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清代诗人龚自珍《 漫感》诗赏析
原标题:【古诗词鉴赏】清代诗人龚自珍《 漫感》诗赏析
【原作】
漫 感
【清代】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译文】
从军疆场的壮志难酬令人怅惘,只能将对东南形势的忧虑情怀注满诗行。
赋诗抒怀和仗剑抗敌是我平生志愿,如今十五年过去,白白辜负了“狂士”声名。
【注释】
绝域:隔绝的地域,言其远。此指我国边疆。 惘(wǎng)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 东南: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属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 词笺(jiān):写诗词的纸,亦可作“诗词”看。笺,古代小幅而极精致的纸。 负:辜负。十五年:诗人于嘉庆十四年(1809)十八岁时成人立志,在北京与被命为狂士”的著名诗人王昙订为忘年交,当时已在社会上小有名气,从那时到此时,前后正好十五年。【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强烈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抒发了忧心国事,尤其是对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列强侵凌的深重忧患,表达了不畏宵小之徒的嘲笑,愿以文才武略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两句,感慨立功边塞之志不能如愿,只得借诗把闲散于东南的满腔幽恨抒发出来。由“绝域从军”即一向关注的西北边疆局势遥遥说起,实指那种“气寒西北何人剑”的经世雄心,可是现实中哪里能寻得这样一个舞台。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甚事”,如今不也还是落得“幽恨满词笺”的结局么?那么所谓“幽恨”又何指?诗人尝自陈:“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或者大展雄才,或者远避尘嚣,这是他平生心事之不可割分的两个层面。于是有下文“负尽狂名”的情极之语,郁勃苍凉,令人耸然动容。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在《己亥杂诗》中曾有“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的愤慨,正可作这两句的注脚。立志革新的诗人,本想以“剑”与“箫”这一武一文来实现改革社会的愿望,而今写了一些满纸幽恨的词章,丝毫无助于补偏救弊,岂不是徒具狂名!
全诗意境雄浑,感情奔放,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背景】
该诗作于公元1823年(道光三年),作者三十二岁。面对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国势,龚自珍忧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国出力。然而,这一年春他第四次参加会试落第,连续的失败使他痛感报国无门便写了这首诗抒发报国志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诗词鉴赏】清代诗人袁枚《春风》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清代诗人赵翼《论诗》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清代诗人张维屏《新雷》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清代诗人王泰偕《吴门竹枝词四首·其四·小满》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清代诗人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王安石《江上》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秦观《纳凉》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杨万里《咏桂》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李白《夏日山中》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王禹偁《春居杂兴二首·其一》诗赏析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