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秋分 秋天的均衡之术

原标题:二十四节气 秋分 秋天的均衡之术

秋分的时候,已经从孟秋到了仲秋,分有中分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中,解见秋分”,又云“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季至此对半而开,月亮虽然并不是半圆,距离中秋也不远了。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到了秋分,已经没有人可以忽视秋天,它正以绚烂的姿态、丰收的慷慨和渐缓的步伐刷新人们的社交圈,从丰盈的果实到第一片红叶,色彩由绿到黄褐再渐渐渗入残红,温暖的衰败带来暖意和凄清,生是青涩,老是褐红,厚重的色彩里跳跃着稚拙的阳绿,恰如历尽沧桑,归来心中仍存少年的人生中段。

丰收是此刻的主题。春华秋实,农作物和蔬果们,在冬天进入蛰伏收藏期积蓄力量,历经了春天的萌发,夏天的盛放,到秋天纷纷宣告项目成功,是时候采摘胜利果实。从极北的黑龙江到极南的海南岛,红黄绿白黑,丰收的色彩浪潮席卷整个中国。黑土地上的高粱大豆稻米,江南水乡的秋八仙,晋冀齐鲁大平原粮仓里小米番薯土豆玉米,新疆的葡萄哈密瓜,川陕的猕猴桃大枣柿子苹果梨,两广福建的蜜柚柑橘石榴纷纷从田间枝头卸货,通过四通八达的水路阡陌进入千家万户。马上,秋耕又要开始了,一年中,农人们最忙的时刻,疲累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竟是从不违和。

农耕时代人们很珍惜牛只,勤恳耐劳,替人类出力拉车犁地,让耕耘收获能够稍微轻松一些。春分时人们会送春牛,秋分的时候,送秋牛应时而生,这是表达辛勤劳作的牲畜们的感激与呵护。在农人们心里,牛是代力的动物,也是家人与老友。当然送秋牛不会真送一头珍贵的耕牛,刚开始是捏塑的土牛,后来改为纸扎和画牛,挨家挨户送到,担负这一任务的人往往能说会道,被称为“秋官”,吉利的话张口就来,无非是祝福和激励。毕竟新的劳作又要开始了,人们也在盼望着新一年能够风调雨顺,未来的收获配得上付出的辛劳。

中秋有月,彼时满盈,人们会在融融夜色中祭月,时令瓜果随手就能攒上一大盘,堆到冒尖的高度,置于案几之上,皎洁的月色照拂着一处处丰盛圆满,寄托着人们的祈愿。历代帝王都会在节气时分祭拜天地,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也留下了庄严肃穆的礼仪场所,日坛、月坛、天坛、地坛,祭月本来是在秋分时举行,后来发现这一天并不一定都是圆月,与中秋节常常先后一个星期,为求完全之美,就将祭月节改在了中秋,终于名副其实。

虽然月亮在秋分并不是常圆,但人们会在这天举行一些有趣的活动弥补这一小小的缺憾。比如竖蛋,看谁能将新鲜的鸡蛋竖立在桌上,这跟端午节的怼蛋遥相呼应,一个着重竞争,一个力求独立,也隐含着季节的热烈与笃静分别。当然在冲击中完好无损的铁头蛋和独树一帜的不倒蛋都会被荣耀地珍惜,然后回归其食物的宿命。

另外在有些地方,有煮汤圆吃的习俗,馅料无非芝麻花生百果之流,咬一口甜甜蜜蜜,还会额外包上二三十个实心的汤圆,用竹签子穿好,插在田间地头,名曰“粘雀儿嘴”。农事中从幼苗初萌稻麦扬穗到最后谷物成熟,都要防鸟雀的啄食,有时候会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失。秋分这一天用糯米汤圆喂鸟雀,大概也有几分贿赂和威吓之意,希望吃了黏黏的糯米团子,雀儿不要再啄食庄稼了吧。也不知道吃了汤圆的鸟雀,会不会吃了人家的嘴短真的口下留情呢?

吃秋菜是秋分时另外一番风味。田间地头的野苋菜,此时生发的正旺盛,肥硕鲜嫩,不同于人工养殖的绿色和红色的苋菜,野苋菜更加粗壮,叶片阔大厚实,吃起来有点点粗粝,更有质朴的香气,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秋碧蒿”。

吃法也跟家苋菜没有太大区别,加蒜片清炒,吃的是一种苋菜和大蒜互相激发加强彼此的独特香气,二者融为一体的复合口感,有几分野趣。苋菜皮蛋是另外一种奇妙的组合,两者看似毫不搭界,甚至有些黑暗料理的意思,一旦联袂出击,便成食中至味。

到了秋分,寒暑对分,昼夜持平,寒暑博弈到了实力均衡的时刻,实际上已经是阴渐长,阳渐消,季节的轮回不可撼动,丰收过后的耕作为来年做扎实的准备,自然也正在准备步入修养生息中,等待月满时节庆祝夜晚占据主场的盛宴。(作者/王笑樱)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图表·插画)[二十四节气·秋分]秋分时节放风筝
画说 岭南二十四节气·秋分
二十四节气——人间处处丰收忙
秋分至 秋意浓——师家河小学开展二十四节气——秋分主题活动
为什么说秋分“雷始收声”?丨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非遗IN节气·秋分 | 邂逅杭州亚运会,“潮涌”中的秋分有多绝美
秋分·人间好时节 秋向此时分|万物有时·物候志
秋分 | 觅得秋日闲,万般皆自在
【节气之美·秋分】山城秋色展魅力 红叶舞风唤情怜
秋分,我言秋日胜春朝

网址: 二十四节气 秋分 秋天的均衡之术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749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