10多年的流离辗转。

水陆道场是一种追忏法事活动,也称水陆法会。明英宗赐给寺院水陆画,正是强调超度死难将士亡灵、追忏悔过的意义。这种起源于印度并从西域传入中国的道场唐宋以来颇为流行,发展到明清时,逐渐融合了本土的丧葬仪式,甚至结合了祈年春祭、中秋秋祭等民间传统活动。到了清代晚期,水陆道场成为一种寺庙固定的文化要事,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各地寺观都要举行,规模大者甚至会持续49天。尤其是战乱之后,朝野上下都要通过水陆道场来追荐逝者,平复生者的心灵,祈求一切顺利复苏。

水陆画的绘制遵从水陆仪轨及民俗信仰,图像内容也与之紧密相关,只在水陆道场时悬挂。水陆画幅数往往依道场规模而定,多的可以达到二百幅,最少也有32幅。根据相关仪轨,水陆画分上堂、下堂两部分。上堂主要布列佛教人物,下堂多布列道教人物以及其他人物图像,可谓集儒释道之大成。水陆画悬挂在道场内坛,画中人物便成了法会的邀请对象。接下来一系列法事活动的目的,主要是祈请灵魂的超脱与减轻。

宝宁寺水陆画由佛教形象、道教神祇和世俗生活三大类组成,其中24幅分为上下两层,共有人物800多个,囊括了佛、菩萨、明王、罗汉、护法、天仙以及下界诸神和现世俗众。围绕画面主体,人物服饰、相关器物、屋舍建筑、生活用品、妖兽动物等等,形态万千,琳琅满目,一丝不苟,颇具百科全书价值。画幅绢地,用黄色和淡红色花绫装裱,大多数都有双栏长方形框题记。根据题记可知,有3幅在清代康熙、嘉庆年间经过重新装裱。近600年过去,目前这批水陆画看上去依然清晰鲜亮,不同凡响。

作为遵循仪轨的大型人物画作,宝宁寺水陆画处处体现出画师深厚的绘画艺术功力。康熙年间的郑祖侨忍不住在重新装裱序中不吝评价,它们“非寻常笔迹所成”。而嘉庆年间的唐凯也在重裱水陆画序中夸赞,它们“笔墨穷形尽相,各极其妙”“非俗师之所能也”。事实上在佛道人物程式化绘画的背后,这批画作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类群体记忆的重建完成。战争的幽灵在关山一带徘徊,生活的阴影无处不在,苦难的日子并非寺庙可以简单蠲免。兵火中的杀戮,荒年里的背井离乡,还有四处抢掠的军寇,复现了当时的环境状况。休妻卖子,委身做奴;庸医害命,稳婆堕胎;市井受刑,囚牢横死,一幕一幕的现实描绘,将时代的黑暗暴露无遗。

在仪轨的边缘,画师传递着自我的观想结果。这些实有的灾难人生可以上达庙堂之高,下传江湖之远,最终要通过整体提升这一理想,实现可以改变的生命未来。画师相信画作的力量,它们既是安慰,又是警示;既是遥远漫长的梦境,又是瞬间触及的乐土;既是幻象,又在每个人心深处打下基础。

吴连城先生较早从史料记载、人物服饰、着色、绢地、画风、款识等方面,认定宝宁寺水陆画是明代的作品,甚至有一部分应是元代的遗作,或者是明初画师根据元代的粉本所绘。从造型技巧到整体画风,这批画作对传统的秉承达到极致,尤其是人物线条上对铁线描、柳叶描、折芦描、游丝描等线描技法的运用,可以说是酣畅自如。而在用色上大量使用朱色、青绿、黄色、赭色等,更施以描金与水墨留白,对比强烈且和谐,显示出无比的庄严华贵。

根据不同载体,现存的水陆画分为水陆壁画、水陆卷轴、版画纸裱卷轴、纸本水陆和牌位式水陆,其中以壁画、卷轴画居多,这些种类的水陆画在各地都可以看到馆藏。

因为战争的原因,宝宁寺建造起来,并被赐予了水陆画。同样是战争的原因,宝宁寺一度断壁残垣,如今仅留下过殿和大雄宝殿。失去了原生态环境,宝宁寺水陆画在博物馆内更多展现着自身非凡的艺术价值,而曾经的一切都只能留给晚霞,留给间或响起的汽车喇叭声中偶尔摇动着的苇草。

唐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宝宁寺水陆画:群体记忆的重建
策展人为你推荐的8幅作品 | 观展
感今怀昔,重建心中的城——袁凌《记忆之城》评析
首博“画中三千界”特展:慈圣太后和她的画家们丨新知
都说唐僧是有道高僧,但在宝林寺的一个举动,暴露了他的本质!
唐宋佛画的转型:心相之间,复杂与深刻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开幕
典说江苏㊵ | “画龙点睛”的他,还用画救了一座寺庙
《天下月刊》翻译群体的中国文化译介
鉴宝专家曾以17万“骗画”,转手卖8700万!如今怎么样了?

网址: 宝宁寺水陆画:群体记忆的重建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740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